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中國樓市是漲是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從目前來看,買的都賺到。但是能否永賺不賠?這事恐怕真的挺難。

歷史規律表明:凡是會暴漲的,一定也會暴跌。只要有泡沫,一定會破滅,或早或晚而已。

就房地產而言,我最近突然發現,銀行規定裡的“定時炸蛋”,可能隨時讓樓瘋狂“涼涼”。

起因是我一位朋友,最近已經蛋蛋憂傷。他看房價蠢蠢欲動,所以他也蠢蠢欲動。因為像我一樣窮,所以只能買二手房,結果還被銀行無情拒絕。被拒絕的理由,不是因為他長得醜,也不是因為他人品差,只是因為房齡超過20年。

聽他這麼一講,我也是大吃一斤,趕緊查查有關規定,發現還真是這樣。好多銀行對15年房齡的就拒貸,還有幾個銀行對13年房齡的就拒貸,比如合肥建設銀行。

看到這些坑爹的規定,我頓時也是虎軀一震,因為我杞人憂天地想到,我國房地產從2001年進入黃金時代,恐怕大批房子2021年就沒法貸款了。

再聯想到剛剛結束的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人大委員長也宣佈,“制定房地產稅法”。

由此看來,“房住不炒”是真的,不只是嚇唬你而已。房子也是有生命的,老了就不值錢了。都說中年男人不如狗,原來房子也跑不贏時間。大批大批的房子,都會迎來夕陽紅。英雄老去,美人遲暮,自然規律。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曾經的他,野蠻生長忒瘋狂。

地球人都知道,這20年來,房價像脫韁野馬,一線城市從3千漲到8萬,二線城市從1千漲到3萬。人人都罵“樓瘋狂”,卻都紛紛加入搶樓隊伍。買到就是賺到,早買就是大賺。

房價能這麼瘋漲,背後的原因很多。既有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又有ZF對政績的不懈追求;既有開發商的“空手套白狼”,又有銀行的“神力大補丸”。歸根到底,都是錢惹的禍!

2001年,馮大導演拍的電影《大腕》,李成儒扮的精神病人,說過一段經典臺詞,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房地產的瘋狂,“你要是感興趣,投個八百萬到一千萬,多了我不敢說,保你一年掙一個億。我說的可是美金啊!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僱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當時吃瓜群眾都以為,這只是賀歲搞笑段子。其實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這段話是那個時代某些精英群體的真實寫照。開發商、銀行、地方ZF,都加入了這場狂歡盛宴。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

火星人都知道,中國房地產商特有錢,富豪榜簡直是他們家開的。那他們一開始就是這麼有錢嗎?當然不是滴!

你以為要財大氣粗才能做開發商?你錯了!大部分開發商,一開始都是空手套白狼。關係比資金重要的多,土地才是發財的根本。只要跟ZF關係夠硬,拿到了地,那銀行得巴巴跑來,乖乖給你貸款。

你以為開發商都是自掏腰包蓋房?你又錯了!不僅土地轉讓金是貸款,連修樓蓋房也是承建商墊資,開發商沒掏幾個錢!開發商的“吸星大法”,爽得不要不要的!

你以為蓋好房子,開發商該賣房了吧?這次你還是錯了!

開發商在開盤之前,會搞個內部認購,至少一半以上的房子,都會給內部認購掉。這個很多人知道了,其實就是找人向銀行貸款買房,其實就是自己賣給自己,但也是變相把樓盤以市價賣給銀行,說白了就是產權變換一下,這銀行的錢就全進到開發商的腰包了。真正想買房的老百姓,第一次基本不可能買到心儀的房子,基本都是告訴你“賣掉了”,然後過兩天告訴你說有人退房。其實這都是把內部認購的房子轉移到老百姓手裡,鈔票再一次進入開發商的腰包。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被用的爐火純青。

你以為開發商拿到錢了,就該去還銀行貸款了吧?這次還是錯了!開發商怎麼會那麼傻,進了口袋的錢還掏出來?開發商會用這些款子再去拿地,只要拿到土地,隨便哪個銀行都乖乖撅著屁股上門來。

如果你問銀行就這麼傻?我要告訴你,銀行當時好像就是很傻。開發商向銀行貸款拿地,是用土地做抵押。現在房子都蓋好賣掉了,開發商就算還不了拿地的貸款,銀行對這筆爛帳也沒辦法,只能去找ZF,ZF就把這塊地再次出讓,拆遷,補銀行爛帳。所以,但凡成熟的開發商,都是擁有好幾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錢就這麼轉來轉去。心情好就還貸款給銀行,心情不好就再說。當然了,你懂的,雖然銀行很傻很天真,但是行長很嗨很快樂。

開發商和銀行,苦練“玉女心經”,互相採陽補陰。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你如果覺得ZF真心希望控制房價,你怎麼老是錯呢?真心覺得房價過高的,只是中央ZF而已。但是中央ZF手裡沒一寸土地,土地全是地方ZF 的。你知道地方ZF徵地多少錢一畝嗎?幾萬塊而已,可賣給開發商多少錢嗎?幾百萬一畝哦!對於地方ZF來說,土地就是GDP,土地就是政績,土地就是繁榮。你說地方ZF會真心聽中央的嗎?

