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如果李鴻章沒命令主力尚存的北洋艦隊躲進威海衛避戰保船,是否會存在清政府勝利的轉機?

眼鏡超人


題主這個問題並不準確,在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並沒有命令北洋水師躲在威海避戰保船。

在黃海海戰後,北洋水師再未出海尋找日本海軍與之決戰。很多人把這歸咎於李鴻章,認為是他禁止北洋水師出海作戰,導致把制海權拱手相讓。李鴻章確實曾經給丁汝昌下過命令,讓他不得“不得出大洋浪戰”。不過這只是黃海海戰後北洋水師損失過大,已經無力和日本海軍主力決戰而已。

在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不僅損失了“致遠”、“經遠”等5艘巡洋艦,其他各艦也受傷不輕。像“定遠”和“鎮遠”的錨機、桅杆都被打壞,“定遠”的一門主炮也在戰鬥中受損。“平遠”的主炮也被打傷。而傷勢最重的“來遠”則後甲板完全燒燬。

由於北洋水師的修理基地旅順船塢設備有限,工人數量不足,所以北洋水師的維修工作緩慢。到10月16日,差不多黃海海戰爆發後的一個月,北洋水師受傷較輕的各艦都只進行了簡單的修補,拆除了受損的部件,受損的炮械都未更換。“來遠”則還爬在船塢裡無法動彈。加上炮彈補給一直沒有完成,此時的北洋水師根本無力和日本海軍進行決戰。

而在9月28日,也就是黃海海戰後不久,李鴻章就已經電告丁汝昌,要求他立即將各艦修理完畢,然後帶隊出海,以避免日本海軍乘虛而入。在10月2日、6日、9日李鴻章又三次致電丁汝昌,詢問他北洋水師各艦修理情況,催他早日出海。

丁汝昌在李鴻章的一再催促下,於10月16日率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靖遠”、“濟遠”、“平遠”、“廣丙”6艦離開旅順,前往威海補給彈藥和人員。此後北洋水師也多次在旅順、威海之間和附近海域多次巡邏,給日本製造了一定的壓力。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李鴻章的“不得出大洋浪戰”只是因為北洋水師實力大損,只有6艘軍艦可以出海作戰,無力和日本海軍主力決戰,不得不避免決戰而已,但是並非死守威海衛不出海。

實際上李鴻章給丁汝昌的電文中多次要求如果不是日本海軍主力,北洋水師要主動出擊。丁汝昌也都按照命令執行。

比如在12月23日,榮成地方官員上報發現日本海軍1艘軍艦在口外出現時,李鴻章就命丁汝昌率隊前去驅逐日艦。丁汝昌立刻率3艦出擊,只是由於日本的“高千穗”號已經退走,所以沒有發生戰鬥。

北洋水師死守威海不出,是在“鎮遠”觸礁以後丁汝昌主動提出的。此時的北洋水師因為“鎮遠”觸礁,船底漏水,加上旅順失守無法修理,因此已經不能出海作戰,只能在港內作為浮動炮臺之用。

“鎮遠”是北洋水師兩大主力鐵甲艦之一,“鎮遠”不能出海,北洋水師的實力再次受損。而日本在奪取旅順以後,又開始在榮成登陸,打算進攻威海。日本海軍主力集中在了榮成附近。

榮成在威海東面不遠,北洋水師如果出海,勢必和日本海軍主力遭遇。北洋水師各艦航速不如日本軍艦,將會面臨既打不過又跑不掉的窘境。所以丁汝昌建議配合陸路炮臺,在炮臺的掩護下和日軍海軍交戰。這是比較符合北洋水師當時實際情況的一個戰術,因此得到了李鴻章的批准。

因此北洋水師雖然有保船之舉,不過並非單純避戰,只是不希望無謂犧牲而已。如果貿然出擊,只可能敗的更快。


不沉的經遠


沒有勝利的轉機!

甲午戰爭中,清朝海軍能戰而陸軍不能戰,因為海軍實現了近代化,而陸軍雖然裝備先進,但仍然是中世紀軍隊,無參謀本部,無兵站,無野戰醫院,以營為單位,且兵為將有。

但海軍相對於日本聯合艦隊來說,存在航速慢、射速慢、火力弱的缺點,其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黃海大戰失利後,北洋艦隊就已經被重創了,旅順失守,北洋艦隊撤到威海衛,但威海衛沒有大規模維修戰艦的能力。

北洋艦隊重傷的有定遠、來遠、靖遠 傷勢較輕的平遠、濟遠,還有廣丙。

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法打了。

而李鴻章的想法估計是,保存艦隊。依靠陸上炮臺,進行防守。

但由陸軍駐守的炮臺迅速失守。

威海衛保衛戰,夾擊之下的北洋艦隊打退了日本十次大規模海上進攻之後全軍覆沒。

縱觀整個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罪不在海軍,而在一觸即潰的陸軍。

即使這支殘存的北海艦隊不在威海衛軍港內,失去母港保障的這支艦隊還能有多少戰鬥力,不足以改變甲午戰爭清政府已經潰爛的戰局。


當代曹植


這是麼得感情的雜學家大文豪在2020年5月3日寫下的問答,關注我,看更多精彩歷史【21】

關於題目

黃海海戰結束之後,北洋水師付出了5艘艦船的代價。但在我個人看來,黃海海戰的關鍵不在於這5艘戰艦的損失,而在於讓北洋水師憋屈的發現儘管自己坐擁亞洲第一和第二的鐵甲艦,卻依舊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

