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老撾軍民宣慰使司建置沿革:俗呼曰撾家,自古不通中國,本朝永樂三年,其酋備方物入貢,始置老撾軍民宣慰使司。

大明一統志


今天,我們把東南亞國家Laos ລາວ稱之為“老撾”,讀音lǎo wō,但這個“撾”字幾乎不會用在其他場合。這讓當年在大學學習老撾語的我很好奇,這個“撾”字到底是怎麼來的。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老撾地圖,來自大英百科

此前在學霸同學的指引下,查閱相關資料,諮詢老撾語界的前輩,終於大致確定瞭如下幾個論斷:

一,老撾是一個明朝譯名,不是“Laos”或現在老撾人自稱“Lao”的對音。新中國成立初年曾用“寮國”,後在1954年前後改為古名“老撾”。對岸和部分東南亞華人仍在用“寮國”。

二,老撾原本讀“老抓“,古代韻書“撾”只有zhuā的讀音,至今對岸的權威字典標音依然是 lǎo zhuā。我們恢復使用老撾一詞後,誤讀為lǎo wō,積非成是形成今天的讀音。

三,撾字來源不明,或許是老撾在明朝時期的王城琅勃拉邦的舊稱“孟斯瓦”(ເມືອງຊວາ Muang Sua)的譯音,但苦於沒有證據

近日,在回答知乎上“為什麼Laos要譯成老撾,作為一個國家名感覺很難聽”時,“撾”是怎麼來的又引起了我的思考。

28日,我在觀看一個泰國清邁大學教師講述“蘭納”(明代作攬那、藍那,古清邁)一詞來源的視頻時,卻看到了這個。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來自《八百館來文》

從這個視頻裡,我才知道,我國明代四夷館在翻譯進貢表章時保留了原文,做了漢語和外語的對照。原本這個視頻講的是古清邁“蘭納”,卻附上了同時期車裡和老撾宣慰使司的原文。其實這裡用的是酸角文(Fak Kham>

Muang Sua/Chua 宣慰(用的漢字對音) Thao/Dao Lan Xang

轉寫為老撾語:ເມືອງຊວາ ສຽນຫວີ ທ້າວລ້ານຊ້າງ

轉寫為泰語:เมืองชวา เสียนหวี ท้าวล้านช้าง

明朝寫成:老撾宣慰刀攬章


宣慰是漢語詞,刀攬章是宣慰使的尊號一類詞,攬章即“百萬頭大象”,我們今天理解乃當時老撾的國號,目前多翻譯成“瀾滄”。非常明顯,老撾這個詞在這裡=Muang Sua,ເມືອງຊວາ,Muang是泰老系語言“城、國、邦”的意思,這幾乎可以確定“撾”字來源於琅勃拉邦的舊稱Sua,ຊວາ了。

於是我順藤摸瓜,翻開了視頻裡提到的《華夷譯語》八百館雜字,在“地理門”裡,我看到了這個。(要感謝北京大學圖書館把這批圖書電子化)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華夷譯語》八百館雜字

《華夷譯語》中,有外語原文,中文意思以及漢字擬出的外語讀音,在這個詞條下:

ເມືອງຊວາ(Muang Sua)=老撾,讀音是“猛撾”,Muang ເມືອງ=猛,可見“撾”就是ຊວາ Sua 的對音,多年的疑惑在這一刻徹底解開了。

“老”是今天老撾人的自稱,在過去是還是泰國北部多個泰傣老系族群的自稱,包括清邁古時也自稱為“老”,為了區分,來自琅勃拉邦的“Lao”,按照他們的語序自然就是“Lao Sua" ,漢語寫作“老撾”。

這樣看,老撾( lǎo zhuā)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難聽,這個“撾” (zhuā)字代表了老撾故都琅勃拉邦、代表了當時統一的瀾滄王朝(ອານາຈັກລາວລ້ານຊ້າງ),也正證明了中老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史。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1540年的老撾,處於“瀾滄王朝”時期,疆域橫跨湄公河兩岸。繪製:Nicolas Eynaud,來源:維基百科

同時,這個名字能流傳至今以及當時對應的外文原文,離不開明朝四夷館人員的專業。

永樂五年(1407年)癸酉命禮部選國子監生蔣禮等三十八人,隸翰林院習譯書,人月給米一石,遇開科令就試,仍譯所作文字,合格準出身,置館於長安石門之外處之。

禮部志稿

大明設立四夷館,是我國最早的官方翻譯機構。這些中外文對照的書也體現了先人對業務的專業和重視。吾輩翻譯、寫文時也應當繼承先人的認真負責精神,即使坐在冷板凳上,也要做出精品,記錄好我們這個時代,繼續傳承下去。


-------------

“老撾”譯名記:明朝譯名的重生

  • 明朝出現的“老撾”

大明建立以後,在我國雲南和中南半島上設有“三宣六慰”,“老撾宣慰使司”正是其中之一,其它的還有八百宣慰使司(今泰國清邁及周邊地區)、車裡宣慰使司(今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等。

此後,“老撾”這個詞才開始史料裡。在《大明一統志》的記錄裡,老撾是這樣的一個存在,“風俗民性獷悍,身及眉目皆刺花”。

《明史》老撾傳則給出了更多細節:

老撾,俗呼為撾家,古不通中國。成祖即位,老撾土官刀線歹貢方物,始置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以刀線歹為宣慰使,給之印。五年遣人來貢。既而帝以刀線歹潛通安南季犛,遣使詰責,諭其悔過。六年,刀線歹遣人貢象馬、方物。七年復進金銀器、犀象、方物謝罪。自是連年入貢,皆賚予如例。帝遣中官楊琳往賜文綺。十年來貢,命禮部加賜焉。

