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

直到美国第5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卖给摩根时,市场才开始恐慌起来。但同时,很多华尔街的精英们并不担心。就像雷曼兄弟的掌门人Dick一样,感觉公司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所以,当财政部长牵线,让巴菲特入股雷曼兄弟时,Dick拒绝了。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Dick拒绝巴菲特提出的方案

因为雷曼最高时的股价逼近66美元每股,巴菲特愿意给出每股40美元的价格,并且再拿走9%的分红。Dick不同意,还幻想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会把他带出泥潭,不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换取巴菲特的支持。就在Dick还想着雷曼兄弟能挺过去的时候,股票已经掉到每股36美元。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财政部长汉克收到消息: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

整个市场就像拉肚子一样,价格落的停不下来。在雷曼兄弟跌到每股28美元的时候,财政部那边也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此时的房地产市场,完全是供大于求,所以雷曼的股价很快就跌到每股23美元。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雷曼董事会:换掉公司的总裁和财务官

看到跌跌不休的股价,雷曼董事会的人决定采取行动,换掉公司的总裁和财务官来提振股价。当然这个方案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韩国人打道回府

很快Dick就把目光锁定在一家韩国公司身上,想让这家韩国公司收购雷曼兄弟。新上任的雷曼总裁同韩国人会谈的很顺利,只要雷曼把房地产剥离出来,韩国人愿意收购雷曼。此时,不甘心的Dick出现了。本来应该维持神秘身份的幕后人,走到前台告诉韩国人:房地产是如何优质,你应该购入房产。韩国人觉得Dick还没有认清现实,一拍屁股打道回府。此时的Dick坐在谈判桌前懵了。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中国持有大量的两房债券

市场的情况在继续恶化,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面临750亿美元的亏损。如果此时,持有两家公司大量债券的中国和俄罗斯联合起来,做空两房。美国金融系统会瞬时崩溃。在这紧要关头,财政部出面对两房进行了政府接管。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召开挽救雷曼兄弟的会议

因为Dick的盲目乐观和错误判断,雷曼兄弟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此时,财政部长汉克认为Dick已经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为了把雷曼的影响减到最小,汉克召集其它几大投行,共同研究办法。把到会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评估雷曼兄弟的不良资产;第二组负责设计架构,让大家都可以投资雷曼;第三组负责制定熄灯计划。如何减轻雷曼破产带来的损害。汉克把收购雷曼的事情划出了底线,能收购就收购,不能收购的话,让雷曼选择破产。这个时候,其它投行的人还认为即使雷曼破产,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要求每家投行都要尽力,不然我会报复的

看到各大投行的代表人物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汉克强硬的批评了各大投行只顾自己的行为,用威胁的方式强迫各大投行给出方案。经过这么一折腾,发现雷曼的情况更加糟糕。无担保不良资产就高达700亿美元,这时Dick还不断的给美国银行打电话,要求提高收购价格。美国银行提醒汉克,如果政府不接手700亿的不良资产,他们不会收购雷曼。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准许美林证券同美国银行联系

看清形势的美林证券认为,雷曼倒下后,下一个就会是自己。所以,美林证券为了自保,找到美国银行谈起了收购。但是美国银行只有收购一家公司的能力,美林的行为无异于在雷曼破产上助了一臂之力。此刻,也顾不得别人的死活。知道情况的汉克准许了这种办法,因为财政部维持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要求证监会主席通知雷曼选择破产

Dick的行为就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但是求生的意志逼迫着每一个人继续寻找办法,雷曼现在的买家只剩下英国的巴克莱银行。虽然这是一家说的比做的还多的公司,汉克依然果断推进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为了处理掉雷曼的不良资产,汉克要求九家大投行,每家出资10亿美金收购雷曼的不良资产。把剔除过不良资产的雷曼卖给巴克莱银行。就在方案敲定的时候,巴克莱的监管方英国银监会阻止了这次收购。英方认为不该收购雷曼,为本国的银行增加负担。此次收购计划流产,为了减轻影响。汉克强硬要求证监会出面,让雷曼兄弟提出破产申请。虽然证监会主席说:他没有权力命令一家民营公司申请破产。但是在汉克的强迫下,他还是照做了。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雷曼的董事会成员在等消息

当Dick和他的董事会成员坐在会议桌前,以为找到卖家的他们还在暗自庆幸,没想到情况变化的如此之快。大厦将倒 一木难扶,董事会通过了雷曼破产的议案。此时的Dick,落寞的站在镜子前。当初的自信满满,只剩下暗自无奈。要是当时他能听从汉克的建议,快速的与巴菲特达成收购方案,就不会走到被破产的路上。只能说,Dick把自己的企业一步步带向了破产的道路。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在角落疗伤

看着雷曼兄弟,这个美国第三大投行的破产,汉克只能躲在角落暗自疗伤。因为这只是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接下来的情况只会更糟。果然,更大的灾难来了。雷曼破产让整个市场变得恐慌起来,美国国际集团出现了850亿的资金缺口。这是一个巨无霸型的公司,业务涉及众多行业,关键其中多涉及民生型的项目。若是国际集团破产,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会传递到普通民众当中,引发动乱。此刻连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实体企业都受到了波及,关键时刻财政部不得不出手。在汉克的坚持下,为国际集团提供了一份850亿的临时贷款。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单膝跪地,寻求民主党的支持

眼看情况恶化,财政部再也瞒不下去,在美国大选在即的日子里,只得把情况向国会汇报。制定了问题资产解救计划,寻求国会的帮助。在布什政府的施压下,国会通过了这项法案。政府入股各大投行,向投行提供资金,期望投行能把这些钱放贷出去,维持市场的稳定。但是,各大投行转型成商业银行后,并没有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放贷,而是把钱捂在了自己的口袋里。失业率急速攀升,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后来随着经济逐步好转,各大银行赎回了政府,在问题资产解救计划中,购买的优先股。经过经济危机后,这些银行变得更大了,美国的10大银行占有全美银行77%的资产。被称为大而不能倒。

从《大不能倒》看美国财政部长在应对08年次贷危机时的强硬态度

汉克要求所有投行接受国有资金注入

财政部长汉克就像救火队长一样,看着地主老财家的房子着火,让他们赶紧救火。老财们还不乐意,觉得火会自己灭掉。当火势越来越大,没人能够幸免的时候,强硬的汉克也只得像个疲于奔命的救火员。大厦将倒,一木难扶。只有等一片灰烬时,在废墟中重建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