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一直以來我國的旅遊業都在平穩快速的發展著,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增加,相信未來外出旅遊的人會越來越多。在這種大趨勢下,各個地區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造旅遊景點,藉此來吸引遊客,拉動經濟增長。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網紅景點,使得許多遊客開始慢慢忽略了老牌的小眾景點。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在山東就有一處特別低調的景點,門票僅售20元的叢柏庵在當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風景如畫猶如世外桃源。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人們總認為臨沂是沂蒙山區,可是在臨沂市的周邊地方,你是很難看到真正的山的,所以那些認定臨沂是窮山溝的人,你得往臨沂北部去,那裡才會坐實你的認為。多說這一句,是因為總有人一提臨沂就是沂蒙紅嫂,老區什麼什麼地,好像臨沂除了老區山溝紅嫂就沒啥了一般。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叢柏庵位於山東臨沂市的玉環山中,幽靜又古樸。起初這裡是佛教道場,到了清朝被改為了道教場所,期間曾被多次改造修建。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文革時期,破四舊的口號令叢柏庵遭到了嚴重破壞,幾乎都快成為一片廢墟。直到1994年,許家崖政府才開始著手重建工程,將供奉神靈的三聖殿修好。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叢柏庵是臨沂市唯一的一處尼姑庵。建於隋代,重建於明朝嘉靖39年,以側柏密集而得名。庵門上的題字出自全國四大名僧之一、山東佛教協會會長沙門能闡手筆。庵內有千年銀杏、響水泉、連理柏與古藤、碑廊、三聖殿、仙人洞等景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對比普陀山,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雖遙居海上,偏於東南一隅,卻是人流如潮,香客雲集,觀音殿前擠成一團,需排隊上香,順序磕頭。更有虔心求佛的,沿著石板的山路三步一個揖五步一個頭頂禮膜拜的上去。而叢柏庵,門庭冷落,如不是院中那棵金黃絢麗的老銀杏樹,幾乎可以關起廟門閉關修煉了。同樣是佛家聖地,竟也是三六九等,不知是佛界規制,還是凡界心結。既然是佛在心中,意念之間,何須厚此薄彼,想必佛家沒有這樣的等級規制。那麼,只能是凡夫俗子的心結了。這種心結,借用佛家語,直接造成各寺院的因果造化不同。而這因果造化,恰恰是為塵世所決定。繞來繞去,佛家也不能免俗。若是清修,恐怕得餓死;若是混修,那還修個什麼勁。佛家也是兩難。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叢柏庵沒有如此造化。坐落在偏隘丘壑,荒山野嶺,平日無人問津,門庭冷落。據院門外賣山貨的攤販介紹,每年銀杏樹葉黃的十幾天,是城裡人來的最多的時候,幾乎都是來看樹葉的。在當地村民心裡,那棵樹比佛還要實在,這時可以賣出去核桃、栗子、雞蛋及五穀雜糧。即便如此清淡,叢柏庵每日還要給香客施粥,尼姑們下廚做午飯,五元錢一份,不讓遠道的香客餓肚子。這也是一片佛心了。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到了1998年,仁行法師來到這裡,再次將其改回了佛教道場。2006年,這裡舉行了普光明殿開光典禮,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現如今,這裡有著各式各樣的殿堂,獲得了信眾的認可與信賴。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叢柏庵東側有個山洞,稱作“仙人洞”,是玉環山最大最深的溶洞,有上、下兩個洞口,下洞口一側的“仙人洞”三個字,是摹刻毛澤東的手跡。普光明殿是叢柏庵的主殿,殿門上的“普光明殿”牌匾,是元代書法家趙孟頫的手筆,殿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等三十五佛。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沒有來過叢柏庵的人,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美。從遠處看去,這裡被鬱鬱蔥蔥的植被圍繞著,給人多了一份神秘與悠閒。