按照時間推算,刀線歹/刀線歹是老撾歷史上記錄的君王ພະເຈົ້າສາມແສນໄທ Samsenethai,瀾滄王朝的第二位君王。看明史記載,永樂年間,老撾是“連年入貢”。永樂大帝是明朝第三位皇帝,這樣看,大明和老撾瀾滄王朝出現在歷史上的時間差不多。

翻看《華夷譯語》八百館雜字,有個有意思的細節: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華夷譯語》八百館雜字

漢語-八百語詞典中收錄了“山高水遠”“南京”“北京”這樣的詞彙,轉寫成老撾文為ດອຍສູງ ນ້ຳໄກ 泰文 ดอยสูง น้ำไกล。從東南亞到一趟北京後,的確是“山高水遠”,估計是當時大明和他們之間交流常用詞。

1602年,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大明版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出世,標出了老撾的位置。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坤輿萬國全圖》的東南亞部分

彼時,大明和老撾還有著聯繫,而到了萬曆40年(1612年),聯繫斷了,“自此不復至雲”。《明史》是這樣記載的:

萬歷二十六年,緬敗,老撾來歸,奉職貢,請頒印。命復鑄老撾軍民宣慰使司印給之。四十年貢方物,言印信毀於火,請復給,撫鎮官以聞。明年再頒老撾印。時宣慰猶貢象及銀器、緬席,賜予如例。自是不復至雲。


其中原因這段話也提到了,緬甸在東南亞的崛起。緬甸東籲王朝在東南亞四處征戰等因素讓明朝和老撾失去了聯繫。

1644年,明亡。


  • 新的譯名 南掌

1661年,南明亡。

老撾瀾滄王朝掙脫緬甸後迎來了一段平靜期,卻於1694年因繼承權問題分裂為三個國家,後逐步都淪為了暹羅屬國。

期間,以琅勃拉邦為首都的王國開始向清朝納貢,被清朝史料稱為“南掌國”,即明朝的“攬章”,也是Lan Xang ລ້ານຊ້າງ “百萬頭大象”的對音,而另外兩個王國,萬象王國和佔巴塞王國和清朝沒有建立聯繫。

南掌國都曰隆勃剌邦,據湄公江左岸,江東折南流,南岡江自東來會,曲注如玦環,城在山下,當南岡江會流處,水穿城而過。

清史稿

其後,西方殖民者四處征戰的時代到來了。1893年,法國強迫暹羅簽署協議,暹羅在湄公河東岸的土地悉數割讓給法國,組成“老撾保護國”,併入法屬印度支那。因為此時老撾境內有多個王國,有觀點認為法國人因此把老撾寫成了複數,Laos,多個Laos,沿用至今。

晚清朝外交官薛福成1890年出使英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四國時大概就看到了法國在中南半島的野心。

法人斯各賴脫新出輿地圖說,以緬甸、暹羅、越南三國,謂之“中國印度”,而柬埔寨(一譯作甘孛智)、南掌(即老撾之轉音)各國,撣人、野人各種,亦包在內。其地雖非悉屬中國,而地勢與中國相連,故以別於英屬之五印度也。

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

他也記錄了1893年的事件。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來源:《中國古籍中有關老撾資料彙編》,景振國

他的記錄裡透露出,清朝人已經不知道老撾是怎麼來的了,認為南掌還是老撾的轉音。還有一些清朝史料,乃至明朝史料認為之所以稱老撾,是因為其“夷”佩戴雕爪,故稱。

海國圖志裡,還出來了一個“老掌國”。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海國圖志》的東南亞部分

  • 棄用“寮國” 重用“老撾”

新中國成立。老撾也於二戰後逐步走向獨立,1954年,老撾王國正式獨立。此時,我們對“Laos”的稱呼是寮國,據說這一名稱是東南亞華僑華人翻譯的。

“老撾”讀音之謎 我在明朝古書找到了答案

在日內瓦會議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發言

然而就是在1954年,我國決定將Laos的譯名改用老撾。對此,北京外國語大學老撾語界泰斗莊鎮城回憶:

當年國內的報紙在報道老撾新聞時使用的中文名稱上比較混亂,有稱“寮”、“佬”等等,於是陳毅元帥決定了這次改名。“陳老總(即陳毅)翻了古代的書,他把‘寮國’改成老撾(音‘抓’),時間就是在1954年左右,是陳老總定下來的。”


莊鎮城回憶,改名之初,老撾讀“老抓”,後來也有讀“老鍋”的,但在60年代初開始,越來越多地讀“老窩”,他認為這是誤讀,但最終讀“窩“可能是因為“抓”、“鍋”都不好聽。

新華網 調查 | 老撾應該讀“老抓”?

所以最終,我們是因為誤讀,把“老撾”讀成了現在的“老窩”,本來應該讀“老抓”。

同時,因曾經翻譯成寮國,有些專有名字依然用“寮”,比如還會有人習慣把老撾北部、中部、南部稱為上寮、中寮、下寮,老撾的國家通訊社,依然叫“巴特寮”通訊社(巴特=國,寮=老=Lao)。

一個小小的譯名,背後卻有這麼多的故事,或許正說明,我們歷史之悠久吧。

怎麼樣,要不要考慮把“老撾”讀成“ lǎo zhu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