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忍!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出現低級錯誤,不要誤導群眾好嗎?

近日,宋代古裝大劇《清平樂》正在熱播,收穫了很大的人氣以及極好的口碑,特別是人們的衣著打扮尤為講究,服飾根據大小、紋飾、質料、顏色等不同彰顯著服飾禮儀的規範化、制度化。說明了節目組是花了一番心思的。而且在臺詞方面也是反覆打磨,字斟句酌,力求做到與歷史的契合。但是目前為止,有一處不敢苟同,即第24集有一處,延州邊境,狄青拜了范仲淹為師,跪下給范仲淹行了大禮,范仲淹也不推辭,在紙上寫了一個“武”字教給狄青,說武字上戈下止,戰爭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保家衛國。止戈為武,武為止戈。

難忍!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出現低級錯誤,不要誤導群眾好嗎?

宋夏邊境形勢


我覺得很疑惑,我們先看看“止戈為武”的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最早提出這一著名的論點。書中記載:潘黨曰:"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楚莊王回答:"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潘黨(楚國大夫)認為楚莊王戰勝了敵國,應該讓敵人的後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國的威風。而楚莊王告訴潘黨:"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字合成的,真正的消滅暴亂,是永遠停止動用武器,這才是真正的武功。

這是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待,意思沒有錯,我非常認同,就像電視劇裡范仲淹所說:戰爭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保家衛國。

難忍!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出現低級錯誤,不要誤導群眾好嗎?

但是單從武這個字,就是這樣理解的嗎?電視劇中范仲淹似乎犯了一個錯誤,他在紙上寫了一個武字教給狄青,說武字上戈下止,看來他是想從古文字學的角度開始來解釋這個“武”字,進而引申為停止殺戮,保家衛國。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的依據,《說文解字·敘》中說:“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意思是說“武”字是會意字,既然是會意字,那麼許慎的解釋是不是正確呢?且往下看。

所謂會意字,字面意思就是會合成意的意思。《說文解字》裡面的“比”是合併的意思。類,指字的類別。誼為義的本字,就是說字的意思、意義。指揮是說手的動作,就是指向的意思。那麼綜合起來,會意就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起來,融匯他們的意思,表現出新的意義指向。那麼按照范仲淹和許慎所說本文中的“武”是匯合了“止”和“戈”而成。也就是停止殺伐。

《漢書·刑法志》中記載:"斬左止。"顏師古對此做了批註:"止即趾。"說明就是腳的意思。而且在古文字學造字法上,“止”是象形字,是形聲字"趾"的本字,是甲骨文字形。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實則為人的腳趾的象形。

在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現形式是"足戈並立",左邊畫一個"足型",而右邊畫一個"戈型",二者組合成其雛形,並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種靜態;在此基礎上字體由左右結構,變成了上下結構,近而形成了"止戈豎立"的組合,此時最大的變化在於"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型"被"戈"字所代替,使字的象形具體化,其意是持戈而行,處於一種動態。在金文和篆文中"止"依然如此。從甲骨文中"武"字的變化看,其原始本意似乎應該是這樣的:或持戈靜止而立,注視前方;或舉戈而動,欲與人、欲與獸鬥,用武力來討伐。

難忍!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出現低級錯誤,不要誤導群眾好嗎?

甲骨文和金文“武”字


漢字是經過了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武"字也不例外。古代的先人由於缺乏考證,對"武"字的理解是有區別的,也存在著誤區。所以,電視劇中,如果從漢字學的角度來探究和引申“武”字的含義,我們就不能理解為“止戈為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