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自古以来军事史上,有所谓"福将"的说法,有时甚至作为选帅的参考指标。唐太宗年间名将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封英国公)选将一定要挑选"方面大耳"的人才:“以彼之福,成我之功。”,对此,历代军事家及著作多嘲笑徐英公的偏执。本文就介绍一位凭借自身的“福分”而最终成就功业的将帅—乾隆朝名将乌雅·兆惠。通过他两次死里逃生、神奇突围、成就大功的故事,进而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兆惠完成

平定西域准部、回部的丰功伟绩?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乾隆年间名将-乌雅·兆惠

一、文官出身,渐为统帅

兆惠,全名是乌雅·兆惠,满洲正黄旗人,是雍正皇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族孙。兆惠从负责抄写的笔贴士起家,一路干到刑部侍郎。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又担任户部侍郎。在清政府大金川战役中就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后来在西藏任职,边疆工作经验丰富。一直到清军第二次进军新疆之前,兆惠主要从事二线后勤保障工作。

但是时势造英雄,兆惠很快就被历史的潮流带到了战争的一线,通过几场硬仗,福将兆惠逐渐成为清军驰骋西北边疆的主要统帅之一。

二、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9月,准噶尔汗国一代雄主50岁的噶尔丹策零身染天花,于伊犁去世,准噶尔汗国顿时陷入了一片争夺权位的腥风血雨中。几经更迭,准噶尔贵族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成功攫取权利,达瓦齐由于身份尊贵,继位为准噶尔新任汗王,不久与阿睦尔撒纳因为争权夺势产生矛盾,导致后者被迫投降清朝。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台吉 阿睦尔撒纳

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乾隆二十年二月,清朝大军终于浩浩荡荡的就奔着新疆来了。这一次进军新疆,清军兵分两路,北路的主帅是博尔济吉特·班第,被授为定北大将军。乾隆给班第配的副手,就是阿睦尔撒纳,被授为定边左副将军。另一路是西路,统帅是被授为定西将军的永常。不久,取得格登山大捷,标志着曾经威震中亚,雄霸欧亚大陆腹地120余年的准噶尔汗国的完结。

达瓦齐被平定以后,清朝为进一步削弱准部势力,用“众建以分其势”的办法,把厄鲁特蒙古四部“封为四汗,俾各管其属”。但是一心想作“四部总台吉、专制西域”的阿睦尔撒纳,却竭力反对清政府的这一政策。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在赴热河途中叛逃,并兴兵进犯伊犁。“厄鲁特四汗"中实力强劲的辉特汗巴雅尔、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与杜尔伯特部台吉车棱先后随之叛乱。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二月,清军第二次入疆,还是分为北路、西路两路大军,西路军由策楞、玉保率领;北路军由哈达哈等率领,四五万人马直奔伊犁。同时命玉保、富德等人为参赞大臣,由巴尔坤火速进兵,平息阿睦尔撒纳之乱。

在清代史料中,这一次清军入疆,称之为第二次平准之战。

由于第二次入疆作战依然比较顺利,清军主帅策楞等麻痹大意,中了敌人缓兵之计:不仅导致阿睦尔撒纳逃跑,还导致叛乱范围越来越广。面对迅速恶化的局势,乾隆果断更换主将,本文的主人公兆惠就被任命为定边右副将军,驻伊犁主要负责善后工作。这样,兆惠就由过去主要负责军队的后勤供应事宜,而成为直接指挥军队作战的将领了。

当时,伊犁处于叛军的包围之中,情况十分危急。兆惠奉将军达尔党阿之命,自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启行,率1500余骑兵自伊犁东还请援。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启行,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等叛军前来截击,兆惠率军经济尔哈朗鄂垒扎拉图,与达什策零战,大败之。双方次战于库图齐,再战于达勒奇。兆惠率清军奋勇冲杀,前后消灭叛军数千名。《清史稿》记载,兆惠是“日数十战”,《圣武记》记载是“

连日数十百战”,总之噶勒藏多尔济是死缠着兆惠,战斗异常惨烈。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乾隆西域战图三·鄂垒扎拉图之战》

