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無所不在的化學食品添加物


認識無所不在的化學食品添加物

如果你每日去超市逛時,特意看看現售這些食品的現況。你會發現食品中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調味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隨便看一包餅乾零食,居然防腐劑添加了兩、三種,為了耐放、不變質廠商做了雙重保障,甚至三重保障。不僅中國,在美國的超市,幾年前就發有很多冷凍食品與鋁罐汽水裡面,都加了防腐劑。顧客在買回去的路上或儲存期間,不會退冰變壞或漏氣變質,所以顧客就更沒有理由退貨了,對廠商來說更是小投資省大麻煩。

認識無所不在的化學食品添加物

好吃、好看,但卻不健康

大家都愛吃的香香軟軟的麵包、蛋糕、饅頭、餅乾等食品,這些食物為了要蓬鬆可口好吃,為了聞起來香噴噴,引人食慾,裡面都或多或少添加了乳化劑、膨鬆劑、香料等,為了加工方便,有些品類要用的油可能就是氫化油(含反式脂肪酸,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食物要好看鮮豔奪目,在製作時可能會加漂白劑,如果希望食物中帶一些黏稠性,在製程中就會加點黏稠劑。

此外,為了讓食物好吃即有彈性又能防腐,可能就會加一些硼砂、結著劑;想讓食物呈現鮮紅色澤,這時食物裡就有可能加一些保色劑、防腐劑(亞硝酸鹽)了,像大家一向愛吃的菜乾(金針幹、高麗菜乾、白木耳、竹笙)、果乾(柿幹、芒果乾、鳳梨乾)為了保持鮮豔的顏色,就會用二氧化硫(漂白劑)來進行燻蒸。

女孩子們愛吃的蜜餞,為了保持鮮豔的顏色,就要先漂白再染色,再加防腐劑、人工甘味料如糖精、甜精等,看了真是讓人垂涎尺。

連飲料中也是充滿著添加物,香料、色素、人工甘味料、品質黏劑,你相信嗎?這些漂亮的飲品是由這麼多的加工物合成的。

這些防腐劑、漂自劑、乳化劑、黏稠劑、人工甘味劑、品質改良劑、色素、糖精……都稱之為“食品添加物”。它們在我們的飲食生活中,幾乎是扮演著無所不在的角色。


認識無所不在的化學食品添加物

什麼是食品添加物?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呢?

智慧的古人早就會用天然食品添加物。

智慧的古人沒有冰箱,無法保存食物,因此會將打獵得到的牲畜,用醃、燻、風乾的方法來保鮮:如果過多的蔬果類食物無法完,就用幹、泡、醃、漬、醬的方法來保存;想要食物顏色鮮豔,就會用紅花、紅面來烹調紅色的肉類、蛋類。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會用天然的香辛料,像新鮮的蔥、姜、蒜、芫荽,乾燥過的五香粉、八角、花椒、桂花、紫蘇;香菇、海帶、黃豆芽可以熬湯達到食物的鮮美味;如果要食物彈性有筋道,祖先就會用人工的捶、搗法。這一些,都是天然的食品添加物。

二十世紀開始,隨著化學技術與化學工業的發達,人工食品添加物的開發與應用產生戲劇性的轉變。產品的色、香、味、質感,大幅“提升”,強烈誘惑消費者的喜好,而且一旦習慣了人工食品添加物,很多人就踏入了不歸路,持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食品添加物已成了不可抗拒的致命吸引力。

何謂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的定義是:“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等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香、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於食品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

因此,食品添加物有以下的特點:

1、食物中原本不存在,是為了某種目的,在食品製造加工過程中特地加進去的。

2、不能單獨食用。

3、使用量很少,約為百分之一以下,常常只能有幾個ppm(百萬分之一,例如:一公斤食物加入千分之一克的添加物為一ppm)。所以誤用時的影響很大,可能會高達一百到一千倍。如果無德廠家為了美觀、防腐、降低成本,而添加了有害的添加物,這樣就會危害了消費者健康,甚至會觸法。

4、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是要申請,經主管機關查驗登記,併發給許可證才可上市販賣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