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最近有一條新聞,說的是杭州有一個高三的女孩,得到了美國哈佛大學的面試官,一個“近乎完美”的超高評價,於是乎,錢江晚報給了她專門的版面,騰訊新聞也給了她特別的推送,甚至,她還上了新浪微博的實時熱搜。一時間,大家開始紛紛關注這個女孩。

剛開始的時候,評論大多都是“美女學霸”,“想想我們當年都在幹什麼”,可是沒過多久,畫風就開始變了,有人說這些評論的人就是諂媚,“上個外國的大學有什麼了不起,上清華怎麼沒見你們這麼激動?簡直就是崇洋媚外”,“人家就算近乎完美跟你們有什麼關係?值得你們在這裡歡欣鼓舞?”

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然後,網上甚至還漸漸流傳出一些所謂的“真相”,什麼,雙博士的父母,父親是信達雅董事長家中財力雄厚,姑娘在美國出生根本就是美國人。隨即,網上言論就開始一面倒,“原來是一個美國人被美國大學錄取了,我們中國人跟著起什麼哄?”,“白富美參加的面試都是美國人才有資格參加的”,“是不是隻有我覺得她顏值其實沒那麼高?”......

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這些負能量多了,終於就有人忍不住站出來問,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把大家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人,都見不得別人好?

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事情發展到最後,真不知道是大家中了媒體原本的圈套,還是記者們的始料不及,一個原本正能量,漂亮且優秀的女孩子,忽然就變成大家互相抨擊以及批判“人生本就不平等”的絕美籌碼。

其實大多數人也都知道,她應該很努力,也很優秀,就算是作為美國人,上哈佛大學也算是精英中的精英,可是就是閒不住,上下嘴皮要扇一下,貶低她幾句。

這種情況,有人把它歸納為我們人類固有的劣根性,因為有的人就是這樣,你比他們高,比他們有能耐,必定就會有人要說三道四,不過別擔心,如若你比他們高出許多,他們就服了,就只剩下羨慕了。

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喜歡跟你互相攀比的,還往往真的就是跟你差不多的人,更多的,還是你身邊,你認識的人,比如你的同學、同事、朋友以及親戚等等。而且,他們還最喜歡比那些最俗氣的東西,比如金錢,誰比誰有錢,誰比誰收入多,誰比誰的房子更大,誰比誰車子更豪華。可是誰也不會跟比爾蓋茨比有錢,因為他是全世界的首富,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有錢到超過他,所以,所有人在提到他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崇拜和羨慕。

不要把對於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當然,你說張三比李四有錢,張三不一定會服氣,你說隔壁老王創業成功有錢,有人就會說老王那是運氣好,然後你說郭小四有錢,很多人都會撇撇嘴巴,說他的錢都是帶著血的,但是終究沒有人會鄙視你去誇獎比爾蓋茨,因為你對比爾蓋茨的崇拜直接就變成了勵志。

可是,那些比我們只優秀一點點的人,或者比我們優秀很多,但卻並沒有達到讓我們遙不可及,只可仰望的地步,難道就真的不值得我們去肯定了麼?

而如果我們去肯定,去讚揚了,就真的只是我們為此的諂媚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