图片介绍:乾隆二十一年冬,时任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军自伊犁向东转战,在鄂垒扎拉图(今新疆乌苏市以西),打退阿睦尔撒纳叛军。 画面上,清军人马虽少,但士气旺盛,以一当十,冲锋陷阵,半夜向叛军的营地发起攻击,有的帐篷倒塌,有的叛军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赤身出逃,惊恐万状。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兆惠率兵至乌鲁木齐,又遭到大队敌军的围攻。原来乌鲁木齐是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的大本营,噶勒藏多尔济决心在兆惠返回清军大营前,全力围剿并歼灭兆惠的这支孤军。兆惠此时无论在兵力上,还是补给上,都是完全处于劣势,打到最后,兆惠的兵在乌鲁木齐正月的冰天雪地里,衣衫不整,鞋袜不全。但清兵将士无不以一当百,苦战十余日,犹不得出重围。而粮食也没了,只得宰杀骆驼和负伤的马匹充饥,最后战马打光了,清军只得在冰雪泥淖地里步行战斗,且战且走。于正月二十二日至特讷格尔(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东,新疆著名的天池景区),便被噶勒藏多尔济给死死的围住了。此时将士们又疲又饥,不复能战,遂结营自固,而天又降大雪,驿传声息不相闻,兆惠军己处于全军复没的危险境地

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兆惠将士们硬是又坚持了八天之久,直到三十日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派遣侍卫图伦楚率兵两千人前来增援,与兆惠会合。兆惠这才终于得到了补给和生力军,杀出重围,安全抵达了清军基地巴里坤大营。

乾隆闻讯,特颁发谕旨,对兆惠大为嘉奖:“兆惠系驻扎伊犁等处办事大臣,适遇厄鲁特等背叛,奋勇剿贼,甚属可嘉。”封兆惠为一等伯“世袭罔替,并将御用荷包、玉牒、鼻烟壶加恩赏赐”。不久,又授他为户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

兆惠在这次突围战中的突出表现使他声名大震,乾隆帝也以此而知兆惠可担当讨敌重任,于是兆惠就成为驰骋两北边疆的清军主要统帅之一。兆惠乘势长驱直入,连战连胜,厄鲁特各部溃不成军,其首领也先后败死,只有阿睦尔撒纳未被擒获,又逃到哈萨克,不久仅率部属八人徒步逃入俄罗斯。后期经过再三交涉,俄国政府把患天花已病死的阿睦尔撒纳的尸体移交清朝官员验看。

三、平定大小和卓回部叛乱

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后,天山南路维吾尔地区宗教首领波罗尼都(大和卓木)和霍集占(小和卓木)又趁乱发起叛乱。乾隆二十三年正月,清朝正式出兵征讨。同年七月,兆惠受命平定天山南路,率军接连收复阿克苏、乌什、和阗等重镇

。到当年十月初,仅有喀什噶尔、叶尔羌二城分别在大、小和卓手中。令他没有预料到的,他马上又一次经历艰苦卓绝的突围之旅。这次,甚至比上一次更加惨烈艰苦。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战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五,兆惠奉命兵临叶尔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尔羌市)城下,由于小和卓占据高城不出,而且敌我人数差距悬殊,自十月中旬起,兆惠部队再次被围困在叶尔羌城南黑水河畔(维吾尔语称黑水为喀喇乌苏),是为黑水营之围

。兆惠帅军克服了引水、取暖、弹药、粮食重重困难,到最后甚至以马肉、鞍具为食。兆惠军队在深入敌后,孤立无援,人数悬殊,敌众我寡的恶劣条件下足足坚持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乾隆西域战图七·通古思鲁克之战》

图片介绍:画面中间的土筑城堡即为清军黑水营,城外若干小土堡即为叛军营垒

,清军据城而守,还不时出击,攻打叛军,焚烧营垒。

直到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日黎明,清朝援军定边右副将军富德、阿里衮与努三抵达叶尔羌,清军分三路夹攻,和卓军向南遁去。此役,富德、阿里衮等斩杀和卓兵千余人,史称呼尔满大捷。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乾隆西域战图九·黑水围解》

图片介绍:援军与困守在黑水营内的兆惠军里应外合,解除了黑水之围

。画面上,清军将领指挥炮兵向山下密集的叛军猛烈轰击,叛军人死马伤,兵败如山倒。而左方被围的黑水营将士在援军接应下架设木桥,渡河冲出包围圈。

正月十四日,富德抵达黑水营畔,与兆惠夹攻斩杀和卓兵二三百人。霍集占见两路清军汇合后,不敢派兵阻截,帅军渡河退去。富德与兆惠会合,按照谕旨于当晚启程返回阿克苏。至此黑水之围得解,“将军以下皆无恙”,“卒得全,莫不喜极涕出” 。

