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原創: 易安 U學在線

春節假期,很多人的朋友圈動態是“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網絡不好”。

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前兩天王局發的一條消息也正好回應了這一疑問。話說王局去了趟農村,發現了其中一家人正用某貓精靈養牛,參考的是《致富經》裡播給牛放音樂牛會長得好的故事。除了驚歎這家人的想象力,還有農村和城市的信息屏障早就因為網絡的覆蓋和智能手機的出現被打破了。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近日也有不少通信人反饋老家的網絡覆蓋情況,有吐槽的,也有表示驚喜的。

32876980:

回老家過年,某通沒有變化,信號一般,還能接受。之前某動4G只有微弱的38400頻點,不過這次回家全部成了FDD,3683頻點一大把,但是移動FDD900弱覆蓋不說,信噪比還是-10左右,打電話還行,上網惱火。

遊步十方1234:

在山區和平房的行政村,某信某通信號好,特別是山溝一個五十幾戶的小村,某通4G滿格,這個有點意外!城區移動信號好點!網速方面,某通最快,峰值到過12M,平常也5M以上,某信峰8M,平常也4M以上,某動峰值2.3M,其實超過1M的時候很少見,平常500-800k。

alvinliao09:

老家,國慶節回家時某信還是隻有CDMA3G信號,這次過年發現已經4G覆蓋了。從網速來推斷,應該是B5。即使是這樣的“荒郊野嶺”,也要無死角覆蓋4G。這就是制度自信的來源,這就是為什麼通信人是最美的。“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2018年最新數據,通信基站總數達648萬個。

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要保證有信號覆蓋,哪怕成本再高技術再難,也保證完成網絡覆蓋任務。近年,我國的網絡覆蓋不斷推進至更偏遠貧困的地區,讓該地區的人們同樣享受便捷的信息生活。

2018年6月6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方案下達“鐵命令”:到2018年,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的“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目標提前完成;到2020年,全國12.29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比例超過98%。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方便快捷接入高速、低成本的網絡服務,保障各類網絡應用基本網絡需求。

2018年6月2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發佈公告,啟動新一輪電信普遍服務,部署1.2萬個行政村通4G。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由工信部、財政部於2015年底開始組織實施,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力爭到2020年實現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達到98%以上,滿足群眾對於移動互聯網的使用需求。前三批試點中央財政資金帶動基礎電信企業投資累計投入超過400億元,支持推動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通達,其中包含4.3萬個貧困村。

根據工信部最新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國農村寬帶用戶全年淨增2364萬戶,總數達1.17億戶,比上年末增長25.2%,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11.4個百分點。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2013-2018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及佔比情況

除了工信部下達的網絡扶貧“鐵命令”,“擴大農村網絡覆蓋,突出差異化競爭力”也是運營商之間的競爭點。

說起農村的網絡覆蓋,要提一下2001年左右,也就是2GGSM大建設時代,中國移動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一次網絡大會戰,以將網絡從城區擴展到高速公路、景點、農村等區域,實現全國範圍的廣覆蓋。

當年的GSM建設,激情高昂,轟轟烈烈,一批批通信人扛著設備,提著工具,一路顛簸,翻山越嶺,在一座座山頭上架起了基站。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正是這一場場大規模的基站建設,成就了我國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讓每一個鄉村都用上了手機。

近年,寬帶、無線4G網絡覆蓋範圍也不斷向農村推進。

2017年,通信人為四川涼山“懸崖村”搭起了信息“天橋”,在2330米海拔建成4G基站,施工材料全靠人工背上山。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通信人想方設法完成村裡網絡覆蓋任務。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村裡4、5人用的基站,設備舊了壞了照常更換。農村4G基站扶貧工作不斷開展,建在村落山頂的基站並不少見。

“過年回農村,沒網絡”,真的嗎?

正如上述網友“alvinliao09”所說的,即使“荒郊野嶺”,也要覆蓋網絡。目前可能還有些村子暫未覆蓋網絡,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網絡,有網絡或需要網絡的地方就有為之砥礪前行的通信人。請相信:有一群通信人已經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