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私募巨頭創勢翔落幕標誌著行業開啟新時代

昔日私募巨頭創勢翔落幕標誌著行業開啟新時代

5月24日,中基協宣佈註銷20家異常經營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包括廣州創勢翔投資。其旗下產品在2013年以超120%的收益,力壓當年徐翔登上私募冠軍寶座,隨後以超300%的收益再次奪得2014年私募冠軍。

2013年至2015年,是最適合黃平投資風格的市場環境,小盤股迎來瘋狂炒作,尤其是藉著殼資源炒作、併購重組等兩度問鼎私募冠軍寶座。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創勢翔便因“踩雷”欣泰電氣鉅虧2億元,隨後銷聲匿跡,如今被註銷,昔日兩屆私募冠軍創勢翔正式從私募江湖消失。

而被稱為私募界“廣州三傑”的新價值投資羅偉廣、創勢翔投資黃平與穗富投資易向軍已風光不再。新價值投資羅偉廣持有的金剛玻璃去年遭遇券商強行平倉,儘管遭遇了重大危機,但羅偉廣仍留在私募行業,還有翻身機會。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昔日私募“強人”紛紛落幕,標誌著以炒殼股賭重組、聽消息甚至操縱市場等形式進行投資的時代已經走向末路。而面對數百億級別的私募巨頭不斷增多,標誌著一個以價值投資、以基本面投資和以理性投資為主的私募時代正在開啟。

私募冠軍創勢翔被註銷

5月24日,中基協宣佈註銷20家異常經營私募基金管理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兩屆私募冠軍廣州創勢翔投資。公開資料顯示,創勢翔的創始人為黃平。

在私募圈,創勢翔的黃平和他的團隊被外界稱為漲停板敢死隊。在2013年至2015年,市場迎來了小盤股的瘋狂炒作,而在這期間,黃平創造了私募首個兩連冠的神話。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20日,黃平旗下產品“粵財信託-創勢翔1號”以125.55%的收益率問鼎年度私募冠軍寶座,而徐翔的澤熙投資旗下產品“山東信託-澤熙3期”收益為90.22%,排名第四。2014年,創勢翔旗下產品再度以300.80%的超高收益奪冠,成就私募行業首個兩連冠,創造了私募界的神話。

據瞭解,2015年9月創勢翔就將戰略重點放到了中小市值的殼股票上面,一直看好具備殼價值、併購重組預期的小市值股票。2016年4月份,廣州創勢翔旗下的“國創證券投資基金”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就翻倍了,淨值從0.9930元飆升到2.1081元,漲幅高達112.30%,震驚私募江湖。從私募排排網的數據來看,這隻產品成立於2015年8月21日;從其淨值走勢圖來看,早期淨值波動不大,但到了2016年3月10日,淨值曲線直上1.8220元,不到一個月暴漲83.48%,到當年3月21日則突破2元,到當年4月5日漲至2.1081元。

而淨值暴漲的原因,主要是潛伏了中小市值殼公司,復牌以後帶來暴漲。據瞭解,其旗下的“國創證券投資基金”當時買入的殼公司是廣博股份,該股票在2015年9月停牌重組,在重組利好刺激下,廣博股份復牌就拉出7個“一字板”漲停,到2016年2月25日股價創出階段性新高35.6元,相比停牌前,股價翻倍。從廣博股份披露的2015年年報來看,其前十大流通股東里面並沒有國創基金的名字,不過在廣博股份股東名單裡出現了創勢翔的另外一隻產品“粵財信託-創富1號”的身影,該產品持有廣博股份244.29萬股,佔比為1.43%。據瞭解,一般機構買殼公司會動用多個產品、多個賬戶一起配置。

創勢翔“踩雷”欣泰電氣

一些小市值、質量不好、市盈率高的公司,想要依靠內生性增長非常困難,只有通過併購重組可以使基本面變好,而在2015年股市見頂以後,一些上市公司股價跌幅較大,激起了私募舉牌的慾望。而創勢翔的黃平正是看重這一點,開始舉牌上市公司。

2016年3月14日,通達動力公告,創勢翔構成對公司的舉牌。6天后當時的欣泰電氣披露創勢翔持股超過5%完成舉牌,前後兩次舉牌的時間僅僅相差7天。創勢翔時任研究總監鍾志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2015年度策略的時候,我們就說2016年的重點就在小市值股票、特別是小市值的殼股票上面,共同點是市值都不大,有一定的殼價值。記者注意到,創勢翔舉牌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手法極為相似,通過公司管理的近20只產品集中分批買入,比如增持舉牌通達動力共涉及旗下17只產品,舉牌欣泰電氣通過旗下16只私募產品完成舉牌。

對比通達動力和欣泰電氣的情況不難發現,被舉牌的兩家公司不但市值小而且主營業務表現平平,符合殼資源個股的典型特徵。

不過欣泰電氣當時卻正處於“敏感期”,據公司發佈的公告,欣泰電氣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實際上欣泰電氣本就問題多多,財務造假、欺詐上市,並非好標的。但創勢翔依舊想憑藉著殼資源炒作、併購重組等大賺一把。但不知市場風格變了,隨著監管趨嚴,對欣泰電氣採取退市處理,欣泰電氣走上退市之路後接連出現十幾個跌停,股價從14.55元一路下行,最後以1.48元的股價退市。而黃平卻以損失近2億元收場,隨後導致產品觸及清盤線,投資人要求贖回等。而同年11月,創勢翔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證監會罰沒超8000多萬元。

創勢翔被註銷,私募界“廣州三傑”已有兩家落幕,僅存的新價值投資羅偉廣近期也深陷風波之中,持有的金剛玻璃去年遭遇券商強行平倉。

有業內人士認為,實際上自2015年A股大幅震盪之後,A股投資生態已經發生鉅變,這對私募行業有著分水嶺的意義。首先是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市場暴跌後使得投資者不再輕易跟風,使得炒殼等賺快錢的模式逐漸失去了市場;其次是監管環境嚴格,監管部門嚴打內幕交易、零容忍市場操縱,嚴控殼資源炒作,嚴格退市制度。在嚴監管之下,私募“強人”利用信息優勢和資金優勢進行盈利的空間被極大壓縮,A股的投資理念向基本面投資迴歸;第三是長線資金的入場,將帶動投資理念向基本面投資迴歸,中長線資金的入場使得價值投資成為主流投資模式。

隨著昔日私募“強人”的落幕,標誌著以賭重組、聽消息甚至操縱市場等形式進行投資的時代已經走向末路,依靠資金優勢或者信息優勢等進行投資的私募群體正在被迫離場,而以價值投資、以基本面投資和以理性投資為主的時代正在開啟。

昔日私募巨頭創勢翔落幕標誌著行業開啟新時代

作者:楊 建

來源:每 日 經 濟 新 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