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孝寬玉璧之戰,活活氣死了對手

韋孝寬是南北朝時代的第一名將。

大概很多人對南北朝沒有什麼印象,不知道帝王是誰家,甚至不知道是何年何時。

如果我說年月估計也很難有印象,所以不如這樣說:

司馬家奪了曹家的魏,然後統一三國,建立晉朝,晉朝之後便是南北朝;隋文帝楊堅結束南北朝時代建立隋朝。

這樣,是不是瞬間就記住了?

不管記沒記住,咱們還是來說這位第一名將吧。

作為時代的領頭羊,怎麼能沒有成名戰呢,韋孝寬的成名之戰就是玉璧之戰

韋孝寬玉璧之戰,活活氣死了對手


他的對手也是很有名的喲,高歡,知道不,人家可還是丞相呢。

玉璧是戰略要塞,高丞相攻,韋大人守(總覺得有些奇怪的感覺。)

高丞相率東魏大軍包圍玉壁,以引誘西魏軍出戰,韋大人不上當,一直在城裡固守。

高丞相看他不上當,就只能老老實實打攻城戰咯。

那東魏軍攻城,是晝夜不停,十分刻苦,絕對不給韋大人喘息的機會。

韋大人也是不慫,隨機應變,竭力抗禦。

高丞相的東魏軍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

你高我也高,城上本來就有二樓,韋大人縛木加高城樓,令始終其高於土山,並準備了很多戰具對抗,使得高丞相的這一計謀告破,不能得逞。

於是高丞相又生一計,派人對城中的韋大人說:“縱使你把樓架到天上,我也會穿過城去捉拿你。”

暗地裡卻已經改變了戰術,在城南挖掘了10條地道(地道戰,啊地道戰~腦子裡突然出現了這個魔幻旋律,囧)

又用“孤虛法”,集中兵力攻擊北城,依舊是晝夜不息(沒辦法,高丞相就是人多呀)。

韋孝寬玉璧之戰,活活氣死了對手


韋大人識破了這一計謀,於是派人挖掘長溝,切斷東魏軍的地道,並派兵駐守,待東魏軍挖至深溝時,即將其擒殺。又在溝外堆積木柴,備好火種,發現東魏軍在地道中潛伏,便將木柴塞進地道,投火燃燒,還藉助牛皮囊鼓風,烈火濃煙,吹入地道,地道中的東魏士卒被燒得焦頭爛額,煙熏火燎的,根本沒辦法進攻,只好退出了地道。

二計不成的高丞相併不氣餒,又準備了新的計謀。

他讓東魏軍造攻城車撞擊城牆,那攻城車所到之處,莫不摧毀,一片狼藉呀,雖然有排楯,也無法抵擋的住。

眼看著攻城車大發神威,韋大人便叫人用布匹做成帳幔,隨後張開掛了起來,攻城車撞上去,布受到衝擊後立即懸空,城牆卻未受損壞,再次破了高丞相的計謀。

高丞相的東魏軍又把乾燥的松枝、麻稈綁到長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燒帳幔,企圖連玉壁城樓一起燒掉。

韋大人則把銳利的鉤刀也綁到長杆上,等火杆攻擊時,即舉起鉤刀割斷正點燃的松枝、麻稈。

韋孝寬玉璧之戰,活活氣死了對手


高丞相沒辦法,又轉用地道,這次在城四周挖掘了地道20條,用木柱支撐,然後以油灌柱,放火燒斷木柱,使城牆崩塌。

韋大人在城牆崩塌處用柵欄堵住,使東魏軍無法攻入城內。

雖然韋大人擋住了高丞相的所有攻勢,守城將近50天,但城牆已經坍塌了部分,再這樣下去,極有可能會被高丞相攻破城門。

就在韋大人憂慮之時,高丞相的軍隊卻出現了問題,爆發了疫症。玉璧久攻不下,又有疫症爆發,高丞相都氣病了(是真的病了),但又不能繼續打下去,只能收兵回家。據說回去沒多久,高丞相就病死了呢。

而我們的韋大人卻因為這戰一舉成名,一路升遷,名利雙收,好不得意呀。

而玉璧之戰,也被載入史冊,成為有名的守城戰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