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標誌著春季已經結束,夏季正式開始

“忽驚夏嚮明朝立

便恐春從此地更”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5月5日8時51分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

這一天在天文學上是告別春天

迎來夏日的轉折點

標誌著春季已經結束

夏季正式開始

此時節

綠蔭遍野,風暖晝長

橫塘新荷,花叢蝶忙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

這個時候

春播作物漸漸長大

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

冬小麥揚花灌漿

油菜接近成熟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彷彿一夜寒冬天明已然夏季,

湖畔的桃花映面紅,

轉眼間又落了一地,

春去春來不曾留意,

夏日當歸,撲面而來。

2020年5月5日

農曆四月十三

正式進入立夏節氣。

立夏,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

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

“立夏,四月節。

立字解見春。夏,假也。

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

是夏天的開始。

此時,溫度明顯升高,

炎暑將臨,雷雨增多,

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中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

一候,螻蟈鳴;

二候,蚯蚓生;

三候,王瓜生。

立夏第一候,

螻蟈開始鳴叫。

初夏時節,

蛙類開始在田間池畔鳴叫、覓食。

螻蛄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

隨著螻蛄的鳴叫,

夏天的味道濃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立夏第二候,

蚯蚓鑽出地面。

此時地下溫度持續升高,

陽氣極盛的時候,

蚯蚓也出來湊湊熱鬧。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立夏第三候,

王瓜漸漸成熟。

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

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

於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人們採摘,

並相互饋贈。

立夏時萬物繁茂,

農作物的收成光景基本定型,

鮮果瓜蔬逐漸上市。

在立夏日嘗三樣時鮮菜蔬,

謂之“嘗三新”。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淺笑櫻桃破,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櫻桃又名含桃,

味甘美,

能調中益脾,

美人面顏。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青梅味酸而脆,

可與蜜糖相拌食用之。

也可取此時的青梅釀酒,

一二月後飲之,

幫助消除夏季暑意,

調理腸胃。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立夏哉,吃豆哉”。

立夏前後,

江南農家的房前屋後,田邊溝畔,

一壟壟的蠶豆成熟了。

剝好的豆粒洗淨,

在油中翻炒幾下,

就是一盤青翠爽嫩的田間好味。

立夏時節,

告別春天,擁抱夏天。

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漸熱,

養生應重視靜心養性,清心寡慾,

最需護心,戒大喜大悲。

故有稱體重、吃蛋、飲茶等習俗,

以祛除溼氣,

身體健康,胃口倍棒。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立夏日,忌不稱體重”。

立夏日稱重,到立秋再秤,

看經過酷夏,

瘦了多少,胖了多少。

體重減了,叫消肉,

叫體重加了,叫發福。

祈求清靜安樂,福壽雙全,

好運一夏天。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養生竅門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可預防心病發生。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幹”的境界。立夏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至20℃,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大好時節。天文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後,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署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

《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成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生病變,則會出現血流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而見唇舌青紫,心前區憋悶和刺痛,脈象結、代或促、澀。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稱心藏神。所謂的神,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學中認為,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

在人體生長髮育過程中,神依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於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心的生理特性表現出:其一,心為陽髒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

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髒,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

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時令節氣話養生

5月5日立夏,5月21日小滿。人們習慣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詩中曰:“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採了蠶桑又插田。”在民間有立夏稱體重、吃蛋、飲茶等習俗。從養生的角度看,立夏後,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在養心。中醫認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於心”。

“心主神,為神明之用”。當夏日氣溫升高後,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極易煩躁不安,心火過旺,好發脾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和軀體可通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所以,此時不僅僅是情緒波動起伏,肌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健康。

特別是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生,做到神情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十二首最美的初夏詩詞

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季節標誌性詞語。立夏意味著炎炎夏日的開始,雷雨迎來陣陣鳴響。大地上一片鬱鬱蔥蔥,越往後拖延整個城市就像燒透了的磚窯,讓人透不過氣。古人對立夏場景的描述頗有一番自己的獨特感觸。

那麼關於立夏的詩句有哪些呢?在此為您精選一些立夏詩詞大全吧。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首二句點明初夏季節,後二句表明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意。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閒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閒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閒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閒”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閒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圓活,風趣詼諧,通俗明快。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豔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詩的前六句極寫幽靜的景色之美,顯示詩人怡然自得之樂,讀詩至此,真令人以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於終老是鄉了。但結聯陡然一轉,長嘆聲中,大書一個“老”字,頓興“萬物得時,吾生行休”之嘆,古井中漾起微瀾,結出詩情盪漾。原來,儘管萬物欣然,此翁卻心情衰減,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則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舊交竟零落殆盡,無人共品茗談心,享湖山之樂,於是,一種寂寞之感,襲上心頭。四顧惘然,無人可訴說。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繫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佈,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閒。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首句靜景,次句動景,三句放眼高遠,景物稍虛,卻寫出光明、溫暖和特殊的香氣——麥氣。結句寫另一景,綠陰幽草。此詩取景別緻,感受獨特,成獨到意境。

早夏遊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

肩輿頗平穩,澗路甚清涼。

紫蕨行看採,青梅旋摘嘗。

療飢兼解渴,一盞冷雲漿。

醜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宋·辛棄疾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此詞寫大雨後的山光水色的傍晚景色,上片首寫起雲,次寫驟雨,再次寫放晴,是寫夏天山村的天氣變化;下片是作者設想在這裡生活的情景。全詞淺顯明快,恬淡清新,反映了作者退居上饒後,寄情山林的心情。文字秀麗、溫婉,深似李清照詞風。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季節變換】今日立夏: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