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高仁斌 四川在線記者 文銘權 秦勇

10月23日,自貢市富順縣委書記鄒登權前往湖南農科院拜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彙報該縣再生稻情況。袁隆平院士現場題字:“富順,再生稻之鄉”。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右 袁隆平)

地處四川盆地南部的富順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再生稻生產歷史悠久,面積及總產量全國第一,生產技術水平全國領先,再生稻品牌享譽全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再生稻之鄉”。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何為再生稻?“中國再生稻之鄉”為何是富順……且聽川觀新聞鹽都夜話娓娓道來。

再生稻:

“多”出來的一季“白米”

再生稻俗名抱蓀谷,即種一茬收穫兩回的水稻,頭季水稻收割後,利用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適宜的水分、養分和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下,使之萌發出再生櫱,並進而抽穗、開花、結實、成熟的一茬水稻,再收一季。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袁隆平)

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關於其明確記載,最早見於西晉郭義恭《廣志》:“南方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收,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

而勤勞智慧的富順人民,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和長期的水稻生產種植過程中,不斷探索、研究、發展,把再生稻做到了極致,進而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牌產品。

在川南富順,可從《蕭永升傳略》中找到再生稻一些痕跡。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蕭永升)

蕭永升是清代富順地區的鄉紳首富,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個時期,其《傳略》中有載:“永升公在送米去自流井鹽號時,知拉滷水車的牛易患‘牛瘟病’,少不了‘懷胎草’。回到家中,便把水田全部栽上酒谷,等秧子封壟後,叫人攔腰割下,不久秧茬上長出秧苞,含苞抽穗,即是‘懷胎草’。

時年正遇鹽井大犯牛瘟,蕭永升叫人把‘懷胎草’割下,挑到鹽井去賣,以治牛瘟的稀少之物貴价銷售,此項遠比純粹種稻谷收入高。”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該記載雖然更多的指向“懷胎草”(即糯稻再生稻)具有治病的藥效,蕭永升藉此掘得巨大財富,但同時也說明,富順地區具備再生稻生長的有利條件。

富順屬淺丘地貌,地形以丘陵為主。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大部分土壤富含多種有機質及硅、鋅、鐵、硒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為4.5-9.5,為再生稻的生產和稻米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著豐富的礦物質營養。

沱江、釜溪河貫穿境內,水域面積7.12萬畝,水庫、塘堰、溝渠配套,年平均降水量1080mm,5-10月份降水量為900mm,佔全年降水量的83%以上。豐富的水源和較好的降雨分佈,為再生稻的生產發展具備了良好條件。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富順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類型,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的特點,特別適合再生稻生產。

而再生稻米營養豐富,是富順的一大特色產品,素有富順農業“三絕”之一的稱號,與“富順豆花”屬於絕配,合稱為“富順豆花飯”,成為享譽全國的一道美食。

上世紀三十年代,富順開始在部分鄉鎮示範推廣再生稻,但品種再生力不強、栽培管理不善,平均畝產量僅23公斤。因產量低效益差,此後中斷推廣。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我國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富順再生稻生產再次起步。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1986年開始,富順縣各級黨政高度重視、農業部門強化宣傳指導,再生稻有收面積達5.4萬畝,畝產量95公斤。特別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縣政府把再生稻生產作為一季莊稼對鄉鎮進行考核管理,隨後再生稻面積迅速擴大,單產不斷提高。

到1999年,富順縣再生稻有收面積達35.91萬畝,總產達5.19萬噸,從此成為全國再生稻總產唯一超1億斤的縣份。2001年,該縣再生稻總產5.25萬噸,首次超過全縣小麥總產量(5.23萬噸)。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富順再生稻成為富順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1989、2007、2009年,該縣三次榮獲農業部“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0年3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富順再生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為全國再生稻第一例登記保護產品。

因為再生稻

副省長為鄉長特批40噸尿素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雜交中稻—再生稻”已成為富順穩固的稻田耕作制度。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富順縣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再生稻栽培技術探索研究,到八十年代中期普及雜交稻以後,再生稻推廣應用面積逐年擴大,單產逐年提高,栽培技術不斷成熟完善。特別是1987-1989年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到富順研究、指導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再生稻面積和產量取得較大突破。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1986年,富順全縣再生稻有收面積5.4萬畝,總產0.51萬噸;1989再生稻有收面積25.23萬畝,總產2.4萬噸。

