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目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農村老齡人人口正在快速增加。由於目前鄉村年輕人依然將“走出農村”當成自己的重要選擇,在農村老人們的晚年生活變得出現了青年斷層,我們常常看到的現象是老的老,小的小,沒有事情可做,更別提什麼精神生活了。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當前影響我國農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的因素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經濟狀況: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村老年人傳統的供養方式也發生著轉變,家庭結構正在從傳統大家庭逐漸向核心家庭轉變,父母與子女逐漸分居。子女因要承受孩子上學、供房等經濟壓力,本身負擔就重,能供給老人經濟方面的支持逐漸減少。農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自己的農耕收入,而且受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的實際經濟能力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身體狀況:

老弱多病是自然現象,農村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較普遍。大多數老人都患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等老年病。特別是對於貧困的患病老人,“無錢看病”、“看病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仍然存在。“生不起病、拿不起藥”,有病不醫的情況不在少數,“小病扛、大病挨”仍是留守老人的普遍心理。農村老年人則由於生活習慣、傳統的鄉土觀念等主、客觀原因選擇留在了農村,變成了“留守老人”。因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與子女交流很少,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無暇顧及精神生活的需求。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公共設施狀況:

農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低下,絕大多數是文盲和半文盲,平時不看書不看報,每天的生活極其單調。近幾年,政府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完善了各村的文化設施建設,但僅僅只在於建設體育健身器材、農家書屋等,真正對老人受益的老年活動室卻不過就是個幾張桌子幾副麻將的屋子,大部分老年人健身和娛樂的活動場地無處可尋。政府提供的具有滿足老年群體精神需要功能的設施或活動內容相對較匱乏。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豐富農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足和發展其精神需求是促進老年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應對老齡問題,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現實路徑。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我們的建議是:

健全和完善配套建設,讓老年人“老有所託”。

進一步建立完善老年人文體設施,這是開展好老年文化活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手段。如今,老年文體活動場地有了增加,老年福利設施正逐步改善,但還是滿足不了老年人需要。健全軟件組織。各村都要成立老年人協會,積極組建各類文體團隊,組織廣大老年人參加排舞、健身球等各種文體活動,活躍老年人生活,鍛鍊老年人體魄。三是開展文體活動。要經常組織開展大型文體活動,如舉辦老年運動會、老人醫療保健操、老人步行健身走活動等,讓更多的老年人參與到健身隊伍中來,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依託民間表演、說唱、歌舞,電視等讓老年人“老有所樂”

電視、歌舞等作為深受老年人喜愛的大眾傳播形式,對於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情緒,增加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懷理解,為老年人排憂解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確定符合老人的電視節目、報刊版面,滿足老年人的審美情緒、價值取向,做出老年特色。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積極搭建服務平臺,讓老年人“老有所為”。

老年人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歷經社會的變革,飽嘗生活的艱辛,豐富的閱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有些老人精通傳統手藝,有些老人熟知歷史百態,有些老人深藏絕活。挖掘和發揚老年人的優勢和特長,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不僅是對老人自身價值的肯定,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傳統草根文化遺產。一要積極開展“傳幫帶”活動,鼓勵青年朋友積極參與到學老人特別民族文化傳承人絕學的活動中來。發揮老人民間藝人的作用,開展師徒結對,以老帶新,傳承技藝,在發揮老人餘熱的同時,也能培養出民間文化傳承者,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二要鼓勵老年人參加志願者活動。設立老年志願者招募站,招募熱心公益事業、有專長的老年志願者,引導和鼓勵更多的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豐富老人的閒暇生活。三要開展“夕陽紅”聯姻活動。

農村老人依然需要老有所依,鄉村老人精神文化的制約因素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