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看過孟鶴堂相聲的人都知道,區別於岳雲鵬、燒餅、欒雲平等人。他既不是從小被郭德綱教大的兒徒,也不是被力捧上綜藝和拍戲的德雲明星人物。但他絕對是對相聲有特別天賦的人,天生就是吃這開口飯的人。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一日一度公眾號喲:yryd115

對孟鶴堂來說,《相聲有新人》不僅是一段成名路,也是一個自我審視的過程。節目裡,他和周九良表演相聲《文玩》,講了周九良父親“盤核桃”的故事。短短8分鐘,包袱響了20多次。孟鶴堂:乾乾巴巴的,麻麻咧咧的,一點都不圓潤。周九良:剛雕出來都是那樣。孟鶴堂:盤它!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盤,文玩圈的用語,常見的盤物就是核桃。于謙就愛盤核桃,孟鶴堂做他助理的時候沒少接觸。“萬物皆可盤“””橋段一夜成名,微博、抖音、朋友圈、表情包,孟鶴堂瞪著眼睛喊著“盤”的畫面迅速刷屏。一時間孟鶴堂收穫了大批粉絲,而這次走紅,孟鶴堂和周九良兩人已經搭檔演出近十年時間。搞笑的剎車式哭泣,一秒變臉。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銷魂的電音機械舞,讓相聲成功跨界。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孟鶴堂足以讓人印象深刻,直到“盤它”大火,他職業上的里程碑也出現了。 2017年底,孟鶴堂成為七隊隊長,隊副周九良,也被稱為“全明星七隊”,德雲七隊小封箱的票價有時最高達2000元。18年參加相聲有新人的孟鶴堂,跟搭檔周九良,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總冠軍。19年,同樣是他最重要的一年,已經在德雲社待了十年。從飯館的大堂經理,到七隊的隊長。於他而言,絕不是一夜成名,而是十年磨一劍。

郭德綱曾告誡郭麒麟:“人每所謂窮通壽夭為命所繫,豈不知造物之報施,全視人之自取。” 用在孟鶴堂身上也不為過,《相聲有新人》中孟周組合給自己取名“自取”。2016年,北京豐臺萬達廣場前的走穴演出,無比簡陋的臨時舞臺,上面掛著巨大背景畫,五個字“德雲社來了”。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一日一度公眾號喲:yryd115

舞臺上的演員就是孟鶴堂,還有一位是韓鶴曉。當時站在臺底下的觀眾,不需要花一分錢就可以看孟鶴堂的演出。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孟鶴堂不是德雲社最帥,或者說最有才華的,但是一定是最努力的那個。周九良也說過,當初選擇和孟鶴堂搭檔,是看中了他對於藝術、對於業務的態度,直到兩人搭檔九年之後,這個觀點還是沒有絲毫改變。

《相聲有新人》濟南場,《當行論》中有一句臺詞是“裡面坐著邢老孟鶴堂”。殊不知,此時的刑老先生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說了十幾年的臺詞,成習慣就很難一時改過來,孟鶴堂說錯了。臺下資深觀眾也發現了,集體起鬨“退票!”,“跪下!”,沒有立刻的含糊,沒有絲毫的猶豫,孟鶴堂直接下跪,雙手合十拜了一拜。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這是一位相聲演員應有的品格,感恩敬畏,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們要履行自己的承諾,用一輩子守護相聲。” 孟鶴堂這一跪,跪出了相聲界的規矩,跪出了德雲社的血氣方剛。

與很多相聲演員不同,孟鶴堂入行前對相聲保持一般態度,從小也沒學習過相聲。20歲才正式入行,他的學藝經歷更像是一個北漂青年的職場故事。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在黑龍江,他是藝術學校裡的全能手,既能演小品、話劇,也能來一段說唱、街舞。2008年,文藝青年孟祥輝從黑龍江隻身來到北京,扣掉路費兜裡只剩500元。少年離家,來到北京,沒有太大的學問,沒有多大的本領,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那時的孟祥輝很普通,和你和我,都一樣。

同學裡有個例外,馮照洋,當時正在德雲社學習說相聲,也是孟祥輝最早的室友。兩個人擠在10平方米的合租房裡,一張大床佔掉大半空間。初到北京,像只無頭蒼蠅找不到目標,馮照洋看不下去,推薦他報考德雲社:“德雲社正招生呢,要不,你試試?”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一日一度公眾號喲:yryd115

說相聲,這是孟鶴堂從來沒想過的,但他也挺喜歡,反正無事可做,索性踏踏實實備考,看自己是不是這塊料。一個月沒出門,蝸在整日不見太陽的出租屋,練太平歌詞、貫口,快板,結果生了場大病。無奈,拖著病聽相聲、背相聲,發著燒就去了考場,拖著生病的身體,迷迷糊糊唱了一段太平歌詞《鷸蚌相爭》。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幾天後,他那個小破諾基亞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寫著:孟祥輝,下週六到德雲書館上課,已被錄取。命運似乎非要把孟鶴堂摁進相聲圈,走進德雲社,成了一名相聲學徒。初入德雲社的孟鶴堂,一下子就有了三份工作。不僅是相聲學徒,也在於老師酒店當大堂經理,同時兼任於老師的生活助理。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2009年,他正式拜郭德綱為師,鶴字科,名為堂——孟鶴堂。後來,老郭在節目裡調侃過取這名的原因:“本來想叫孟鶴大堂經理,不好聽,前面摘了後面抹了,就叫孟鶴堂吧。”躲在側幕條“聽活兒”,研究師父到底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看臺下觀眾的反應和效果,然後幻想自己以後也能在臺上和師父一樣的氣場。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一日一度公眾號喲:yryd115

