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個樂器小童子是怎樣相聚在一塊的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有一年,我從江西南昌一家店鋪淘到了三個瓷娃娃。三個娃娃憨態可掬,各捧一件民族樂器,釉色豔麗,一上手就知道是以前的老工藝做出來的東西,開臉和服飾全部人工手繪,放在手裡沉甸甸的。

老闆說,這是文革以前景德鎮國營的雕塑瓷廠做的樂器童子,完全是實心的,,底上還有廠銘和工號。雕塑瓷廠多年前就沒了,這種瓷娃娃市面上早就見不到了。別說一下子淘到三個,離了這兒,就是碰到一個,也難!

我的四個樂器小童子是怎樣相聚在一塊的


那些日子,我像得了三個寶貝疙瘩一樣興奮,晚上睡不著覺,就把三個瓷娃娃拿到燈光下面欣賞,一個個地撫摸。三個小寶貝形態各異,藍衣的攥著笛子,黃衣的持一把嗩吶,穿粉紅衣服的則拿著笙。我喜歡這些有點年份的瓷器擺件,不光是因為上面散發著歲月染上的滄桑之美,還因為這一組樂器童子,對於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我的兒子從小就懷著一個痴迷的音樂夢。後來大學畢業,居然放棄了穩定的機關單位工作,去追逐音樂的夢想。我想把這套樂器童子送給他,也是傳遞當父親的一些難以言傳的感受。

我把這套樂器童子的圖片上傳到朋友圈裡,朋友們的留言稱讚讓我很高興,也更為自己的眼光而得意.。過了幾天,我又翻看朋友圈時,發現有了新的留言,說這三個小瓷娃娃很古樸,有年代感,可惜這套樂器童子本來一共4個,能把一套收集齊了,實在是幾乎不能實現的目標。

這個信息一下子把我的心情搞亂了。我是一直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現在知道了這套寶貝的缺憾,就有些不淡定了。我打電話問這位朋友,缺少的那個童子是穿什麼顏色衣服,手裡拿著什麼樂器?朋友只記得應該是4件一套,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他還是個幼兒,早就記不起來了。

這事情就這樣擱下了好幾年,我雖然也跟好多人打聽過,但一直都沒有得到答案。看著那三個樂器童子萌萌的樣子,我心裡常常對它們說,嗨,你們的那個落單的小夥伴,到底啥樣子,手裡拿著什麼樂器啊?不知道啥樣子,今後就算是看到,我也認不出來呀。

還別說,這個答案還就是不容易破解,無論是百度搜索還是地方史志,都找不到一點點蛛絲馬跡。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打開了一個收藏瓷器論壇的網頁,看到了有網友剛剛曬出來一幅圖片,哇!這網友所收藏的全套的樂器童子在面前展現出來:啊,原來,那個缺失的小樂童是這個樣子的:紅衣黃褲,頭上扎兩髮髻,腿上擺放著小小的手鼓。啊,我總算是見到它的真容啦!

我的四個樂器小童子是怎樣相聚在一塊的


我立刻下載了圖片,還做了備份。那一刻的心情,忽然變得十分自信。我覺得既然終於知道了它的樣子,一定會有一天找到它的。真的,我是個相信奇蹟的人,明天,總有一些意料不到的驚喜即將到來,所以人生才充滿歡樂和希望。

想不到這樣的驚喜很快就出現了。離此時僅過去了半年多,我在一個週末的上午去青島的昌樂路文化市場逛地攤。差不多快要走到市場出口的時候,我一下子停住了,一個穿紅背心的攤主,手裡正在擺弄的,不正是我苦苦搜尋了許多年的紅衣童子嗎?我定睛看了又看,那童子紅衣鮮豔,衣服上有手繪的暗紅色圖案,整體品相完好,連磕碰,脫釉,走色之類小毛病都沒有。似乎幸福降臨得有點突然,我穩住神,定下心,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我也懂一點跟攤主打交道的謀略,越是想要入手的東西,越應該顯得隨意,不能讓對方看出意圖。

我故意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先擺弄著地攤上的青玉和蜜蠟小件,直到對方注意到我時,才隨隨便便的問了一句,你手裡的小瓷人什麼價啊?

