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競賽中巧學垃圾分類

趣味競賽中巧學垃圾分類

活動現場。

  隨著“垃圾圍城”等現象的出現,“垃圾分類”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頻詞。為增長居民的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7月19日下午,紫金街道在八一社區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特奧趣味運動會。

  來自轄區的40餘名殘疾人和八一社區的近百名居民參與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先用抽籤的方式將參與人員分為26個小組,然後為大家講解了本次運動會的流程及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活動設置有巧運乒乓球、擲骰子、垃圾回家等多個集趣味性、運動性於一體的比賽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加入了垃圾分類知識的內容。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了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參與活動的人員和街道工作人員打成一片,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果殼和茶葉渣應該放在其他垃圾裡。”“不對,不對,這些都屬於日常產生的溼垃圾。”正在參與“垃圾回家”競賽的楊鳳榮老人說,她今年已經78歲,平日裡都是和老伴兩人在家,雖然兩人年事已高,但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卻絲毫不輸於年輕人。

  楊鳳榮告訴記者,在她家裡專門設有分類垃圾桶,廚房內有溼垃圾桶,書房內有可回收垃圾桶,客廳裡還有其他垃圾桶……在與老伴進行垃圾分類時,如若投放垃圾錯誤的一方,將會承擔一週內外出倒垃圾的家務。楊鳳榮老人說,這樣的方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環保意識,也可以活動大腦,增強自己的記憶力。

  70歲的胡寶珍是八一社區的居民,她在一分鐘內,有序將各類“垃圾”進行了分類。她說,當她得知一個易拉罐降解需要200年,一個玻璃瓶降解需要200萬年……她便清楚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會有意識地將垃圾分類再作處理。

  參與人員一邊運動,一邊思索著每種垃圾所屬的種類,不僅享受了運動,也收穫了環保知識。活動結束後,不少居民紛紛表示,希望今後能夠多開展此類活動。

  據活動負責人王豎全稱,此次趣味競賽活動是讓居民通過參與互動小遊戲與垃圾分類近距離接觸,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學習、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從而呼籲更多的人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實踐中來。

文/圖:馬嫣婕

來源:上黨晚報

編輯:趙芳芳

責任編輯:崔建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