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下》:老舍,一個自絕於人民的“人民藝術家”

《正紅旗下》:老舍,一個自絕於人民的“人民藝術家”


《正紅旗下》:老舍,一個自絕於人民的“人民藝術家”


太平湖這個地方,北京之外的人很少知道,若不是老舍,恐怕北京人也很少了解,這裡,元代是積水潭;明代是京城西北牆外的湖沼地帶;在老舍的作品裡,從來沒有出現過這裡,而他自己,卻最後投奔到了這裡。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老舍在西直門的觀音庵衚衕,買了一處房子給母親,就在太平湖西南面不遠,有一個叫葡萄院的地方。老舍的母親是在這所房子裡去世的。從母親的舊居往西北薊門故里,是老舍父親的衣冠冢。


老舍的父親是守護皇城的滿族護城士兵,陣亡於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炮火中,屍骨無存,衣冠冢裡只剩一雙臨死脫下的襪子。而老舍投湖自盡後,骨灰也不見了蹤影。據舒乙回憶,北京文聯給他的書面評語是“舒舍予自絕於人民”。而“自絕於人民”的人是無法保留骨灰的。

《正紅旗下》:老舍,一個自絕於人民的“人民藝術家”


火葬場的兩個小姑娘還告訴老舍的兒子舒乙,政協常委中第一個不能保留骨灰的,就是老舍。“特殊時期”結束後,老舍平反,在八寶山公墓重設靈堂,他的骨灰盒內放了一副眼鏡、一支毛筆、一支鋼筆,以及兩朵茉莉花。


老舍生前有三部小說寫作計劃,第一部是寫自己的家史,第二部寫從揚州和蘇州被拐到“八大胡同”的風塵女子,第三部寫天橋文化,王公貴族、遺少遺老玩蟋蟀、鬥蛐蛐、勾心鬥角、欺詐貧民的故事。六六年,老舍去香山拜訪謝和賡、王瑩夫婦時,提到自己的寫作計劃,居然流下眼淚來。這三部反應北京舊社會變遷史的小說,以後再無人能寫,無人會寫。

《正紅旗下》:老舍,一個自絕於人民的“人民藝術家”


《正紅旗下》是老舍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寫作計劃裡提及的關於家族史的小說。這部小說寫得很慢很慢,一天只能寫幾百字,連每個標點符號都要想很久。這部家傳體小說,就是在當時突然寬鬆起來的創作環境下開始動筆的。

每逢家裡來客人,老舍就會朗誦《正紅旗下》已經完成的部分給朋友們聽,還讓大家提提意見,這是他的習慣。對老舍的朋友們來說,聚在一起聽他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沙龍活動,他們也十分享受。後來,風向又變了。對文藝界的批鬥也愈演愈烈。直至老舍去世,都沒有機會再接著創作這部作品。再後來,《正紅旗下》連載於《人民文學》雜誌,此時距離老舍投太平湖已經過去了將近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