“總感覺那裡有一座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翻過去。”他說。那段忙碌且又充實的日子,讓孟鶴堂真正踏入相聲世界。學技能,也學師父的為人處世和心態。在他心裡,師父和於老師做人都是一等一,不浮躁,不管遇見什麼樣的人,都以和氣為貴。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孟鶴堂第一次參加師父和乾爹的相聲商演是2010年的平安夜,在某大酒店的天價相聲晚會。他沒有說相聲,而是客串主持人。演出前幾天,他跟周圍朋友借名牌手錶。大家問其原因,他笑而不語。這個謎底在演出當天被揭開。

主持節目時,他穿插了一個小笑話,講一個有錢人,他假裝擼起袖子看錶,名貴手錶帶了滿滿一胳膊,全場鬨堂大笑。用幾天準備博得觀眾幾秒鐘的歡笑,這就是相聲演員的使命和宿命。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如果時鐘再往前調一個月,德雲社剛剛分成三隊,所有演員集體參加了天津衛視的《今夜有戲》,孟鶴堂第一次亮相熒屏。郭老師介紹:這是原來謙哥的大堂經理,所以起名——孟鶴堂。雖然有人記住了這個帥小夥,但更多人還是不熟悉。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一日一度公眾號喲:yryd115

孟鶴堂雖然跳了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但準備不足,不如張鶴倫韓鶴曉的印度舞受歡迎。總之,這只是孟鶴堂一次普通的亮相,他並沒有被人熟知。對於他來說,北漂的意義不在於發財或成名,而在於每天都有進步,有變化。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光會說,不會創作,對於相聲表演者來說,這是技能缺失。孟鶴堂用最笨的創作方法,把包袱羅列,串在一塊、碼成一塊活,前期效果很好,大家也覺得有意思。因此,郭德綱評價他:“是個聰明孩子,能下功夫去弄新作品,在這一科入學的學員裡能脫穎而出,說明走腦子了。”

2010年,孟鶴堂開始和周九良搭檔,開始他在相聲道路上的探索。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表面上看,孟鶴堂能唱歌,能唱戲,會跳舞,會口技,還會彈吉他,屬於多才多藝選手。憂鬱氣質和宅男形象,似乎很容易成功。但相聲是門語言藝術,如何將各種技能結合起來,讓觀眾發笑,這才是最難的。對孟鶴堂來講,相聲長路漫漫,更何況組搭檔之後。

用孟鶴堂的話說,我們是兩個“流派”。孟鶴堂是體驗派逗哏,喜歡把各種表現形式糅雜在一起,表演和創作上更自由;周九良是學院派捧哏,中規中矩,一個字都不能錯,典型處女座。“他覺得我雜,我覺得他死性。”孟鶴堂笑說。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磨合是費神的。創作中,兩人有條不言說的規矩,遇到分歧各讓一步,到臺上按各自對包袱的處理方式輪流演,看哪次更好,誰也不急著否定誰。生活裡,慢慢培養感情基礎,周九良帶孟鶴堂去射箭,孟鶴堂帶周九良去騎馬,偶爾再去釣個魚。

這種默契的升溫也逐漸體現在表演裡。他們改編經典相聲《黃鶴樓》,孟鶴堂刪掉觀眾已經爛熟的包袱。比如“上場門下場門”,加入80後、90後的集體操場記憶“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看的出來他倆臺下用心琢磨了。畢竟太洗腦了。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而作為捧哏,周九良難得發揮了一次地道的“柳活兒”,不論是老生唱腔還是小調,都原汁原味。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兩人一動一靜,一個張揚一個內斂,互補的效果提升一倍。2018年,孟鶴堂、周九良參加競演節目《相聲有新人》,幾個包袱,一段評戲,一出場便驚豔全場。導師張國立評價道:“你們倆說相聲,路子正,有味兒。”

常年守候德雲社的人都知道,孟鶴堂有個絕活:口技。要說會口技的人也有,但能把蛐蛐叫聲模仿惟妙惟肖的屬實不多。很多粉絲就因為其模仿蛐蛐叫被直接圈粉。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粉絲直言:聽了孟鶴堂模仿的蛐蛐叫,才知道課本《口技》中真假難辨的技藝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甚至還有小迷妹發佈了改編版《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姓孟字鶴堂,善B-box,於京城之德雲社,與德雲小先生周九良同臺獻藝。孟左周右,一桌、一扇、一醒木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堂主動嘴,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孟鶴堂曾在微博裡說:“有些被盤過的憂傷,感覺自己莫名的圓潤了,是不是有人在盤我?”

他靠兩字爆紅,撐德雲社門面,替于謙打雜多年,誰是德雲新一哥?

幽默之餘,令人不由唏噓滿腹。他選擇了跳出舒適圈,去參加更加殘酷的比賽,用更多的方式傳遞相聲,他想要什麼? 十幾年前不懂相聲,陰差陽錯進德雲社,找了個混吃飯的手藝,一干就是十年。如今臺底下來看他的觀眾越來越多,包袱越砸越響,他才明白過來。其實想要的一直都很簡單:成就感。

你我皆凡人,不外貪嗔痴。世間遊歷幾十年,只求一個心安。再碌碌無為的人生,也有追夢的權利。這樣你在回頭時,才能對自己說一句:起碼我努力過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