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脊獸,是中國古代建築屋脊上所安放的瑞獸,有龍、獅子、狻猊、狎魚、天馬、獬豸、鬥牛等。它在古代既是權力的象徵,又是驅邪祈福的鎮宅之寶,常見於殿宇、寺廟及民居建築。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印記,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在悠久而絢爛的華夏文明裡,甘谷脊獸以其樸素的大美、別樣的風情,演繹著屋頂的傳奇,傳唱著遠古的文明。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是什麼讓亭臺樓閣風姿飄逸的屋面顧盼生情?是什麼讓廟宇殿堂華麗動人的屋頂流光溢彩?是什麼讓質樸細膩的綿綿黃土默默訴說大地的心事,又是什麼讓遠古的傳說和年輕的祝福凝固成堅定的承諾、永恆的信念?

“不同等級的建築所安放的脊獸在數量上和形式上都有嚴格的規定,組成脊獸的祥瑞動物,每一個形象都有其特定的含義。比如,正脊上安放吻獸或望獸,垂脊上安放垂獸,戧脊上安放戧獸,另在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這些統稱“獸頭”。脊獸由瓦製成,高級建築多用琉璃瓦。脊獸當初只是為保護屋脊而設計的一個建築構件,後來逐漸被美化成各種動物形象”。甘谷脊獸傳人王海林先生如是說。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脊獸最早可追溯到周朝,西漢時已有明確紀年的脊獸,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唐宋時簷角屋脊上還只有一枚脊獸,以後逐漸增加了數目不等的蹲獸,清朝時,已十分繁榮,形成了“仙人騎鳳”的壯觀形態。而今,建築屋頂的裝飾更加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從龍翔鳳舞到飛禽走獸,從神佛仙道到凡夫俗子,從帝王將相到才子佳人,從日月星辰到山川萬物,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在悠悠歲月裡,那些玲瓏雅緻的脊獸,給辛勞的人們帶來無窮的遐想……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據王海林介紹, 甘谷脊獸製作始於清末,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據《甘谷縣志》記載,在清朝後期脊獸工藝從北京傳入甘谷。從此,甘谷的瓦窯裡既生產磚瓦,也燒製脊獸。

在長期的實踐中,甘谷藝人不斷把當地的傳統風俗融入到脊獸製作技藝中,在脊獸製作中雜糅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以及原始圖騰崇拜、吉祥文化等各種觀念,製作題材也從民間傳說到神話典故,從魚蟲鳥獸到花草樹木、五彩繽紛,具有鮮明的隴右文化地域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古建築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求真務實、盡職盡責,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作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

國家樹立非遺保護的典型,旨在讓更多人知道,有這麼一群人畢其一生,深藏功名,孜孜不倦做著一件事,守護著一種文化;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知道,非遺也是有活力與生命力的,非遺保護是有意義的,從而讓非遺展現出恆久魅力,煥發出時代風采。

古冀遺韻:甘谷脊獸綻新姿

這裡,我們也期待甘谷脊獸傳承人王海林先生在弘揚古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上持續發光發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