好吧,中央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出臺新政策,將土地出讓,變成土地競拍。而且中央一揮手,央企出馬了。老大哥們揮舞著白花花的鈔票,出現在一個個土地競拍會現場。大家都驚呼,“中央要控地”!

你以為央企出馬了,房價有望回落了。怎麼每次都錯呢!現在要拿地不光靠關係,只能是競拍,這樣很多小開發商是不行了,但是土地就基本都集中到幾個大開發商手裡,變相土地兼併而已。央企老大哥是不差錢,但民企拿不到地,還不能抬抬價?競拍時多舉舉牌子,地價就是幾億幾億往上竄。你央企再牛,牛不過地價!我讓你控制房價,你倒是控制啊!地價就這麼高,你老大哥不拿,我們民企拿,前面說過了,甭管什麼價格,只要土地在手,不怕鈔票沒有!

老大哥們拿了地,那怎麼辦?只能蓋房子賣掉,賣什麼價?不可能低於底價吧。再說老大哥的錢哪兒來的,國家給的。郭嘉的錢哪兒來的,從老百姓手裡收的。是的,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郭嘉從老百姓手裡收錢,買昂貴的土地,蓋成房子,再以更貴的價格,賣給老百姓。

這就是那個瘋狂時代,房地產界的循環。土地、銀行、開發商,不斷循環,生生不息,於是房價也是放飛自我,真的是上天了。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葵花寶典”,武功倒是世界第一東方不敗,只是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欲練神功,必先自宮”,被宮掉的是實業的健康發展,是百姓的生活質量。

人們總是認為,日子會永遠如此美好,人人都是百萬千萬富翁。就像無憂無慮的少年,以為自己永遠青春年少,天天紙醉金迷醉生夢死,“來吧,快活吧,反正有大把好時光……”

但是歷史一再表明:靠吃“神力大補丸”的產業,終究不可持久。建在空中的樓閣,終究會倒下來。這幾年,看著多少人把故事講成了事故,多少人吃下去又吐出來。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現在的他,中年男人不如狗。

人會老,房也會。人年紀輕輕嗨大了,歲數大了老得快。房子雖然老得慢,但是從來沒停過。特別是開發商一心為錢,沒幾個人真心蓋房子,所以商品房老得更快,說不定哪天就英年早逝。

我們曾經認為,自己花一輩子錢買的房子,一定也會陪伴我們一輩子,賣時也一定能賣出一輩子的錢。所以,只要買得起,永遠就是賺。真的是這樣?當然不是滴!

你可以不服我,認為房子是永恆財產。但你必須服銀行,因為多數銀行都規定,超過15年或20年房齡的房子,想賣二手房時,不再給予貸款。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我會告訴你,房貸的本質,是錢不是房?!銀行要的不是房子,是本金和利息。他願意把你的房子做抵押物,不管是3成貸款還是7成貸款,說明他覺得你的房子能換來這麼多錢。

但是銀行對15年或者20年以上的老房,基本不予發放貸款。因為銀行覺得這房子,已經不怎麼值錢了。你們願意交易,是你自己的事,不要扯上我。

有人說,“不怕不怕啦,銀行不玩拉倒,我們全款交易”。這麼說,就有點圖樣圖森破了。北京上海那些上千萬的房子,有幾個中國人靠工資買得起?省長部長每月工資兩萬,也買不了半平米!

房價之所以能炒這麼高,全靠銀行貸款這個神力大補丸。每一輪房價飆升,都離不開銀行槓桿資金的刺激。這就像股市一樣,大量的錢湧進來,把股票買買買,股價就能上漲。股價上漲全靠錢堆,房價也是一個道理。

當房子只能全款交易的時候,房價就會像洩了氣的球。那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沒有自己以前炒房賺的錢,以及銀行資金的參與,你買一個給我看看?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舉一個例子。2001年,北京某小區開盤,開發商以100萬的價格,賣給小明一套房,小明首付30萬,從銀行按揭70萬貸款。2018年,小明將這套房再轉手,以1000萬的價格賣給小紅,銀行哪怕只給5成貸款,也得發出500萬現金。

到了2021年,銀行一盤算,你這房子這麼老,大多質量一般般,還不知有多少疾病,萬一倒了怎麼辦,再給你放貸風險很大,所以寧可不做這個生意。50歲的新娘,與25歲的新娘,總是沒法一起比,你以為你是小龍女?

