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確診新冠後連任再亮紅燈

特朗普確診新冠後連任再亮紅燈

(▲美東時間2020年10月1日,特朗普新冠病毒快速檢測陽性,隨即進行更精準的PCR檢測,依然陽性,對連任選情弊大於利。他、家人、團隊刻意淡化病情,展現盡職盡責,試圖取悅選民。白宮發佈他3日在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的“工作照”,女兒伊萬卡很快轉貼,並寫道:“沒有什麼事可以阻止他為美國人民工作,堅持不懈!”圖片來源:伊萬卡推特截屏)

文|沈諍

摘要:反對憎恨他的選民,心中可能悄悄鬆口氣:“感謝上帝,活該!”同情支持他的選民,心中難免也有疑惑:“總統保護不了自己和家人,怎麼有能力和意願保護我和美國人民?”

2020年雖然還有一季,筆者選年度漢字,必定是“妖”。今年極妖,沒有最妖,只有更妖。美東時間10月2日00:54,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他和第一夫人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迅速轟動全球,餘震不斷,各國股市紛紛應聲下跌。

選情起伏四階段

新冠疫情百年一遇,目前仍看不到拐點和終點,持續衝擊全球的經濟、政治、科技版圖和人類的生活、社交、思維方式,並已對美國大選產生重大沖擊。特朗普連任選情大起大落,大致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3月中旬之前。新冠疫情尚未席捲美國,經濟數據好看,特朗普信心滿滿,連任幾無懸念。

第二階段:3月下旬至6月上旬。新冠疫情失控疊加弗洛伊德遇難後大規模抗議,特朗普民意支持率一路探底。如果6月3日投票,他的敗選將毫無懸念。

第三階段:6月中旬至9月底。特朗普民望明顯走出底谷,正在向上爬坡,已縮小與拜登的差距,但未出現黃金交叉。選情處於膠著,特朗普後勁更足,拜登凶多吉少。

第四階段:10月1日及以後。特朗普在大選33天前確診新冠,必然嚴重衝擊連任選情,不僅本月而且如敗選後至1月20日政權移交,都將增添新的大變量。

連任再亮紅燈

失去吸引中間選民的舞臺和機會。大選前一個月,雙方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如何提高支持率,即讓不足20%的中間選民確定投票意向;二、如何提高投票率,即讓支持自己的選民有更強意願投票。相對反應遲鈍、四平八穩、常有口誤的拜登,特朗普喜歡並擅長面對面、近距離的集會造勢和電視辯論。因確診後隔離與治療,他在生死攸關的搖擺州競選集會不得不取消,例如3日佛羅里達州(選舉人票27張)、4日威斯康星州(選舉人票10張)。

民調持續落後如無大招難以扭轉。特朗普不顧CDC防疫指南和科學常識,急切頻繁地舉辦競選集會、9月29日首場電視辯論不斷打斷並猛攻拜登、不承諾接受大選結果,清晰傳遞出對選情落後的焦慮。首場電視辯論必須發力正確,但方向和節奏嚴重失誤,過於自戀霸凌,相互攻訐,兩人比爛,一團混亂,特朗普更下三濫,中間選民沒有分化。

雙方沒有勝者,反而便宜了不擅長辯論的拜登,民調繼續領先。首場辯論後,據10月1日NBC綜合全美10項可靠的民調平均值,拜登領先特朗普7.9個百分點;據9月29日晚和30日CNBC/Change Research的民調,美國53%潛在選民認為拜登表現更好,45%認為特朗普表現不如預期,98%認為辯論沒有改變他們的投票意向。

特朗普的疫情失控責任再難迴避。他一直輕描淡寫稱新冠疫情為“大號流感”、“將會消失”,一直牴觸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急於強推經濟復甦只為爭取連任。揭蓋水門事件的名記伍德沃德在9月15日發行的新書《憤怒》中披露,特朗普早在2月7日就知道新冠病毒致命性,卻故意向民眾淡化威脅,有采訪錄音為證。

美國疫情獨冠全球,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地圖10月4日數據,累計確診病例約740萬、死亡病例約21萬。主要責任指向總統和聯邦政府無能,害了自己,也害了民眾。特朗普確診之後,大選首要議題必然聚焦於新冠疫情,對他極其不利。他的四年任期,煽動加劇了美國民眾的分裂怨恨。反對憎恨他的選民,心中可能悄悄鬆口氣:“感謝上帝,活該!”同情支持他的選民,心中難免也有疑惑:“總統保護不了自己和家人,怎麼有能力和意願保護我和美國人民?”

拜登信心大增有重大利好。天下苦特朗普久矣。美國和全球很多大人物紛紛慰問,多數基於禮儀和政治需要,是否個人的真情實感需打大問號。以拜登為例,固然在推特上慰問、撤回攻擊特朗普的負面廣告,本人競選活動卻不停止,10月2日晚在推特上信心滿滿地宣言:“我將成為美國總統”。

按照特朗普的人品與個性,以往怎麼咽得下這口氣?怎能容忍拜登如此放肆?早在推特上挖苦嘲諷回懟了。但這次沒有打嘴炮,因為他已於當天下午轉送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開始接受治療。

美國主流媒體推波助瀾。除了“共和黨黨媒”FOX,美國主流媒體幾乎都反特朗普,確診之後仍然為拜登助選。例如,《華盛頓郵報》2日報道,特勤局特工擔心自己會感染,在內部聊天群裡抱怨,8月至今沒有接受核酸檢測,“這屆政府根本不關心特勤局特工的安全”;3日又以“不要指望白宮對特朗普健康狀況說實話”為題報道,聲稱“除了福奇和其他一些頂尖醫學專家外,目前在白宮沒有一個說真話的人了”,這種在白宮隨處可見的“撒謊文化”正是源於特朗普本人。

又如,《紐約時報》2日社論,標題“早日康復,總統先生!”只是虛晃一槍,正文尖銳批評特朗普疫情防控的傲慢、業餘與失職,“不僅將自己,也將整個美國置於危險之中”,“令美國變得更加弱小和脆弱”,呼籲他如無能力處理國家事務,就早日移交權力給副總統。還有一個月大選投票,處於特殊敏感時期,這相當於要求特朗普放棄連任。特朗普當然置之不理,只要不昏迷,病情再重也不會移交權力。

(2020年10月2日23:13一稿,10月4日01:15二稿,【山水微言·4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