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滿清王爺到解放軍將領,溥儀親叔叔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清朝末年,國勢衰微,不少落難的王公貴族為了繼續奢華生活,不惜賣國求榮,甘心做敵人的狗腿。但是,光緒皇帝的親弟弟愛新覺羅·載濤,出身高貴,深明大義,不向敵人低頭,一生大起大落,既做過王爺,也擺過地攤,晚年還為解放軍出了不少力,電視劇《最後的王爺》就是以他為原型改編的。而他的傳奇人生,其實比電視劇更精彩!

從滿清王爺到解放軍將領,溥儀親叔叔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三歲成將軍

愛新覺羅·載濤生於光緒十三年。他出生時,他同父異母的親哥哥載湉已經是大清朝的皇帝。因此,本就出身貴族的他顯得更為尊貴。他三歲時,就被封為二等鎮國將軍,不久晉升輔國公。21歲就被封為郡王,清廷設禁衛軍後,任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年紀輕輕,就已經達到了別人一生無法達到的高度。不僅如此,他還曾赴法留學,專修騎兵項目。這時候的載濤,年少有為,一時風光無兩。

從滿清王爺到解放軍將領,溥儀親叔叔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拒做賣國賊

清王朝覆滅後,載濤的皇族身份也就不復存在,生活也逐漸陷入困頓。其特殊的身份讓不少軍閥動心,張作霖曾許他高官厚祿請他出山,被他果斷拒絕。日本關東軍特務頭子宋哲元曾多次請載濤去做官,他都一一拒絕了。

1935年春,被日本人擁立為康德皇帝的溥儀從長春到遵化掃墓,日本特務動員載濤去迎接康德皇帝,並一起赴瀋陽北陵掃墓。載濤不僅自己堅決不去,還動員在北京的遺老遺少都不去迎接溥儀。作為溥儀的親叔叔,他不貪戀富貴,還義正言辭地對那些特務說:"我是民國人,絕不留戀過去的清朝,也不歡迎康德回來掃墓!"其高風亮節,讓人動容。

擺地攤、買破爛為生

清王朝覆滅後,載濤的生活逐漸陷入困頓。他家上上下下三十幾口,都指望他來養活。山河動盪,民不聊生。為了生存,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王爺,選擇了擺地攤為生。雖然一直有特務來許他高官厚祿,但他始終不為所動。為了賺錢補貼家用,載濤和夫人在德勝門外找了個地方擺地攤,販賣祖上留下來的物件。但是,由於不瞭解行情,載濤經常將好東西低價賣出,賺不到多少錢,生活十分潦倒。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操守,拒絕做賣國賊!

從滿清王爺到解放軍將領,溥儀親叔叔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美食專家

雖然不再是高貴的王爺,但畢竟從小錦衣玉食慣了,載濤的舌頭十分刁鑽。在唐魯孫的作品《吃餃子雜談》裡,記載了載濤吃餃子的一段趣事:談到最會吃餃子,那就不能不佩服遜清貝勒載濤了,有一年數九天下大雪,他忽發雅興,到東安場東來順,要吃羊肉白菜餃子,指明羊肉要用後腿肉。等餃子上桌後他嚐了一口,立刻大發雷霆,指著跑堂不照吩咐去做,敢情灶上看到一塊羊裡脊又細又嫩,就把那條裡脊剁了餡了,誰知那位美食專家舌頭真靈,居然吃出不對勁來,真可謂神乎其技了。

從滿清王爺到解放軍將領,溥儀親叔叔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為解放軍服務

建國後,載濤被毛澤東主席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國家民委委員、北京四民委副主席等,還是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0年9月2日,載濤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載濤的一生,真可謂跌宕起伏,他擁有高貴的出生,更有高貴的品質。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實在是讓人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