說到這裡,自然有人要問,“假如我的房子倒了,那還用不用還貸?”這還用問?當然要還!就像我前面說的,“房貸的本質,是錢不是房!”

所以,如果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其他原因,房子沒了,根據《合同法》等法律規定,以及房屋按揭貸款合同約定,借款人仍有義務清償尚未償還的貸款本息。

作為房主,房子沒了還得還貸,當然不會願意。與其看你“一哭二鬧三上吊”,還不如現在就不貸給你,以免日後囉嗦。

實際上,隨著房齡越來越大,銀行按揭率也越來越低,70%、50%、30%、0%。當房齡超過20年時,大多銀行不肯借你一分錢。

站在銀行的角度,這麼做非常正常,因為他不是慈善家,而是生意人。但是對於中國樓市,就像澆一桶冰水,唱一首《涼涼》。

宇宙人都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樓市還剛剛起步,就像穿開襠褲的小屁孩,建造量也是非常的小。大概是2001年開始,樓市才開始春情勃發,房價飛漲就像是春藥,刺激開發商大幹快上,生出大量孩子,不,是造出了天量房子。

2001年蓋的房子,2021年將大量進入20年禁貸線內。這時候房主想要賣房,只能選擇全款買主。可惜大家都是房奴,手裡哪有餘錢?真土豪太少,除非大降價。

這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倒就會倒一片。20年的房子涼涼,15年的房子就會半涼,10年的房子就會菊涼。

當然現在的中國,可能還是人傻錢多。貧窮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猜不到今後房價還會不會漲?因為現在搞“一城一策”,也許有的城市還會漲。大家都在玩擊鼓傳花,就看誰接最後一棒?那時除了自住,其他都得玩完。“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房子恆久遠,一套永流傳”,永遠只是廣告語。房子再怎麼好,他也是浪費品,會老化會折舊。銀行曾經很傻很天真,但是他們現在不傻了。

大家如想評估自己房子值多少錢?不要光跑中介,也可以跑銀行。假意住房抵押貸款,問問銀行願意出多少錢。看看是他們傻,還是你傻?

你可能就會發現,“中年男人不如狗,中年房子狗不理”。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未來的他,疾病纏身隱患多。

正因為2021年開始,商品房會大批進入20年禁貸期,再加上房地產稅的出臺已成定局,我們彷彿聽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在催命,“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房價跌了——房價跌了……”

你有沒有一點心慌的趕腳?未來是你掐住命運的咽喉?還是你被命運掐住咽喉?

有的人可能會想,沒關係沒關係啦,反正我買的是一手房,賣不出去就自己留著。至於房貸,該還就還。房價跌了,也無所謂。

如果我告訴你,假如全國房價腰斬,對於廣大房奴來講,很可能會帶來兩種可怕後果。一是堅持繼續還貸,但必須額外往裡貼錢。二是主動或被迫斷供,房子會被沒收拍賣。你相信不?你相信不?你相信不?重要的問題要問三遍!

現在依法治國,我們再來看看,《銀行房屋按揭貸款合同範本》怎麼說?“抵押期間由於乙方(購房人)的過錯或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價值減少的,乙方應在30日內向甲方(銀行)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否則,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提前清償相當於抵押物價值減少部分的本、息。”

如果你印象還不深,我們再來看看《物權法》第193條,“抵押財產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恢復抵押財產的價值,或者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應的擔保,不恢復抵押財產的價值也不提供擔保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債務。”

不知道你看明白沒有?會不會感到細思極恐?假如你買了一套1000萬元的房子,如果房價下跌30%,這套房屋只值700萬。損失的是你的首付款,銀行還是可以很淡定。但是如果再跌跌不休,就動了銀行的奶酪。銀行就會催你補充質押,“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假設房價腰斬,房屋只值500萬,而你貸款700萬,銀行會讓你補充200萬現金。如果繼續下跌,那麼你要繼續補錢。當然如果你已經還了若干年,肯定會把那部分扣出來。

沒錢怎麼辦呢?就像地主葛大爺在《甲方乙方》裡說的,“那二丫頭呢?……那孩兒他娘呢?”你可以抵押別的東東,比如二房、汽車等,反正你要補齊200萬。讓你太安全,銀行不安全;讓你不安全,銀行才安全!

如果你拿不出200萬現金,也沒有其他資產可以補充質押,那麼銀行就要沒收你的房子。如果拍賣得到400萬,那你還倒欠銀行300萬,光榮成為一名老賴,資產被各種查封,直到你還清欠款。你可能會小宇宙爆發,“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但是木有辦法,合同就這麼龜腚!

