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如果說雷克薩斯是普通用戶的信仰,那麼這個品牌就是很多性能車迷的女神,它有這50多年不變的身軀,不斷優化的駕駛性能,還有不斷增長的電子輔助系統,讓他在賽場、馬路一次次地受到旁人羨慕的眼光。說了那麼多,估計你也猜得出來我說的是什麼車,是的,保時捷。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前段時間又傳出保時捷要國產的消息,這也難怪,畢竟中國已經連續3年成為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在中國國產,提高利潤、降低成本,消費者還能用更低的價格去買到它,聽起來似乎百利而無一害。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傳聞稱,保時捷想國產,海南自貿區組裝可以免稅,而且海南省只有海馬汽車一家車企,很有可能與之成立合資公司。而資本是最早體會輿論的動向的,在消息被傳出的第二天,海馬汽車股價直接漲停,報收每股3.37元,而8月25日早盤,海馬股價再度衝高至3.54元每股。

不過,保時捷中國的一位人士就出來闢謠說:保時捷並沒有國產的計劃。消費者向買到物美價廉的保時捷,似乎又遠了一步。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事實上,“保時捷被國產”的傳聞層出不窮,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稱保時捷將在上海大眾寧波工廠國產,該說法被保時捷中國否認。雖然如此,但此後關於保時捷國產的傳聞從未停止。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2018年年初,保時捷被傳出將與上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隨後保時捷官方又否認了這一傳聞,並表示:如果保時捷未來單一車型在中國年銷超過10萬輛,才會計劃國產。在2017年,在五款主力車型的帶動下,保時捷在中國年銷量為7.1萬輛,距離單一車型10萬輛還差得遠。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2019年,保時捷將國產的話術變成:某款車型在中國銷量達到5萬輛以上。當時,Cayenne已經年銷量超過3萬輛,似乎國產一事有了轉機。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其實,在外資品牌是否選擇在中國國產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外資品牌在華總銷量超過5萬輛時,便具備了國產條件。如雷諾、DS之類的即便還不達到這個條件,也曾經國產過。而保時捷卻遲遲沒有消息。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除了保時捷,雷克薩斯也經常有國產傳聞,為什麼同樣是進口品牌,同樣在中國賣得不錯,同樣不國產呢?它們在擔心什麼?

其一,品牌定位原因,雷克薩斯一向主打高端、精緻路線,想要跟豐田區分開,價格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說雷克薩斯價格下探,跟豐田的區分不夠明顯,購買雷克薩斯的車主會怎麼想?而且很多網上鍵盤俠說雷克薩斯就是換標豐田。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其二,質量把控,都說雷克薩斯擁有豐田最頂尖的技師,無論是經驗、對車輛的要求還是規章制度都要比豐田嚴格得多,這樣才能製造出更加優秀的車輛。國產後勢必會使用本土的人才作為員工,如何保證本土員工能夠符合雷克薩斯的要求,這一點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提升其技術水準,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成本。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其三,運輸成本沒有想象高,雷克薩斯在日本有九州工廠,主供中國市場,這個工廠距離上海港口只有800km的直線距離,運輸至中國的價錢要遠比歐美低,運輸時間也比較短,除去關稅,運輸的成本並不比國產高很多。

相比起雷克薩斯,保時捷要困難得多,首先保時捷有萊比錫工廠、斯圖加特工廠等,但這些工廠均在歐洲,保時捷想要運輸車輛到中國,耗費的時間、精力、運費都要比雷克薩斯更高。所以國產對於保時捷來說更有吸引力。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從保時捷在華銷量數據來看,2015年銷售58009輛,到2019年達到了86752輛,雖然單一車型銷量尚未達到5萬輛的目標,但是距離5萬輛並不遙遠。而且,2018年之前,由於《外資法》規定,外國車企來中國建廠必須要和中國車企建立合資工廠,雖然車型銷量會提高,但利潤不見得會比目前更高,對於產量不大,利潤極高的大眾集團“撈金機器”來說,似乎的確沒有國產的必要。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要知道,在2017年保時捷憑藉2%的銷量佔比貢獻了大眾集團30%的利潤;在2019年,保時捷營業收入達285億歐元,銷售回報率為15.4%,即便在2020年各種影響下,保時捷在上半年營業收入124.2億歐元,銷售回報率達9.9%。這麼看來,保時捷不國產似乎在利益層面更為關鍵。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在2018年情況似乎有所改變,發改委宣佈,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在這一政策背景下,特斯拉上海工廠似乎做了一個很好的模範,獨資在上海建立了全新超級工廠,對保時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和樣板。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可以預計到,如果未來保時捷在中國建廠,作為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市場能為其帶來不可估計的利潤。當然,保時捷工廠也會為中國帶來更高新的技術、就業機會、GDP。中國消費者也能夠用更低的成本去購買到保時捷車型,一舉三得。

保時捷國產降幾十萬?我沒有 別瞎說


當然,至於保時捷是否在中國建廠,還需要其自身考慮清楚,畢竟建廠意味著生產線、供應鏈等變化,對於體制龐大的傳統造車廠來說,的確並非易事,必須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在理性消費者層面,當然是希望保時捷國產,國產後保時捷與我們的距離又拉近了一些;但是這對於保時捷身價似乎會有一定的影響,要知道,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的定位要高於BBA,國產之後階級差距會不會出現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