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虹吸咖啡壶,又称为赛风壶,在国内也曾经非常流行过,尤其是在台湾与闽南地区的日式老咖啡店,常看到的不是意式咖啡机,反而是虹吸壶。至今仍有许多咖啡迷喜欢用它来冲煮咖啡,我们狼人店坚持用虹吸壶推广咖啡,至今也有十余个年头了。那么,大家知道虹吸壶的由来吗?

虹吸咖啡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总带有一丝神秘的色彩,在咖啡发展历史中,虹吸咖啡壶也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近年来意式咖啡大行其道,相较之下,虹吸咖啡这种需要较高的技术性、较繁琐的程序的冲煮方式,在如今分秒必争的商业社会中,有逐渐式微的趋势,但是经由虹吸壶手工冲煮出咖啡的那份香醇,是一般以机器冲泡的咖啡所不能比拟的。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好了,接下来就跟大家认真的谈谈虹吸壶的发展历史。

关于“谁发明了虹吸壶”这个问题,网上流传最广的有三个版本:

1、享誉咖啡界的危地马拉茵赫特庄园,在其官网的资料中宣称,直立型虹吸壶是1830年代,由时居柏林的Loeff所发明;

2、日本有名的虹吸壶制造公司-KONO,在其制品的说明书中宣称,直立型虹吸壶是1925年,由他们公司自平衡型虹吸壶改良而来;

3、在《COFFEE MAKERS》书的第113页,两位作者-Enrico Maltoni & Mauro Carli 宣称,平衡型虹吸壶,是苏格兰造船工程师,Robert Napier于1840年左右所创造。

信息时代,资讯爆炸,但真相反而变得扑朔迷离。那么,事实,或者说,比较可信的证据,到底如何?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提供大家参考。

贝多芬也玩虹吸壶?

公元1827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在这一年过世。同年,普鲁士(当时德国还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一份出版品中,已经出现了上下都使用玻璃,形似蒸馏器的虹吸咖啡壶的插画,很明显,那就是今日直立型虹吸壶的前身。而即使在1827年当时,这款咖啡壶也并不算新东西。证据是,第一个为贝多芬写传记的Anton Felix Schindler(贝多芬的朋友,一位小提琴家),在他所写的传记中记载,贝多芬早在去世的十几年前,已经拥有这样的一台玻璃咖啡壶,并常用它来煮咖啡——“贝多芬生活规律,每天6点起床,一切料理妥当后,要先亲自煮自己的一杯咖啡,然后才开始8小时的音乐创作。煮一杯咖啡所使用的咖啡豆,必须不多也不少,恰好是60颗”。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可见,直立型虹吸壶比平衡型虹吸壶先出现,至少在1817之前已经存在,只不过那个年代的资讯不像今天这样畅通,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不知道别人是否已经研发了类似的产品。此外,那时也还没有“德国”这个国家;今日的德国在当时,仍是分裂的大大小小城邦,如普鲁士、巴伐利亚等,所以不像英国或法国那样,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专利制度,也因此缺少了正式的专利文件。据文献记载,直立型虹吸壶的第一份专利权,是1842年,由法国一位居住在里昂(Lyons)的女士-Madame Vassieux,nee Massot,所取得,专利号码是No.13,013(下图)。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最先火起来的是Napier壶

但由于某些因素,例如,耐热玻璃尚未问世之前,玻璃制品加热时,容易因热涨冷缩而破裂,增添麻烦及危险,诸如此类,总之,直立型虹吸壶并未在19世纪流行开来。真正带动虹吸壶风潮的,是它的“兄弟版”,平衡型虹吸壶;或者说得更明确,Napier壶(下图)。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关于Napier壶,其出现的年代约在1840年左右,这一点大致没有争议;可是,研发者是谁?是Robert Napier 还是他的儿子James Robert Napier ?咖啡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说法。何以会如此?哪种观点比较可信?可能得看看一小段Napier的家族史。

Robert Napier(1791~1876)是一位造船工程师,在1840年之前,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Glasgow)成立公司,制造船用引擎。他的儿子,James Robert Napier(1821~1879),也是公司的员工,直到1842年,Robert Napier才将公司交给儿子掌管。在接掌父亲事业之前,James Robert Napier另外创设了一间专门生产厨房用品的小公司,Napier平衡型虹吸咖啡壶,就是1840年前后,由这间小公司推出来的产品。

不过,Napier壶当时并未申请专利,倒是19世纪的后期,有人在Napier的原始设计上作一点小更动,却申请了专利。例如1890年申请专利的Robertson壶,只不过在Napier壶上加装了水龙头,使倾倒咖啡不必拆下金属管;又如后来利用杠杆原理,能自动熄灭酒精灯,少掉手动熄火这项操作的皇家比利时壶。

1870年,James Robert Napier与格拉斯哥的一家银器制造公司Smith & Son合作,以银为主要素材,制造精致的Napier虹吸壶,行销全欧洲及印度、美国等地。由于操作简单、器材优美耐用(盛水的球型玻璃圆瓶多半改以银瓶取代)、兼具表演性等因素,再加上当时英国中产阶级日趋富裕,负担得起小小的奢侈,以致Napier壶获得极大成功。

虹吸壶的伟大复兴

进入二十世纪,虹吸壶的命运有了变化。先是,由于1915年Pyrex耐热玻璃开发并普及,直立型虹吸壶大幅改善了原本易碎的缺点,加上价格较低、操作更简单、表演性依旧,终于在虹吸壶的领域,取代了平衡型,成为主流。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但接着,由于一批新的冲煮器材,如手冲滤杯、电动滤壶、意式咖啡机等陆续问世,并且分别受到相当程度的欢迎,在排挤作用下,虹吸壶降低了普及度,不再像19世纪那么风光。尤其当“第二波”咖啡浪潮自80年代兴起,整个咖啡界,除了中东地区仍然保持土耳其咖啡的传统外,全都受到意式咖啡的冲击,再加上星巴克的推波助澜,一时之间,似乎只有Espresso才配称“天下第一”。

直至本世纪初,咖啡界又涌起了新的“第三波”咖啡浪潮,逼得星巴克不得不低头,Espresso也降低了气焰;因为,“第三波”所追求的,主要是精品咖啡的香气和细致,这恰是Espresso的弱点所在,却是虹吸壶和手冲滤杯的强项。乘着这股浪潮,直立型虹吸壶终于再度迈向高峰!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最后

很多人对于虹吸咖啡都是一知半解,或者带有错误的印象,甚至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认为虹吸咖啡壶看起来很危险的样子,因此对它戒慎惶恐。其实不然,只要是不当的操作,每一种咖啡的煮法都有隐藏的危险性,而只要操作适当,虹吸壶的安全性其实很高,使用寿命也相当的长。

虹吸咖啡壶的发展历史 , 没想到他也对虹吸壶如此的喜爱。

另一种说法,就是认为使用虹吸咖啡壶不过是把水煮开、咖啡粉搅一搅就好了,没有什么真正技术可言,讲得再多都是玄学……其实,虹吸原理不断进化演变至今,不止饱含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化学实验制作咖啡的热爱,还有人们对咖啡本身的迷恋。在光热的作用下,在加热和萃取的同时,每个人煮的虹吸咖啡都能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释放出属于自己的味道。好的冲煮技术,和更好喝的咖啡,一直都是存在的,就看你想不想学,需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