2015 -2019年,富順縣再生稻有收面積穩定在43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7萬噸以上。

1986-2019年,富順再生稻生產連年獲得豐收,全縣累計收穫面積1105.6萬畝,新增稻穀148.69萬噸。目前,富順再生稻面積約佔全省再生稻總面積十分之一,產量約佔全省再生稻總產量八分之一。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據富順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富順縣再生稻主產區主要分佈在原童寺、代寺兩區,其中原童寺區萬垇鄉為發展先行區和核心主產區。

四川在線記者從童寺鎮幹部群眾中瞭解到,原萬垇鄉及童寺區再生稻能得到快速發展,當地一位基層幹部功不可沒。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關先明近照)

今年67歲的關先明,從1985年擔任原萬垇鄉鄉長起,到擔任原童寺區分管農業副區長,再到2014年從龍萬鄉人大主席任上退休。近30年間,他都與當地再生稻發展結緣。

“從1986年開始,全省再生稻生產現場會都是在萬垇鄉召開的。” 關先明至今記憶猶新,1986年那次現場會在萬垇鄉紹興村田間裡召開,經過現場收打,該村再生稻最高畝產量超過了700斤。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關先明近照)

隨後在關先明擔任童寺區副區長期間,該區再生稻最高畝產突破800斤,“中稻—再生稻”種植實現畝產超一噸(2000斤)。

“萬坳鄉及童寺區的再生稻生產讓很多專家感到不可思議,格外振奮。” 關先明回憶說,當時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周開達教授到了田間後,特別高興,久久不願離開。隨後,四川農業大學田念華、周明鏡等教授不但經常帶學生前來實習研究,還親自駐點,悉心指導當地群眾提升再生稻種植技術。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忠縣農業考察團來到富順之後,品嚐了富順的豆花飯,認為富順再生稻很好吃,當即希望能訂購幾噸帶走,結果東拼西湊,只帶了2噸走。” 關先明說。

有一件事讓關先明永生難忘。1988年,因為計劃經濟的限制,市面上化肥緊缺,而再生稻生產亟需養分。時任萬垇鄉鄉長的他心急如焚。在多種辦法都走不通的情況下,他忽然想到了之前前來視察過再生稻的時任省委常委、副省長的謝世傑。

於是他乘坐班車來到成都,在省政府當面找到謝副省長。聽到來意後,謝副省長當即特批了40噸尿素,解了當地再生稻種植戶的燃眉之急。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富順再生稻聲名鵲起。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央農業電影製片廠專程來到富順,拍攝了中國首部關於再生稻的農業科技電影。湖南等省市紛紛前來學習取經。

“1986年到1989年間,每年來萬垇鄉、童寺區參觀再生稻的人都達到10萬人次以上,特別是重慶各區縣市來得最多。2000年,再生稻在童寺區再次達到頂峰,創造出中稻加再生稻上百畝的噸糧田,再次迎來南方稻區的專家、學者、領導及基層幹部等,中國農科院也有多名院士前來考查。” 關先明說。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富順縣參加完成的“雜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和應用”項目,於1991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實施的“再生稻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技術”項目,於2000年12月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實施的“再生稻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於2006年4月被市政府授予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3年9月16日,由國家統計局農村司、農業生產處和農業部市場信息司統計處負責人組成的國家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督導檢查組一行,督查富順縣再生稻生產情況,並聽取相關彙報。督查組對富順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稱讚再生稻長勢好效果好,為全國再生稻生產樹立了標杆。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2016年9月25-26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富順召開南方再生稻現場觀察交流會,來自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雲南大學等科研院校專家及四川、重慶、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廣西、雲南、貴州等10個省(區、市)農技推广部門和再生稻重點示範縣的代表約80餘人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參觀了富順縣騎龍、代寺、童寺、古佛、寶慶等鄉鎮的再生稻大面積生產情況,並對中稻、再生稻生產技術進行交流。

攜手隆平種業

富順再下再生稻產業 “大棋”

