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城市出現建設用地緊張、道路交通擁擠、城市基礎設施不足、環境汙染加劇等問題。如果城市地下空間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其面積可達到城市地面面積的50%,相當於城市增加了一半的可用面積。這將有效緩解城市發展與土地資源緊張的矛盾,對提高土地利用率、擴大城市生存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地下綜合管廊是21世紀新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將管線集約化的容納在地下綜合管廊中,不但美化了環境,避免了由於埋設或維修管線而導致路面重複開挖的麻煩,避免了土壤對管線的腐蝕,延長了使用壽命;更是為規劃發展需要預留了寶貴的地下空間。在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初期,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具有十分有利的條件,上海、北京、廣州、佳木斯、大連、寧波、佛山、深圳、重慶、杭州、瀋陽、包頭等城市建設已開始探並實施索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積累了一定設計、施工、建設、管理經驗。隨著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範》(GB-50838-2015)的正式發佈,標誌著我國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然而,如何實現城市新區的道路規劃設計與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可以同步進行?如何保障設施建成後的維護及管理?當前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的建設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點解決思路:

1.政府引導,科學管理,穩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

建議政府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抓住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發展的大機遇,通過多種方式合理確定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範圍和規模,儘量確保新區範圍內新規劃建設的主幹線市政道路全部採用地下綜合管廊,使地下綜合管廊功能最大化,逐步實現新城區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化,在地下綜合管廊斷面上採取多種形式,儘量使所有管線全部入駐管廊。為規範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可以基於對各項目技術條件、建設和運營成本以及可行性進行分析,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必須入廊的管線單位。通過國內及國外已有項目的經驗可以看出,給水、電力、通訊等管線納入地下綜合管廊容易並且可行,因此可以先行對這些行業進行強制要求,對弈積極響應政策要求的其他行業,國家與當地政府可以在其他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2.建安投資引入社會資本,拓展投資建設模式

地下綜合管廊的建造成本很大,但我國地下綜合管廊的投資主體單一,主要以政府全額出資或政府與管線單位聯合投資為主。政府財政壓力較大、運營管理水平較低、政府承擔全部或主要風險是其主要特點。建議採取以政府為主導,在爭取國家資金補助政策的基礎上,融合管轄單位資金,並將社會資本納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使投融資渠道多元化。此外,還可以考慮以政府為發起人設立專項建設發展基金,政府將部分財政收入、土地出讓金以及其他項目的收益注入基金中,同時向社會進行公開募集,以構成基金財務來源。募集到的資金通過機構投資者如信託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資本形式注入某個特定的地下管廊項目公司,共同分享投資收益。


「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3.建立有償使用制度,維持地下綜合管廊的正常運營,降低投資壓力和風險

地下管廊的費用由建設費用和運營維護費用組成,其中運營維護維是一項持續性投資,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維護的原則,建立適當合理的收費機制,對管線使用單位進行收費,即可為地下綜合管廊的設備維修更換提供資金來源,減少政府壓力,同時也能夠提高管線單位對管廊運營狀況的關注程度,避免入駐管線單位各自為政而造成管廊運營混亂。隨著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工程數量的不斷增加,可供參考的工程數據也會增加,雖暫時無法通過具體的模型推斷出價格定製標準,但可以通過對類似項目的橫向比較作為定價依據。目前我國已開始實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信息週報制度,這更利於信息的收集彙總與比較,可以動態優化計費機制,不斷調整收費價格以達到最佳。


4. 完善監督制度,建立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

地下綜合管廊具有投資大、週期長,涉及廣的特點,區政府有必要設置獨立的管理機構,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實行專員專管,可以更有針對性、更專業的進行該類項目的管理與規劃。管理機構負責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的系統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將所有精力投入到這一類項目中,可以對項目進行更為規範化的管理。同時該平臺的建立,有利於相關專家學者交流與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也就有專門的部門承擔責任與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減輕城建部門的負擔,也可以規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市場。


「策論」“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總的來看,地下綜合管廊目前在我國雖然還屬於新興事物,但隨著政策的導向、理念的更新和技術的發展,未來還有很多可發展的空間,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城市管線集約化、科學化和綜合化的先進敷設方式的新興基礎設施,是重要的經濟增長帶動工程,是統籌城市地上地下空間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出於對現階段美麗中國建設的迫切需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等各個階段都需要給予高度重視。


責任編輯:陳思瑾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尊重原創,轉載請後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