北洋水師進入威海衛從客觀角度來說,的確是一種“避戰保船”的舉措,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軍人沒有血性,而是因為剩餘的戰艦確實在當時的情況下受損嚴重,不堪一戰。如果在那個時間節點依舊選擇出海求戰,且不說桅杆,主炮和舵機各有損傷的定遠和鎮遠,單是隻含著半口氣死撐回威海衛的來遠如果再出海,估計等不到遇見日本海軍,自己就要先自沉。因此,北洋水師避戰著實是無奈之舉。


關於李鴻章的命令,事實上北洋水師剩餘艦船返回威海衛避戰和李鴻章的指示並沒有關係。李鴻章不但沒有命令北洋水師避戰,反而反覆命令丁汝昌出海巡邏。後來丁汝昌迫於壓力,也確實讓未完成補給和維修的北洋水師出海進行了多次巡邏。

儘管李鴻章可能並不是十分清楚黃海海戰北洋水師被打得多麼慘,水師官兵有多麼憋屈,儘管李鴻章收到戰報之後可能知道了北洋水師的狀態有多麼糟糕,有多麼不適合繼續出航,但是李鴻章依然幾次三番的向丁汝昌下達出航的命令。原因就是,李鴻章已經意識到,大清在這場早有預謀卻又突如其來的戰爭中早已經輸了。此時命令丁汝昌出航的做法實際上是向列強展現北洋水師依舊“可堪一戰”的實力,加速列強調停戰爭的進度。


可以說,李鴻章從黃海海戰之後,就再沒將甲午中日戰爭的勝負手放在戰場的勝負之上。


從戰艦參數看這場沒開始就已經失敗的海戰

從紙面實力上看,北洋水師無疑是超過日本艦隊的。

北洋水師參戰戰艦包括定鎮兩艘戰列艦,來經致靖濟五艘巡洋艦和木殼炮艦若干。

日本聯合艦隊的戰艦有吉野,蘇浪,高千穗,秋津州四艘高速巡洋艦,松島,嚴島,比睿,千代田,橋立五艘巡洋艦,一艘舊式鐵甲艦扶桑,一艘炮艦赤城。


火炮口徑上定鎮二艦明顯佔優,對角佈置的4門305mm克虜伯後膛炮為北洋艦隊提供了極其可觀的輸出能力。而日本聯合艦隊最新銳戰艦吉野號的主炮口徑僅僅203mm。


但是火炮口徑上的優勢並未轉化成切實戰力。吉野號通過炮組熟練度,黃火藥加成和新型阿姆斯特朗速射炮的優勢,儘管主炮口徑僅有203mm,但其可以實現每門炮每分鐘5發的射速,這樣的炮吉野扛著兩門。除此之外,吉野還有152mm速射炮十門,47mm速射炮12門,以及高達22.8節的航速。

反觀定鎮,由於艦隊經費短缺,訓練不足,火藥依舊使用會產生大量殘渣的黑火藥,以及炮彈十分劣質,導致主炮炮擊效率只有可憐的5分鐘一發。更讓水師官兵憋屈的是,在炮彈擊中對方艦船之前,你根本不知道這顆炮彈裡裝的是火藥還是沙子。


導致黃海海戰戰敗的兩個關鍵人物

其一是翁同龢。

戰前李鴻章本欲向英國購買新銳戰艦,但翁同龢一直不批准李鴻章申請的購艦經費。因此日本較為輕鬆地得到了吉野號。李鴻章也欲謀求被智利購買走的白朗古號,該艦可以視為吉野的升級型,但由於日本方面進一步的阻撓而未能實現。


日本獲得吉野,而北洋未能購得白朗古,此消彼長之下,就使得日本看到了同大清海戰勝利的可能性。


其二是慈禧。

甲午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慈禧不止一次地提到過自己是個苦命的女人,所以六十大壽一定要風光大辦。而此時的清廷財政狀況隨著各地軍閥的暗中崛起,朝廷內部的派系鬥爭以及鴉片戰爭以來糟糕的經濟環境而十分困窘。


根據計算,如果按照慈禧的要求來辦慈禧的六十大壽,所耗費的資金很可能超過一千萬兩白銀。為了搞出這筆辦壽錢,討好慈禧的官員們無所不用其極。本應計劃用於水師的戰費也被抽調一空。這才使得後來的黃海戰場上出現北洋水師打“沙彈”的奇景。


總結

綜上所述,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是一個必然。北洋水師在黃海的失敗是一個必然。北洋水師在威海衛避戰是不得已而為之。李鴻章沒有下過避戰的命令,甚至從李鴻章的角度來講,對於甲午中日戰爭,他已經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至少一手打造了北洋系這塊晚清最後遮羞布的李鴻章,不應為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負全責。

以上,便是關於“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如果李鴻章沒命令主力尚存的北洋艦隊躲進威海衛避戰保船,是否會存在清政府勝利的轉機?”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有補充,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可以點點贊點點關注支持一下我,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