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秋,荊州長史張九齡忙完一天的政務,伸了個懶腰,忽然被一陣草木的香氣吸引,心裡竟充滿喜悅。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他來到荊州任長史已經有些日子了,還是第一次聞到這長江中游草木的氣息,聯想起最近這兩年的遭遇,想到正在千里之外的長安定然也是春華秋實、月光皎潔,不禁感慨了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他所說的草木,當然是自己,而美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一手締造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一、他要學魏徵

張九齡從小就聰明,自從在景龍初年考上了進士,仕途一直順風順水,再加上當朝宰相張說的一路提攜,更是如坐上了順風車,一路就奔著宰相的高位去了。

宰相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到了唐朝不再那樣顯赫,但也是一品大員,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官員。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張九齡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再加上有膽識,有學識,能夠恪盡職守,深得玄宗信任,可以說,開元盛世,張九齡功不可沒。

但是,張九齡也毀在自己的恪盡職守上。

他要學魏徵,但是,李隆基卻早已不是李世民。

玄宗朝,河西節度使牛仙客政績卓著,玄宗非常滿意,準備重重嘉獎。一暈頭就忘記了朝廷法度,準備給牛仙客尚書銜。

作為宰相,張九齡知道,尚書是專門向皇帝提建議的大臣,很敏感,很重要,一般人幹不了,更何況,這牛仙客出身不好,這在講究門庭出身的唐朝尤為重要。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張九齡一五一十地上奏給玄宗,玄宗內心知道九齡說得對,但是內心又不好把自己的話收回,於是試探著問九齡:"加個爵位總行吧,不提尚書了。"

張九齡還是不幹:"皇上,這爵位是獎給有戰功的人的,他牛仙客只是做了做一個封疆官吏應該做的分內之事,不算有功。"

張九齡這個時候還是顧及到了玄宗的面子,他讓玄宗換一個獎勵方法。

"皇上可以賞給他點錢財,就不要再封尚書,給他爵士之位了。"玄宗心裡不舒服,但是張九齡的話有理有據,只得作罷。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但是所有的事情,就怕有人從中使壞。張九齡是宰相,可當時還有一個宰相呢,他的名字叫李林甫。

李林甫別的不會,揣摩聖意確是十拿九穩。

他知道,這個時候的玄宗,早已不是剛即位那幾年的"唐明皇",早已經退化成了楊貴妃懷中的"三郎"。他只知享樂、好大喜功,對張九齡早就心生厭煩。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於是,他向皇帝進言:"只要有才能,哪管他什麼出身,張九齡出身也不高,不是官至宰相嗎?皇上貴為天子,想用什麼人還用得著和他張老頭商量?"

玄宗當然大為受用,於是不顧張九齡再三勸阻,賜給了牛先客爵位。

張九齡做的另一件事也讓玄宗不爽。

有一年,玄宗過壽,文武官員誰肯錯過這個巴結領導的機會?全都獻上了奇珍異寶,唯獨張九齡給領導添堵,他獻上了一本自己寫的《千秋金鑑錄》,就是總結歷朝歷代的得失,供皇帝參考和驚醒之用。

皇帝當然心裡不爽了。

說實話,張九齡這本書獻得頗為不合時宜,但是反過來說,他是真想當魏徵。

二、張九齡的敵人不止在宮內

我們馬上要認識一位"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

安祿山是胡人,也就是當時的少數民族。

安祿山出身西域康國,父親早逝,跟著母親改嫁於時任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從此隨了繼父的姓,改姓安。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唐朝當時是大一統的國家,四夷皆服,朝廷之內就有少數民族的官員。我們今天很難想象,當時朝廷之內竟然會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各民族官吏一起辦公,互為同事,而且相處融洽。

安祿山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他勇猛善戰,位穩定邊疆立下赫赫戰功;

他是學霸,上的雖然是社會大學,但是會九種少數民族的語言,放在邊疆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他靈牙利口。精於奉承上司,後面我們還要講到他如何認楊玉環當"娘"的。

他會跳舞。作為少數民族後裔,會跳當時最流行的胡旋舞,而且膀大腰圓的他曾經和楊玉環一起跳,滑稽之相頗得楊玉環喜歡,也博得了玄宗的好感。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所以,他早年的仕途平步青雲,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可以說是威震八方的能員幹吏。

但是,張九齡曾力主殺掉他。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張九齡第一次見到安祿山,就曾經斷言:亂幽州者,必此胡也。

三年後,安祿山討伐契丹失利,時任安祿山的頂頭上司張守珪奏請朝廷,要殺掉安祿山,張九齡在奏摺上批示:祿山不宜免死。

這個時候,唐玄宗不幹了,他太喜歡安祿山了,他否決了張九齡的意見,改為免去官職,令安祿山身穿白衣戴罪立功。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張九齡的犟脾氣又犯了,他立即上奏玄宗: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最戮之,冀絕後患。

這裡,張九齡僅僅是從安祿山的面容就判斷出安祿山必反,任誰也只會一笑而過的。

玄宗一笑:"愛卿怎麼能隨便臆斷呢?"一句話免了安祿山的死罪。

歷史不能重寫,但是我們還是忍不住展開想象,如果玄宗聽了張九齡的話,殺了安祿山,唐朝歷史又該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在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三、魏徵不是那麼好當的

