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些在北大未名湖畔或者清華園裡,寒窗苦讀獲得博士學位的學子,都是家長們眼中“別人的孩子”。身邊的朋友以及街坊鄰居聽聞博士的名號,都會投來敬佩而崇拜的目光。

雖然如今隨著學歷水漲船高,博士學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貶值,但是“博士”這個稱謂,還是會讓普通人發出“哇塞”的驚歎聲。

一個人是博士已經很厲害了,一家人都是博士,又是一種怎樣的畫風呢?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網上有很多關於全家人都是博士高材生的段子:

回到家,老媽看著我說:“最近文獻看的怎麼樣了,別整天看那些,看懂方法就行了,趕緊幫我晚上做一下細胞通訊和細胞信號轉導的項目,睡覺一天四五小時足夠了,別浪費時間。”

老爸發言:“別胡扯,多學點沒壞處,對了,哪天跟我學學機器學習,我已經可以用大數據算法實現積分打橋牌勝率99%了。”

春節的時候,姥姥和姥爺會說:“小芳啊,總算回來啦,我們最近研究了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不僅如此,德語也能說不少了,你不光要學英語,多學點其他語言沒壞處,和我們一樣老了還能自己出國玩。”

父親大人在家總愛說“我在MIT進修的時候……”“我在Stanford進修的時候……”“我在Georgia Tech進修的時候……”;

母親大人總問我有幾篇paper了,paper有沒有進展了,並督促我要多發好的paper;

爺爺總是非常自負地說“我們家最不缺的就是博士。”雖然我認為他這樣說有吹牛的嫌疑;

長輩親友聚餐時會要求我用西班牙語說祝酒詞;

本科畢業論文全英文寫的,跨領域的母親大人通讀了一遍,並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

我博士親姐的導師看到我說:“你姐博士後都沒問題,你博士沒問題的”;

我導師看到我說:“你姐發那麼多篇SCI,你沒問題的”;

同學看到我說:“哇,你家人都是博士,你沒問題的”;

我爸看到我說:“你看姐姐都去Stanford讀博後了,你沒問題的”;

有人打電話到家裡:“我找李教授。” 我媽接的電話: “你是找哪個李教授啊?我們家仨李教授。” 電話對面的人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全家人都是博士,一般來說,這樣的家庭會很尊重知識,形成熱愛讀書、終身學習、理性思考的習慣。老一輩會把學習當做樂趣,中生代會把學習轉化為生產力,晚輩會把學習當做愛好來培養,家裡會形成很好的知書達理、熱愛學習的良好知識氛圍。

說到一家人都是博士,不得不提高曉松,一個不必為了眼前的生活而苟且的人,靠追求“詩與遠方”,玩起了音樂,進入了娛樂圈。高曉松當年一句“碩士生在我家就是文盲”,引爆了整個朋友圈。

不過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高曉松一家還真是個個都是博士高材生。

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深圳大學創始人之一,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錢學森教授是兒時的好友。

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北京航空學院建校元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1979年科學院增選院士,好幾百個院士一致通過要增選她,當時她就唸了兩句詩,推辭不就。

高曉松的舅舅張克潛,電子學科學家,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歷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電子物理與器件教材編委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

高曉松的媽媽張克群,著名的建築學家,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學生。

高曉松的爸爸高立人,也是赫赫有名的清華大學建築學教授。他家最次的他妹妹也是博士畢業,很早之前就去了德國。

如此看來,我們的“矮大緊”假如不考取博士的話,在家裡會是什麼樣的位置了!難怪本就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的高材生高曉松,最近也跑到哈佛去讀博士去了。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另外,梁啟超家族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故事,在中國也廣為傳頌。

“三院士”其實是指梁啟超的三個兒子,長子梁思成,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當選為院士;次子梁思永,是中國傑出的考古學家,對新石器時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貢獻。也在1948年當選為院士。最小的兒子梁思禮,是中國當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梁啟超在生前給子女的信中,還提到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研究科技的,表示很遺憾。沒想到多年以後,小兒子梁思禮圓了梁啟超的夢。

