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11月5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与六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白鹅潭商务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其中,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广州冯格康玛戈珠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将开展西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西塱综合交通枢纽总体鸟瞰日景


项目总述


方案以架空云平台,将用地内部不同的功能体块有机联系,同时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以绿脉水络作为骨架,营造城市开放公共空间体系;引入站城一体概念,把地铁换乘大厅,交通配套设施与商业空间,整合在大屋顶下中庭空间。


西塱站枢纽为4线换乘的重点枢纽,地铁1号线、广佛线、22号线、10号线在此交汇。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总体鸟瞰夜景

整体策略


通过发展完整的开放空间系统,引入活跃同时适合步行的环境,缝合城市肌理与地面交通系统;结合公共交通开发智慧城市及特色街区,建设充满活力的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导入人流,打造荔湾区区域级商务中心。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塔楼、街区及远处的枢纽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整体规划图解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区域总平面图


根系景观脉络


设计从榕树生长的过程中获取灵感,延绵生长的根系架构景观空间的基础。


榕树是广州的符号印记,同时也承载了广州人记忆:“有榕树的地方,才是广州”


片区开放空间系统以延伸广钢景观主轴为特色,以绿脉水络为骨架,采用绿线+蓝线的复合生态廊道将片区各区块连为一体。


一条4米宽的既能跑步又可以骑行的运动丝带构建了云平台的整体框架,同时利用岛状的绿色空间梳理出新的活动空间。口袋式空间和线性空间、木平台的增设,为市民带来休憩、眺望、艺术展览、运动等不同的可能性。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云平台图解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步行系统效果图

核心交通枢纽


引入站城一体的概念,把地铁换乘大厅,交通配套设施与商业空间,整合在大屋顶下中庭空间。


商业中庭与换乘大厅融为一体。乘客通过自动扶梯与垂直电梯可实现

地铁站台-换乘大厅-商业空间的垂直互通


内外通达的路网,有机衔接地铁口、公交站、私家车及出租车的上落客点。交通枢纽分层设置公交首末站、出租车服务区、公共停车区。


屋顶采用轻质钢结构和节能玻璃,在保证室内空调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引入自然采光,使得地下二层换乘大厅通透明亮。


位于负一层的地铁一号线站台采用空间网架结构体系,使得其站台成为中庭里的亮点,达到站融于城的效果。商业综合体北侧,延续这种屋顶构架结构,进而演变为半开放街区,创造出不同的步行及购物体验。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大屋顶下的中庭空间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网架结构体系站台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商业空间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枢纽剖透视效果图


塔楼群组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枢纽及塔楼群组

本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其中,南侧枢纽核心区布局了5A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和高端住宅;北侧临近坑口站,布局了另外两栋写字楼;中间区域为住宅区与学校。


综合考虑地下轨道的布局以及各种功能的排布,力求塑造出中间低,两端高的动感天际线。三栋地标塔楼,结合塔身的公共空间塑造,将成为区域的制高点。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总平面图


架空的云平台如榕树根与绿轴相连。


塔楼的垂直绿化空间塑造出树干和枝节的形象。


云平台连接着南北商业空间,结合两侧商业的退台,以及中庭设计,构成了独特的慢行系统,与商业空间,塔楼大堂形成了立体、多维的步行、入户与绿化空间系统。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荔湾首个TOD!珠江实业再携手广州地铁!打造西塱站交通枢纽

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