真正改變張九齡命運,斷送掉張九齡的政治生涯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李林甫,一個是嚴挺之。

我們先來認識嚴挺之。

他少年好學,氣質高雅清秀,為官頗為幹練,張九齡當然力"挺之",嚴挺之的官職也越來越高,張九齡想把嚴挺之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培養,挺之的風光,一時無兩。

張九齡深知,在朝廷,在官場,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為了讓嚴挺之順利接班,他再三告誡嚴挺之,一定要與另一位宰相——李林甫搞好關係,沒事可以登門拜訪李相一下,順便拉近兩人的關係。

哪隻這嚴挺之比張九齡還要清高,就是不鳥李林甫。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李林甫當然不傻,面上不說,心裡早就想連著張九齡和嚴挺之一塊連根拔起,特別是他對付嚴挺之這個官場菜鳥的辦法多著呢!

嚴挺之與妻子離婚,其妻又嫁給了蔚州刺史王元琰(不得不說,唐朝時期女性改嫁要寬容得多),王元琰犯了貪汙罪被人告發,交由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會審。

嚴挺之顧念夫妻情分,儘管離了婚,但是還是託人為王元琰說情,李林甫抓住了這個把柄,讓手下的人告發王元琰,張九齡當然會極力袒護嚴挺之。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但是玄宗早已把張九齡和嚴挺之視為朋黨,於是嚴挺之撤職,張九齡罷相,後來又找理由將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史,政治生命基本結束。

四、唐朝的內亂遠沒有結束

張九齡罷相,很快就有人頂替,這個人叫楊國忠,就是楊玉環的哥哥,也就是玄宗的大舅子。

張九齡曾經在自己的著作《金鑑錄》中寫道:"羊鯉浮游,家破人亡"。

這裡的羊和鯉,皆是取的諧音,鯉是指的上文的李林甫,羊,則是指楊國忠。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這個時候的楊國忠,在楊玉環得寵後迅速飛黃騰達,官至宰相,被封為衛國公。

楊國忠擔任宰相以後,敗壞超綱,官場貪汙橫行,政治腐敗,民怨沸騰。

如果這都不算什麼的話,那麼他與差點被張九齡奏請殺掉的楊國忠的矛盾則直接把大唐推向了滅亡。

五、楊玉環眼中的"祿兒"

前文提到,安祿山有個繼父,所以,他肯定不介意有個繼母,尤其是在關乎自己的榮華富貴的關鍵時刻。

他來到宮中,和楊玉環一起翩翩起舞,雖然身體肥胖,但是好在基本功還在。憨態可掬的模樣,裝傻賣萌的痴相立即贏得了玄宗的好感,再加上他作戰勇敢,更是讓玄宗覺得孺子可教。

楊玉環更是喜歡他,他經常送楊玉環禮物,說個俏皮話逗楊玉環開心,尤其跳舞的時候,那小模樣著實讓貴妃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快樂。

安祿山豈有不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他立即請求皇帝認小自己16歲的楊玉環做乾孃,楊玉環無子,他簡直太愛這個上天賜給的兒子了,玄宗當即應允,自己也順理成章成為了安祿山的父親。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有一天,安祿山從任上回長安,直接去了楊玉環的住處,而沒有和玄宗打招呼,玄宗很生氣,責怪安祿山。

安祿山展現出自己老練的一面,他說:"我們胡人那裡有規矩,回家要先敬母親,後敬父親。"

一句話,讓玄宗對他大加讚賞,也加深了"母親"的感情。

公元751年,安祿山過49歲生日,按照胡人禮儀,安祿山請楊玉環作為母親位他舉行了"洗兒禮",就是要位兒子洗澡。

從此,楊玉環直接稱安祿山為"祿兒"。

正史當然不會記錄楊玉環是怎樣為安祿山洗澡的,因為她要面對赤身裸體比自己還大16歲的兒子。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但是據《唐史演義》記載,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關係早已超越了母子之情,這娘倆曾長期在後宮幽會。

而玄宗的態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根本不知道,我們已經無從考證。

迴歸正題,安祿山得到了玄宗和楊貴妃的無比信任,卻激化了與楊國忠的矛盾。

楊國忠早就看安祿山不順眼,幾次三番在玄宗面前彈劾安祿山,都被玄宗否決,但是安祿山卻並不想讓這樣的局面一次次上演,於是他以"清君側"位名發動了安史之亂。

六、玄宗又想起了張九齡

可悲的是,就在安祿山發動叛亂幾個月之後,有人奏報安祿山謀反,唐玄宗還把這個消息當做笑話,他對楊玉環說道:“環環,你的祿兒謀反了!”

兩人相視,一笑而過。


要是唐玄宗聽了他的八個字,楊貴妃不會死,安史之亂不會有

這場戰亂,唐軍一潰千里,叛軍殺進長安,徹底揭開了大唐表面繁榮的遮羞布。

數年後,玄宗"淚灑巴山,艱行蜀道",終於悔恨自己沒有聽張九齡的話,而這個時候的張九齡已經去世16年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張九齡傳》《唐史演義》《金鑑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