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三學街,一個耳熟能詳的街名。然而,為什麼叫三學街?老西安估計也sa上冒汗,she不清楚咧。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那就一起漲知識吧!三學街位於西安市碑林區順城南路東段,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以“一廟三學”著稱,“一廟”為文廟,也叫孔廟,“三學”即西安府學、咸寧縣學、長安縣學。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說起三學街的來源和形成,不得不追溯一把歷史。昔日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在歷史上來說也就是官學。從漢平帝始,開創了太學立廟,祭祀孔聖的先河。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詔:“天下學皆各立周、孔廟。”自此孔廟遍及九洲。每到初一、十五,學生都需要給孔子行祭拜禮,當時的長安縣和咸寧縣為了學生祭奠方便,便將學校搬遷到西安文廟的東西兩側。三學的格局從明代萬曆年間形成,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祭奠孔子方便。於是出現了三學共用一個文廟的現象。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現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孔廟)就位於三學街的北側,分別形成了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這三條南北街巷。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府學巷呈Y字型,行至中段被房舍擋住,分為兩岔,東路稍短,西路略長,沿路大門古舊古樸,有濃厚的古風感。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長安學巷南口的長安縣學大門至今尚存,行人需穿過大門方形門洞方能入巷,巷北盡頭向西拐出巷就到了安居巷。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咸寧學巷比較直,有古槐多棵,兩側有粗壯的藤蘿主幹爬滿貫通街心的藤架,街中路東有一座明代實心四方磚塔魁星塔。

在古代,人們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試的年頭稱“槐秋”,考試的月份稱“槐黃”。唐李淖《秦中歲時記》載:“槐花黃,舉子忙。”在三學街中,抬頭就能望見那成排遮蔽的槐樹。幾棵千年唐槐,樹影婆娑,鬱鬱蔥蔥,簇擁在孔廟碑林與府學巷之間,給人一種古風悠悠的爽氣。這裡融合著文化藝術、歷史瑰寶,傳承著知識的價值與民族精神。


你知道嗎?三學街為啥叫三學街

日前,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陝西第二批歷史文化街區,三學街榜上有名,原來這條瀰漫著文化氣息的書香之路就靜謐地躺在我們身畔,那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學街,欣賞蒼勁有力的書法,聆聽婉轉悠長的壎聲,呼吸空氣中瀰漫的淡淡墨香。

華商全媒體記者 王強

據西安市碑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