其實,我心裡已經有了讓對方宰上一刀的心理準備。我想,他頂多喊一個比我當年買到的那些貴上一兩倍的價錢,我先不動聲色地以東西不成套為理由給它砍一下價,實在砍不動也就算了,東西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是緣分,無論如何也要拿下。

萬萬沒有想到,紅背心攤主聽了我的話,有點心不在焉的說,你說這個啊?這個人家剛才已經買了,有主啦!

我一下子愣住了,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那種深深的失望讓我的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攤主像是看出了我的一點心思,用有些同情的口氣說,真的,不騙你。就是市場門口那家琴行的老闆買了去的。又不是多麼貴的東西,他都給了錢了,過一會兒回來拿呃。

那天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執拗脾氣上來了,我決心要說服這位買家把寶貝讓給我。天氣很熱,地攤旁邊連個遮蔭的地方都沒有。我就呆呆地站在炭火似的日光下面,汗水浸透了整個後背,襯衣貼在脊樑上格外難受。我咬緊牙關挺住,一直等到中午時分,那琴行老闆來了。那是一個外表白淨斯文的中年人,手上還拎著用塑料袋裝著的鮮啤酒。我上前把來意告訴他,他詫異地看著我,頭像貨郎鼓一樣搖個不停。我儘量顯得真誠而謙卑,他倒是個脾氣很溫和的人,並沒有對我的無厘頭要求表示反感,但並不肯做出絲毫的讓步。他告訴我,君子不奪別人所愛,他找這樣的老瓷器擺件,是為了裝飾他經營的琴行。他說,現在這樣的東西不容易碰到,他找了好久才碰到這個可心的玩意兒。

就這樣邊說邊走,我一直跟著他進了他經營的那家琴行。他的店面不大,在賣樂器配件的櫃檯旁邊, 一張長長的畫案橫在門面中間,上面鋪了宣紙,擺放著筆墨,字帖。呵,原來這老闆還在練習書法呢!

這下我可來了精神,因為我自己多年來也一直練字啊。我看了看老闆臨寫的顏體大字,知道他是一個初學者。然而,談起書法話題,他卻一下子來了精神,和我的感情距離拉近了不少。我告訴他,我也是走的自學的路子。學過柳公權和虞世南的唐楷,喜歡陸柬之的《文賦》和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現在正在一遍遍地臨寫趙孟頫的《道德經》。他聽得津津有味,吃驚的睜大眼睛問:道德經5000多字,你要寫多少天啊?萬一出了錯字該怎麼辦?我說,那你等著,我抄一部送給你!

說完,像是怕他看穿我的目的,再改變主意似的,急急忙忙告辭了。

回到家裡,我翻出了那套一直沒有捨得使用的一本冊頁。那冊頁完全採取了古典典籍的裝幀風格,磁青麻面函套,粉彩宣紙內頁,暗格約5600個左右,可以寫《金剛經》和《道德經》。我用差不多半個月時間,用小揩書《道德經》一部,精美華貴的古籍裝幀加上盡心盡力的書寫,使這部經書古香古色,氣韻十足。當我捧著冊頁到琴行送給那老闆時,他高興地手都有些顫抖,眼睛裡洋溢著無比感動的神采。

後來呢?後來我就不必多說了,這個長長的故事也該結束了。我只是想說,人啊,這一生什麼奇蹟都可以發生,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歡喜在前面等待著你,你只要有信心,就一定會得道它。

我的四個樂器小童子是怎樣相聚在一塊的

說精彩的話,講有趣的事。請關注頭條號@問道聞道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