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戰俘在各國經歷:蘇聯苦、澳大利亞狠、美國有煙、中國最舒服

俘,是殘酷戰爭落幕後的產物,畢竟,你是輸了戰爭,曾經跟對方拼個你死我活的。

僥倖不死的戰俘,人生結局怎可能好?

人家留下你一條命就很不易了。二戰中,日本罪惡滔天。

日本投降後,流亡於世界各國罪行累累的小鬼子理所應當成為各個戰勝國的“甕中之鱉”。

昔日死虐別國戰俘的日本劊子手們,接下來等待你們的將是怎樣被虐的命運?

不一樣的國家,不一樣的民族,不一樣的性格特徵,對待日本戰俘的態度大不同:

蘇聯太苦、澳大利亞太狠、美國有煙抽,中國最舒服了。

一、蘇聯太苦,手法殘虐無比。

日軍投降,蘇軍繳獲日軍戰俘六十萬人。話說,二戰中,蘇聯近乎舉國上下奔赴前線戰鬥。

為此,亦付出了巨大代價,勞力重度缺乏。於是乎,日軍戰俘被蘇軍押往西伯利亞做苦力。

日軍戰俘在各國經歷:蘇聯苦、澳大利亞狠、美國有煙、中國最舒服

(配圖

修橋、搭路、建房、下礦井......最苦最累的活,全交給日軍戰俘幹。

冬季,供給不足,無棉衣棉被,生病了沒醫生沒藥品,唯有等死。

一天繁重的體力活下來,僅給吃一餐沒一滴油的野菜粥,天寒地凍、缺吃、少穿、睡馬棚。

許多戰俘一覺不起、悽慘喪命。

日軍戰俘落入一向以“殘暴強悍”著稱的蘇軍手中,日子過得悽悽慘慘。

槍斃、累、餓、凍死在蘇聯的戰俘不勝枚舉。

後來,從蘇聯遣返的日軍戰俘僅剩不足四十萬,二十多萬俘虜命喪西伯利亞。

蘇聯的認知是:日軍戰俘是惡貫滿盈的罪犯,當然是死不足惜了。

這手段,跟“波茨坦公告精神”完全背道而馳,可偏偏沒誰敢控訴蘇聯。

遣返回國的四十萬戰俘把蘇聯可怕的手段傳遍了整個日本。

日軍戰俘在各國經歷:蘇聯苦、澳大利亞狠、美國有煙、中國最舒服

(配圖)

卻絕口不提那永躺蘇聯國土的二十萬戰友。今日,日本在俄羅斯面前恭恭敬敬的。

這完全是被嚇的。看日媒曾給出的官方解釋:

1945年冬季,戰俘遭遇流行疾病、惡劣天氣等原因,現大量死亡現象......真實死因絕口不提。

二、澳大利亞太狠,“睚眥必報”。

若說蘇聯對日軍戰俘手法,你不夠解氣兒,或許,澳大利亞的手段,會讓你“大快人心”。

日本投降,曾被澳大利亞拒絕,他們認為:對待日軍,堅決不可手軟,必須全除掉。

有啥深仇大恨?

原因有二:

1、新加坡戰役後,日軍讓10000餘澳大利亞軍人命喪黃泉。

2、所羅門群島被日軍拿下,之後戰機盤旋澳大利亞上空,一陣狂轟濫炸。

日軍戰俘在各國經歷:蘇聯苦、澳大利亞狠、美國有煙、中國最舒服

(配圖)

這就造就了澳大利亞對日本深惡痛絕。故,在幾內亞清理戰場之際。

看到倒地的日軍,對著他們腦門再補一顆子彈,不允許有一個漏網魚兒。

接著再說一件狠事。

對待戰犯,我國殺乙、丙級的戰犯不足20人,提出甲級28人。

澳大利亞卻殺乙、丙級的戰犯150多人,提出甲級110多人。

地球人都知道,抗戰14年,日軍在我領土上犯下滔天罪行。

而澳大利亞領土,僅遭日軍襲擊轟炸1次。以此說來,澳大利亞可謂“睚眥必報”了。

三、美國有煙抽,“照顧”很周到。

在菲律賓萊特戰俘營的關山榮次晚年回憶說:

“准許我們寄家書,有香菸抽,有的甚至還有假期,戰俘待遇還是很好的。”

日軍戰俘在各國經歷:蘇聯苦、澳大利亞狠、美國有煙、中國最舒服

(配圖)

四、中國文化中“以德報怨”思想的最好體現。

我國的主流思想是:“降兵不殺、戰俘優待,冤冤相報何時能了?”

即使他們罪大惡極,昔日實施“三光”政策,對待日軍戰俘,仍需遵循“優待政策”。

問題能和平處理的,就絕不能動用暴力。

值得一提的是,撫順戰俘營裡1200名日軍,對侵華戰爭拒不認罪。

指望魔鬼低頭謝罪太難了。實在沒有好辦法,只能一個勁的說教、感化。

為日軍戰俘配專業軍醫,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一日三餐的標準,遠遠高於我軍士兵。

日軍戰俘待在中國最舒服。侵華天皇裕仁在個人傳記中書:

”在蘇聯做工的日軍被虐待的一個個瘦成皮包骨頭。和他國比,中國對我軍戰俘很仁慈......“

這該是中國文化“以德報怨”思想的最好體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