​復工復產再造繁榮景象——邵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報道之四


邵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 波 通訊員 劉 敏 吳軍民 陳 沐

防控力度“碾壓”了傳播速度,網格防控截斷了傳播鏈條,不遺餘力救治確診患者掌握了主動權,邵陽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擁有了堅實的基礎。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調度、統籌推進各行各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復業復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匯聚起發展的強大動力,讓邵陽大地在春暖花開之際,重煥勃勃生機。

復工復產謀發展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邵陽市陸續選派1446名駐企防疫聯絡員入駐全市2843家企業,上門蹲點助力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

邵陽經開區駐連泰鞋業防疫聯絡員雷友雲精心指導企業,制定嚴格的防疫應急預案並加以實施,幫助採購足夠口罩、做好消毒工作、解決通勤車消毒等問題。連泰鞋業相關負責人吳昆說:“在駐企防疫聯絡員的幫助下,我們的防控措施到位,物資保障到位,員工到位,確保了我們在2月10日復工復產首日順利復工。”

拓浦精工所處位置偏僻,沒有通公交車,部分員工上班不便,導致一些返崗員工打起退堂鼓。企業向駐企防疫聯絡員提出瞭解決這一問題的請求。“請求提出沒多久,園區就協調揚子巴士安排了2臺101路公交車,接送員工上下班。駐企防疫聯絡員太給力了!”拓浦精工人力資源和行政中心負責人劉濤如是說。

在駐企防疫聯絡員的幫助下,洞口縣35家企業享受到稅費和房租“減免緩”政策,47家企業爭取到了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保障。

企業復工復產,核心是人。邵陽市本級和各縣市區都組建了招工小分隊,分赴勞動力輸出重點鄉鎮為企業開展“點對點”招工。為打消務工人員的顧慮,各地對企業新招和返崗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全覆蓋,對招聘員工較為集中的地方,安排用工直通車免費接送員工。解決了後顧之憂的務工人員,紛紛應聘、返崗,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強大“員動力”。

目前,邵陽市已有154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生產,復工率達98.9%。

“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復工復產,讓我們搶得先機,贏得了發展新契機。”劉濤介紹,今年以來,拓浦精工的訂單量同比增加了三成。

類似拓浦精工“化危為機”的例子,在我市還有很多。今年以來,三一專汽重裝專用車訂單超過4000臺,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萬脈醫療科技已接到5200臺呼吸機外貿訂單,比去年全年銷量還多300臺。



不誤農時不負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當下,邵陽的田間地頭一如往年,春意盎然,生機萌動。

4月14日,邵陽縣下花橋鎮五里村種植大戶王竹生的早稻基地裡,插秧機來回穿梭插秧。今年,他培育了80餘畝秧苗,準備種植1200畝早稻,再種一季晚稻。

“國家耕地地力補貼175元每畝,早稻集中育秧大田省裡補貼60元每畝,市裡補貼30元每畝……”說起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王竹生如數家珍。他說,種糧補貼政策力度越來越大,他現在越幹越有勁。

今春,全市各地積極出臺或落實各項政策支持糧食生產。政府免費為種糧戶提供種子;鼓勵集中育秧和農機插秧,在省裡補貼的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各列支1000萬元進行再補貼。

各地在做好春耕生產服務時,把忙幫到了點子上。

“一個微信預約,龍平農機專業合作社就很快安排了5臺翻耕機,為我們翻耕稻田,政府對我們種糧戶的服務還是比較貼心的。”4月10日,武岡市鄧元泰鎮嵐村村民陳立貴看到自家已完成翻耕的稻田,心裡樂開了花。

武岡市、邵陽縣等地,大力推行“預約農機”“共享農機”等服務,只要種糧戶有需要,隨時隨地都可以預約農機第一時間上門服務。

全市4143名縣、鄉幹部參與“萬名幹部聯種糧大戶”活動。一名幹部聯繫一戶種糧大戶,做好糧食生產服務,協調解決種子、農資、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問題,帶動種糧戶積極性。

政策+服務,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糧食生產工作。截至3月30日,全市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71.72萬畝,已育秧面積142.66萬畝(大田),實施早稻集中育秧69.94萬畝。



復業復市復繁榮

恢復社會秩序,交通運輸先行。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邵陽市全力打通交通運輸大“動脈”,讓人流、物流動起來。

2月24日,邵陽市打通了所有公路堵點,確保每一條公路的暢通。積極籌集口罩、消殺物資,供應到交通運輸第一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確保儘快恢復客運班線、公交線路、出租車等。

根據返崗復工復產“全國一盤棋”工作要求,我市大力推進“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包車運輸,以這種溫暖方式助力務工人員返崗復工。

“免費專車送我們去上班,防疫措施又做得那麼好,很感謝政府!”2月24日,坐上邵陽南站開往廣東鶴山市的返崗包車後,來自新邵縣的鐘新連開心地說。當天,她和38名務工人員一道,乘坐我市第一批返崗包車前往廣東返崗復工。截至3月23日,全市共發出務工人員返崗包車、專列120臺次,10847名老鄉順利外出返崗就業。

社會秩序的恢復,離不開消費市場的復甦。2月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市分批次支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生活服務等行業復業復市。3月,我市落實省總工會電子消費券發放舉措,在1393個基層工會發放“湘消費”電子消費券,促進線下消費,繁榮消費市場。

“集中發放節日慰問電子消費券,主要是為了扶持幫助實體商店超市、餐飲零售、家居服飾、生活服務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渡過困難期,帶動經濟秩序儘快恢復。”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這一措施讓不少行業、企業收穫了政策紅利。“進店的人多了,銷售額高了。”4月11日,市區戴家坪綠葉水果的店員卓淑茵說,“湘消費”電子消費券刺激了市民消費的慾望,對水果行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市社會秩序快速恢復。目前,全市381家規模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復業380家。繼高三、初三年級開學之後,4月13日,我市2020年春季學期高中一、二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正式開學。

如今,春歸城醒。復甦的邵陽,重現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