兆惠所部在阿克苏休整到四月份,期间乾隆不断给他增兵,又扩大后勤补给线。后在当年的七月份,大小和卓之乱终于被平定,从而结束了天山南北地区的分裂局面

叶尔羌黑水营之战,兆惠先是帅400余骑冲过木桥,就与和卓军1万余士卒拼死厮杀;后又以3000疲兵伤卒牢守大营,坚拒2万余叛军于营外,“掘井得水,掘窖得粟,三月不困”,使围营的和卓叛军大惊,“骇为神

”。既然连区区3000之孤军都无法应付,又怎能抵挡马上要来的数万的雄师。

黑水营防御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役清军不仅牵制了大小和卓的主要兵力,打乱了叛军的进攻策略,稳定了新疆局势;还展示了清军的强大战斗力,又释放出清廷铁血平叛的坚定决心,有利于清朝统治在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四、身前荣耀,死后哀荣

由于兆惠立下的赫赫战功,在他的生前身后都获得了众多特殊荣耀。简要列举如下:

  • 亁隆二十二年,兆惠晋封一等武毅伯,授户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官职,也是武职中的最高品阶。
  •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奖励兆惠在黑水营之围中“统军深入,忠诚勇敢”,进封其为武毅谋勇一等公,并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
    。四团龙补褂是指胸背两肩皆正龙,终清朝一代296年中,获赏四团龙补者共73人。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赏赐给极少数勋臣的四团龙补褂

  • 兆惠位列平定西域前五十名功臣之第二名,亁隆为兆惠画像御笔题赞辞为:济尔哈朗,喀喇乌苏。两番袭廹,均保无虞。以智济险,以诚感众。卓哉崇勋,辟我提封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兆惠紫光阁功臣图像

  • 嘉庆元年十一月乾隆命兆惠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296年中,仅有12位大臣获得了配享太庙的资格。
  •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兆惠卒,乾隆帝亲临兆惠府第祭奠
    ,并当即把公主许配给兆惠之子扎兰泰,并赋诗悼念,又下令加恩晋赠太保,入祀贤良祠。十二月谥号“文襄”,亁隆御制兆惠碑文以表彰兆惠。

五、兆惠成功原因

兆惠领导了平定准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亲身经历了其中最艰苦卓绝的两场突围战斗。在乾隆亲自制定的平定西域战况图中,刻画了整个过程中十六个关键的节点中,兆惠一个人就亲身参与了7个,主导了5个重大事件。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兆惠来完成这个丰功伟绩,或者说兆惠有哪些别人所没有的特质

一、兆惠满洲贵族的身份为他赢得了表现的机会,兆惠也用自己始终不渝的高度忠诚

回报了乾隆的信任。

二、在赢得乾隆信任的前提下,兆惠勇敢坚决地执行乾隆的命令

三、兆惠曾经长期负责部队后勤工作,深知后勤对作战部队的重要性。这为他成功度过特讷格尔之围与黑水之围的艰苦考验奠定了基础。

四、兆惠善于用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乾隆年间平定西域前五十大功臣之中,有九人就在黑水被围的军队中,更有多达五人英勇战死殉国

五、兆惠作为统帅部队的高级将领,却身先士卒,起到了榜样带头作用。比如,黑水之围战斗中"兆惠马中枪毙,再易马又毙,面及胫皆伤"。

六、兆惠在坚决执行乾隆命令基础上,同时勇于变通,对行军谋划积极主动。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后,乾隆命兆惠视察库车后便行返京,其时兆惠自己已经先行出发,并上疏言:“准噶尔事将蒇,

请自伊犁移师合攻回部。”“将八百人赴库车,当与雅尔哈善协力剿贼,不原腼颜遽还。”乾隆帝对此大加赞赏:

“(兆惠)所奏肫诚勇往,深得领兵大臣之体。军旅为国家重务,以满洲大臣身膺简畀,统率戎行,正当踊跃自效,公尔忘私。我朝简策所重忠勤代着,远轶前古。..今兆惠奉到前次回京之旨,不肯苟且了事,毅然以剿贼自任。其器识实出诸臣之右。..朕方幸得一急公任事之大臣,深为嘉悦。..兆惠着加恩赏戴双眼孔雀翎,以示优奖。”

军人的楷模,时代的选择,乾隆福将兆惠两次破围屡立大功配享太庙

▲特讷格尔之围就发生今天美丽的天池景区区域

经历了平准、平回两场战役,乾隆皇帝把这片美丽的土地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沧海桑田,今天的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当我们惊叹于新疆风景优美的著名景区天池时,也许您会想起,170余年前就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有一位福将--乌雅·兆惠为我们挣得了祥和与稳定,使我们可以继续去创造更加美丽的生活。他为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边疆所做的贡献,将永留史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