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昨天,北京市海淀法院通報了一起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出售輔導課件,被認定構成著作權侵權的案件。未經許可在二手平臺銷售教輔的被告,被判賠償著作權人各項損失2萬餘元。

案件原告姜某是從事國際漢語教師資格面試的教師,通過“淘寶”分期銷售其網絡輔導課程。2017年,管某通過“淘寶”購買試聽課程,後在“閒魚”閒置交易社區出售上述課程的講義和視頻。姜某認為管某的行為導致其重大損失,訴請法院判令管某賠償經濟損失45萬元及公證費4000元、律師費8000元。

管某答辯稱,涉案教學課程是根據教材和真題總結形成的考試類型的輔導內容,傳授的技巧和方法獨創性較低。其已向姜某當面致歉,且因銷售量低,獲利甚微,希望取得姜某的諒解。

海淀法院認為,姜某銷售的教學課程包括輔導考試課件和視頻文件,並可通過直播進行師生互動。雖然其內容基礎為國家統一的教材和歷年考試真題,但與姜某從事的工作和教學經驗直接相關,形成完整的培訓課程,對考生提供課程和經驗幫助,是具有一定獨創性的智力成果。

姜某對上述內容享有著作權,並因其在相關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可通過網絡授課等方式進行銷售和獲益。管某將上述課程內容形成的視頻和課件文件通過網絡銷售獲利,其行為侵犯了姜某的著作權。

日前,法院綜合課程的銷售價格等因素最終判定,管某賠償姜某經濟損失1.5萬元及維權支出8000元。一審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海淀法院:互聯網教育知產類案件增幅明顯

4月16日,海淀法院介紹了3年以來該院審理涉互聯網教育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相關情況。

由於轄區內互聯網教育培訓著名品牌及新興機構密集,高校與出版社眾多,據海淀法院民事審判五庭(知識產權審判庭)負責人楊德嘉介紹,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淀法院共受理涉互聯網教育知識產權民事案件970件,案件數量呈現逐年上升,且增幅明顯的趨勢。

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淀法院共受理涉互聯網教育知識產權民事案件970件,案件數量呈現逐年上升,且增幅明顯的趨勢。法院供圖

從結案方式上看,案件調撤率達77.6%,調撤率較高,糾紛化解力度較大。案件類型特點鮮明,主要包括侵害著作權、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及特許經營合同糾紛四類。

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涉互聯網教育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調撤率較高,糾紛化解力度較大。法院供圖

此類型案件在司法實踐中呈現三大類特點:首先是權利人知名度高,維權主體集中。維權主體以轄區內擁有較高知名度的教育培訓機構、各類出版社、高校、教育類加盟企業為主,此類主體維權意識及訴訟能力相對較強。被訴主體往往是小微企業或個人,訴訟能力相對較弱。

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涉互聯網教育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類型較為集中,糾紛特點鮮明。法院供圖

其次是同案涉及線上線下多種被訴行為。最後是,此類案件社會關注度高,裁判結果影響廣泛。如新東方公司與51Talk侵害著作權案,法院對新東方公司製作的英語課程視頻進行了保護,有效回應了此類權利人的司法需求;經濟科學出版社與北理工出版社、江蘇圓周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中,法院認定經濟科學出版社涉案圖書的封面封底構成知名商品的特有裝潢,應被《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等。

來源:新京報

熱點 |上淘寶買教輔課件又掛閒魚賣 被判侵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