梁思禮與梁思成雖為兄弟,但是兩人年齡相差23歲,一個出生於1924年,一個出生於1901年,梁啟超逝世時,梁思禮才5歲,那時候梁公大概也想不到自己的小兒子最終會成為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並且是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最後成為中科院院士。如果梁啟超知道,想必會十分高興的。

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這樣的成就,想都不敢想。可梁啟超家族就是這麼“牛”。而且不僅如此,梁啟超的其他子女也都成就顯著,都是傑出人物的代表。九個兒子都沒有辜負梁啟超的栽培與期望。

許多人說,梁啟超的子女之所以都這麼有出息,是因為他“愛”的教育的結果。梁啟超生前,與子女都保持著“朋友”般的關係,通信不斷,無論是學業,還是婚姻,都對他們作出了正確的引導。所以子女們都有這樣的成就,就在意料之中了。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曾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朱棣文,也擁有一個學霸家族。

大家對朱棣文一定不陌生,他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第一位華裔教授,也是奧巴馬提名的美國能源部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副主席。

朱棣文曾說過一句話:“生活在一個傑出人才眾多的家庭中,你常常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笨蛋。”

大家可能不知道,朱棣文說的就是自己家。

讓朱棣文這麼說的家族,你能想象嗎?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江蘇太倉城廂鎮讀書人,十分重視培養後代。

朱棣文的外祖父,李書田,天津大學校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家、水利學家。

朱棣文的大姑媽朱汝昭,早年曾留學日本。

朱棣文的二姑媽朱汝華,化學家,芝加哥大學化學工程教授。

朱棣文的三姑媽朱汝蓉,化學教授。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美國3所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棣文的母親李靜貞,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朱棣文的哥哥朱築文,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斯坦福大學醫學系教授。

朱棣文的弟弟朱欽文,政治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美國頂尖律師。

朱棣文的妻子吉恩,物理學博士,斯坦福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還不止這些,據悉,朱棣文父兄輩中至少有12位博士或大學教授。

這樣一個學術世家,出個諾貝爾獎得者,也不讓人覺得驚奇了。

難怪朱棣文曾說:“我家裡都是成功得可怕的人,哥哥和弟弟加起來有6個高等學歷,而我只有一個。不過我後來得了諾貝爾獎,就差不多打平了!”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麼,這些全家都是博士的“學霸家庭”,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首先,應該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習慣。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有意讓孩子自己安排做作業、安排洗澡、安排玩耍的時間,還在孩子房間貼上了每週計劃表,但計劃表讓孩子自己填寫,而不是父母幫忙安排。

其次,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並堅持下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強迫孩子做任何違揹他意願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顏色,大到孩子選擇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己選擇。

再次,讓孩子學會自立。從小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因為自立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如何學習、挑選什麼課程都有自己的主見。比如學習落後了,是週末請教同學,還是參加補習班,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雖然我們很難做到全家都是博士,但能從這些優秀的家庭教育方法中獲取很多值得借鑑的經驗。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全家都是博士的家庭其實和普通家庭沒什麼兩樣,只不過大家都是搞學術的,互相之間比較理解,觀念相投,所以交流溝通起來會比較愉快且有效率。

可能別人家年夜飯是團團圓圓,聊聊生活,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偶爾夾雜一些追問小朋友考試成績的。博士家庭的年夜飯畫風是:

“你去年一年發了多少文章啊,總共多少影響因子啊,你啥時候畢業啊。看我,我一年就發了多少文章,一共多少因子。”

而對於因為全家都是博士而聚少離多,經常在外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家庭來說,可能每一個學術會議,在他們眼中,都是一次家庭聚會的好機會。

畢竟,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身為凡人的我,只能仰望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