2019年11月12—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第五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上,“富順再生稻”通過成果展示、產品推介、貿易洽談、專場論談等多種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動,樹立了富順農業新形象,為提高富順優質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農產品消費需求、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進一步提升了“富順再生稻”影響力。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在展覽期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和四川省綠辦的領導、專家,親臨“富順再生稻”展示區,對富順持續深入抓好再生稻生產、加快地理標誌農產品發展、加強再生稻品質特性保護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對富順強化再生稻品牌打造和農耕歷史文化傳承、匯聚發展動力、促推地標產品“富順再生稻”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給予高度讚揚。

目前,富順全縣再生稻可蓄留面積已達45萬畝以上,現有生產條件單產可望達200公斤/畝以上,總產具有9萬噸左右的增產潛力,可加工優質再生稻米5萬噸左右,可實現總產值3億元以上。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今年9月,富順縣與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簽訂《四川省富順縣再生稻研發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富順縣·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設、實施落地“富順縣再生稻研發中心”;藉助袁隆平科研團隊的科技資源及人才優勢,壯大富順縣中稻+再生稻產業,打造“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再生稻米”特色品牌。

11月2日,富順縣委書記鄒登權主持召開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與隆平高科深化合作相關事宜,安排部署富順再生稻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鄒登權要求,要儘快與隆平高科取得實質性合作,相關部門和鎮鄉要加強協作,高標準建設100畝中稻+再生稻試驗基地。要調優規劃,加快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等體系建設,力爭實現3年輻射帶動全縣20萬畝中稻+再生稻核心區建設目標。要加快註冊富順再生稻商標,完善富順中稻+再生稻大米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標準制訂,推出富順地方種植標準和商品化驗標準。要做好產品包裝,深入開展品牌打造和營銷策劃,積極探索以國資公司或龍頭企業牽頭的運作模式,突出產業優勢和引領作用,全力推動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要強化氛圍營造,相關項目資金要向核心區傾斜,圍繞產業優勢和特色加強宣傳,擦亮“再生稻之鄉”金字招牌。

攜手隆平種業,做大做強以再生稻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蛋糕”,富順馬不停蹄。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據富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鬍志剛介紹,未來,富順縣再生稻發展將擴大蓄留面積,挖掘面積潛力,增加有收面積;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提高技術到位率,進一步提升單產水平;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考核獎懲辦法,達到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更高產,促進大面積區域之間、農戶之間、田塊之間平衡增產;主動招商引資,積極培育壯大稻米加工企業,提升加工能力和質量;著力打造品牌,增加“富順再生稻”知名度,提高再生稻米附加值。通過這些舉措,努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積極作用。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任萬軍教授)

四川在線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瞭解到,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約2億畝,其中約四分之一的面積適合推廣再生稻。四川、湖南、湖北、福建、重慶等省市再生稻發展方興未艾,其中四川種植面積為全國最大。

“大力發展再生稻,是確保我國未來國家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路徑。”省水稻栽培專家、四川農業大學任萬軍教授介紹,保守估計,通過再生稻種植,我國每年可增產稻穀1000萬噸以上。

“自貢市富順縣長期以來形成了再生稻產業優勢,且仍處於良好的發展態勢,品牌效應初具,來之不易。”任萬軍教授說。

鹽都夜話(二)丨獲袁隆平肯定“中國再生稻之鄉”富順咋這樣牛?

(任萬軍教授)

“施肥少,農藥使用量少,稻穀灌漿結實處於良好氣候環境,故而再生稻稻米品質極為優良。而且只栽一次秧,收穫兩季稻,節約了大量的農時,特別適合我省多數地區大量農民工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明顯不足的農村現實。”任萬軍教授認為,再生稻是一種發展前景廣闊的種植模式,是當前糧食生產中種植效益極高、增產潛力極大的優質高產高效稻作模式,且不與其它農作物爭地,值得四川適宜地方大力推廣。

“四川再生稻在單產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任萬軍教授指出,四川再生稻發展主要存在冬水田區機械化收割碾壓對稻樁的破壞、影響再生稻重新發苗等難題。

(本文圖片由曾凡川、遊正富等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