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智雙扶”不鬆懈 小康路上大步走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持續深入開展,貧困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多數貧困戶實現了脫貧摘帽,但脫貧不是終點,是開啟小康生活的新起點,不能有歇歇腳,鬆口氣的想法,“志智雙扶”還需持續,讓脫貧的群眾在小康路上大步走。

從貧困原因上看,很多貧困戶並不是因為家裡面發生了變故,也不是因為有殘缺身體,而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內生動力不足或者沒有。還有些貧困戶是想致富,但苦於沒有技能,對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心有餘而力不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扶志”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志智雙扶”一方面,要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我要脫貧”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鼓舞脫貧鬥志,激發致富熱情,讓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的錯誤認識中走出來;另一方面,要通過指引致富路徑和提供技能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贏得財富,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樹立勤勞致富的典範,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攜手並進、共創美好未來。

事實證明,“志智雙扶”效果非常好,扶起了貧困戶的脫貧志氣,激發出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了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能力,擺脫了貧困。雖然脫貧攻堅的任務接近了尾聲,勝利在望,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剛剛脫貧的群眾還很脆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返貧。脫貧攻堅戰我們已經堅持了多年,在脫貧攻堅後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還需要我們把剛脫貧的群眾“扶上馬,再送一程”,“志智雙扶”不鬆懈,確保脫貧群眾在小康路上不掉隊。(王紅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