庵前有一棵銀杏樹,高大又威武,像守護神一樣屹立不倒。抬步而上,可以看到"叢柏庵"三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令人心生敬畏。走進去之後,大家會發現臨沂城裡最美的秋色並不是浪漫的金黃,而是這裡的千年銀杏樹。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這棵銀杏樹迄今已有1400年曆史。大概有45米高,2.5米寬,樹圍達到了8米。即便一千多年過去了,這顆杏樹依然枝繁葉茂,變成了參天大樹。這種千年銀杏樹並不多見,堪稱我國的一大奇觀,現已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樹木。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叢柏庵的歷史追溯到了南北朝時期,幾經衰亡,幾度振興。是方圓數百里之內僅有的尼姑庵。院內除了那棵高大的銀杏樹之外,還有幾棵老柏樹,樹齡都在兩千年以上。其中東側通往靜修區的石階拐角處,一棵老柏從岩石縫中斜弋而出,樹根撐裂了巨石,巨石壓扁了樹根,蜷曲的樹根扎進岩石的深處,頑強地要直立起來。這種樹和石的現象震撼心靈。二者的關係相互依存又相互折磨:若沒有樹根發達的根系固定泥土,岩石在長年的雨水衝擊下早就裸露甚至風化滾落;若沒有岩石緊緊地嵌住樹根,樹也活不過兩千多年,早就隨泥水衝下。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這似乎很直觀地演示出叢柏庵與現實世界的關係,甚至是佛教與塵世的關係。南北朝是佛教在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不管是南朝還是北朝,都把佛教當做維護統治的工具,大興土木建寺院,廣泛傳播佛教思想文化。並非是統治階級要立地成佛,而是在階級壓迫階級矛盾難以調和的情況下,佛教成為緩和矛盾的辦法。警示勸誡統治階級,同時又為廣大民眾找到精神寄託和現實出路。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就像這課古柏樹與岩石所演示的自然道理一樣。從這點而言,一座綿延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尼姑庵,在那個男權至上、三從四德的宗法社會里,很可能就是婦女的一條活路。這也是無上功德了。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院子裡的連理柏名氣也很大,所謂的連理指的就是夫妻,互相纏繞、彼此照料共同成長。這棵連理柏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古樹。更加有趣的是它長出了一條藤,這條藤被當地人稱為"愛情藤"。據說凡是攜手而來的情侶,只要在連理柏下許下願望就能白頭到老、子孫滿堂。雖然這沒有絲毫科學依據,但仍擋不住遊客想見它一面的熱情,或許這也是我們埋在內心深處的一份美好期待。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看完兩棵參天大樹後,再去看看氣勢恢宏的座銅,這可是叢柏庵的鎮寺之寶。一看它結實的外表就知道它的分量肯定很重,找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個銅鼎重一噸多,站在它面前確實很有視覺衝擊。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彌勒菩薩笑容滿面,袒胸露肚,大大的耳朵垂到肩部,給人一種慈眉善目的感覺。菩薩手中拿的禪杖終日掛著個布袋,不停在人間奔走只為度化眾生。在他身後的便是韋陀菩薩,手拿降魔杵,威嚴又霸氣,難怪妖魔鬼怪看到它都會落荒而逃。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最後再到叢柏庵東側的仙人洞走走,看看裡面是不是真有仙人的寶藏。這座山洞的名氣雖然並不大,但明代大學士張四知卻曾來此避暑,並留下了"遠隔咸陽三千里,避秦何必進桃源?"的千古佳句。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我總覺得仙人洞裡的空氣格外清新,難道是因為它足夠深邃嗎?這裡沒有城市喧囂,只有柔和的清風和朦朧的亮光,最適合心煩氣躁的年輕人到此靜心凝思。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經過翻修,新大殿已是原來的四倍,莊嚴雄偉又有高人刻畫的羅漢聖象,顯得更加肅穆。這些壁畫栩栩如生,令信眾們不由自主地去保護。聯想到香火鼎盛的嵩山少林寺,我突然覺得叢柏庵的無人問津反而是件好事,至少遊客不會被煙迷了眼。我已經很久沒在人如潮湧的少林寺中聽到誦經之聲,入耳皆是販夫的高聲叫賣,清淨之地多了絲菜市場的喧囂實在無奈。若是佛祖有靈,不知見此情景會不會憤然離去呢?

山東“最低調實在”的景點,物價比普陀山低,環境比少林寺靜謐


年年歲歲叢柏庵,歲歲年年古銀杏。虔誠的守候,靜靜的陪伴,銀杏繁盛妝點,千年古剎,散發著古色古香的神秘。不知道大家出門旅遊的時候,去沒去這裡呢?下次你還會選擇再來嗎?關於叢柏庵,你還知道有哪些,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