當年,香港和日本房子暴跌70%,銀行都要求補充抵押。無數房奴,因為絕望,站在樓頂,縱身一跳,徹底解脫,一了百了。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有人說,“那是香港和日本,我們經歷過2010年杭州大跌,1.9萬一平跌到1萬,也經歷過2011年鄂爾多斯暴跌,2萬一平跌到3千,也沒見哪家銀行要求追加抵押。在國內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資本主義冷酷無情,社會主義滿滿是愛!”

但是,無論是杭州大跌,還是鄂爾多斯暴跌,對於整個國家,都是“大部睛朗、局部有雨”,所以銀行還能承受得了。如果整體上暴跌,有哪家銀行能受得了?有哪個國家能受得了?

有人說,“國家不可能讓房價暴跌”。我就問,“憑什麼”?股市都能從6000點跌到2000點,房價憑什麼就不能暴跌70%?只要是泡沫,總是會破滅。

當所有人都指望國家來當接盤俠時,國家是不會也不可能接這個盤的。就像股市一樣,早就告訴你“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所以你必須認賭服輸,喜當韭菜。現在已經明確告訴你“房住不炒”,如果你還不聽勸,那就得認賭服輸,“命苦不要賴ZF”。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有人說,“我會老實還月供,我也還的起,銀行不要沒收我的房子。”若問元芳你怎麼看,我覺得要分四個方面看:

第一,你願不願還?如果你貸款700萬,房價跌到700萬,大家都會“不拋棄不放棄”。但如房價跌到500萬、300萬,除了個別道德楷模,多數人不會再還貸,寧可銀行沒收房子。

為什麼呢?因為你不傻!貸款700萬,房子只值300萬,這得多付400萬,而且還不算利息。你要是有這400萬,直接以子女名義買房,若都是30%首付,可以買4套房子。你會老老實實還給銀行?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

第二,你能不能還?房價下跌時候,一定是在經濟下行期,往往也是失業潮。你原本以為自己還得起房貸,但是真的失業了,你又拿什麼來還?

當年香港和日本房災中,被銀行沒收房產跳樓自殺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經濟危機而失業,被銀行沒收房產還背了幾百萬鉅債。

那些北上廣深的負翁們,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壓力測試,“假如明天你就失業,房貸還能還多久?”哪怕只有10%的人挺不住,結果都必然是多殺多。第一批斷供帶來的強制拍賣,會把房價打的更低,帶來更多的人違約斷供,然後就是大面積雪崩。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第三,你是一套還是多套?如果你有多套房,那好吧,既然你不聽“房住不炒”的勸,那就自己認命吧,賣掉二房三房來補充質押。太容易賺的錢,也太容易失去。人生如夢,有過就好。

如果你只有一套房,確實是剛需自住,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銀行的確不會輕易沒收你的房子,但是你也不要認為可以把風險無限轉嫁給銀行。銀行會拼命催繳補充質押,必要時會果斷沒收房產,絕對不會和你客氣。至於剩下的貸款差額,那也是要追債一輩子,把你變成楊白勞。

當然,我們畢竟有社會制度優越性,銀行一般不會讓你睡大街,把你唯一房產拍賣後,應該會給你提供一套郊區小房。這就很慈祥了,你要很知足。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有300萬套房子被銀行沒收。想像一下,假如一戶住5個人,就是大概1500萬人,相當於整個北京或上海的人,也相當於美國1/20人口,被迫流離失所,這是真實版的“悲慘世界”。

中國樓市還想繼續瘋狂?銀行規定讓你淡淡憂傷!


第四,銀行願意怎麼愛你?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按期還月供,銀行不會找你麻煩,因為沒收拍賣房子,需要走法院起訴流程,有執法成本,確實麻煩。當然,你也老老實實滴,“自己買的房,含著淚也要供完”。這一切有一個前提,就是房價下跌不多。如果跌穿安全線,那你的房子仍很危險。

有人說,“銀行沒收房產拍賣,會導致房價繼續暴跌,銀行是犯傻?國家能不管?”假設中國只有一家銀行,他可能會顧大局講義氣。但如果有幾十家銀行,沒有人會關心大市如何,只會想著讓自己先脫離苦海。如果中央統一寬大政策,那等於要國家給你兜底。這麼大的底,誰能兜得住?要想救溺水之人,首先得保證自己不會溺水。很多事你能猜中開頭,卻猜不中結尾。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都敢不顧大國臉面,讓銀行將300萬戶家庭趕出家門。當時覺得資本主義社會真是毫無人性,現在回頭看他們也是壯士斷腕。要是能兜住,美國能不兜?

所以,你也不能用社會制度的名義來綁架國家,何況我們還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意味著有斷腕的勇氣,初級階段意味著有斷腕的可能。現在提醒你“房住不炒”,那是對你的最大愛護。如果你還不聽,ZF只能聳聳肩,“怪我咯”!

風起於青萍之末。房住不炒,信號清晰。高位入市,風險激增。依靠房產強國,畢竟不可持久;依靠實業強國,才是滄桑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