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01

凱爾泰斯·伊姆雷是一位匈牙利木材商的兒子,因長相愚笨,所有周圍人都喊他“木頭”。

12歲時,男孩做了一個夢,夢到有個國王因為他的小說給他頒獎。夢醒後,他仍沉浸在喜悅中,並和媽媽分享了自己的夢境。

媽媽聽完後,並沒有嘲笑兒子的自不量力,反而說:

“我曾聽說,當上帝把一個美好的夢想放在誰心中時,他是真心想幫助誰實現它的。”

男孩信以為真,開始孜孜不倦地進行寫作。2年後,不幸降臨到他的身上。因為自己的猶太身份,14歲的他,被投到德國納粹設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多年之後,他死裡逃生,並且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

後面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了。2002年,瑞典皇家文學院宣佈:把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

當人們讓他介紹成功經驗時,他說:“我只知道,當你說'我就喜歡做這件事,多困難我都不在乎’時,上帝就會抽出身來幫助你。”

因為一位母親的信任,一個男孩改寫了命運。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02

著名親子專家、全球頂級薩提亞的心理導師林文采博士,提出過“心理營養”的概念:

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陽光、水等營養。

而人的成長,除了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

而這些心理營養,正是我們獲得人生快樂幸福的最底層代碼。

在孩子童年時期,如果父母能夠給予持久、穩定的“心理營養”,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那麼他們長大之後,就算遭受挫折和逆境,也會堅持心中所想,有獨立的思想和靈魂。

反之,親子關係緊張,孩子無法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那麼“匱乏愛”、“渴望愛”的印記,將會跟隨他們一生,造成自我價值感低、不自信的人生狀態。

為人父母,沒有人不想帶給孩子快樂和幸福的。但是,豐富的物質條件,就是愛孩子的方式嗎?這肯定是不夠的。

我們如何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心理營養”?

也許這本《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會給處於迷茫和焦慮中的父母,一點啟發。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本書作者是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她不僅是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碩士、經濟學博士,還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學霸一枚。

很多人以為,提出的天生贏家的她,想必是成長順遂,一切如意。但是在書中,她也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和困惑。尤其是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大家遇到的挑戰和焦慮,其實是相同的。而解決難題的答案,其實就是不斷學習,自我反省。

她以學霸的鑽研精神,深入閱讀學習了上百本經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書籍,對於兒童心理發展、腦科學和各流派教育理論都有深入研習,並向各領域專家學習實踐經驗。

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她總結出了四種父母思維革新模型,終局思維、反雞湯思維、超然思維和指南針思維,用來幫助我們擴寬對家庭教育的洞見,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心理營養”。 下面,我就結合國情和本書內容,談一談

指南針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03

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曾被一位12歲少年的“超級簡歷”刷過屏。

1歲徒步暴走;

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

3歲在雪地裡裸跑;

……

10歲一年之內通過20門自學考試課程;

11歲南京大學畢業;

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好多家長都在網上驚呼: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怎麼比人和狗之間的差別都大!這位男孩的爸爸,也被人成為“鷹爸”何烈勝。

“鷹爸”特別喜歡在極端環境下訓練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比如讓孩子在零下幾十度的美國街頭,僅穿著小短褲跑步。而他的兒子,當時僅有4歲。

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看不到這個男孩以後的發展,所以無法判斷“鷹爸”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但是如果拿“指南針思維”的內容來判斷,其實對孩子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判斷,真的不應該僅僅用是否能週歲識別千字、8歲就考上大學來衡量。

有多少“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傷仲永的例子,都說明了長期保有優勢的能力,才是父母最應該注重培養的。

那麼,父母究竟要如何做呢?

04

真正的啟蒙,是從小學習掌控自己的人生羅盤。

關鍵有3點:

1.培養孩子的多元愛好

孩子都是天生好奇,喜歡嘗試一切新鮮事物。只有經過反覆的嘗試,他們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內心火焰。父母相信孩子的選擇,孩子才會更有勇氣一往無前。

2.滿足孩子的真正需要

曾經有一首小詩,在網上流傳,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我喜歡蘋果,你卻給了我一箱梨。你問我感動嗎?我沒法回答。於是你向大家說,你為我付出那麼多,我卻只是冷漠……”

這首小詩,恰如其分地解答了很多家庭親子關係緊張的原因,你費勁心思給的一切,其實都不是孩子想要的。因為,你從來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

這種做法最大的害處是什麼?是讓孩子喪失自主性,感覺一切都無所謂,因為“反正都要聽父母的,自己也坐不了主”。心理學家就發現,能夠自己做決定,把控自我人生方向的人,是獲得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

所以,不管是讀書也好,睡覺也好,學興趣班也好,我們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做決定,而是積極傾聽他們的選擇,與他們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能性,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最好不過的了。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寫在最後: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歸根到底,就是給孩子安全感。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放縱孩子,而是儘量讓他們多探索,除非涉及原則和個人安全,不要總說“不行”、“不可以”。

被父母“相信”的孩子,才會一生幸運。

從集中營死裡逃脫的諾獎得主:如何用“相信”點燃孩子的一生?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