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退专业真的没前途么?计算机专业真的前途无量么?


劝退专业真的没前途么?计算机专业真的前途无量么?

昨天,发了一条感慨,阅读量破万,里面提到这样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就是专业的选择问题。今天我们就谈谈专业的选择问题。

网络上流传着两句话“四大天坑:生化环材”,“如果你不知道你想选什么专业,无脑计算机,没错的。”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生化环材”,具体是指:生物(生命工程、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医疗等等)、化学(化学、化工、过控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金属、高分子、陶瓷)、环境工程(资源勘探、采矿工程)。而热门专业计算机,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等。

生化环材之所以被网上称为天坑,是因为就业待遇差、学习成本高。计算机专业之所以被称为热门专业,是因为工资待遇高。也因为这样的比较,目前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全民转行计算机,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行业待遇好,大家都想借助计算机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实,生化环材专业,其本身是好专业,但被称为天坑的问题在哪儿?问题就在我们国家工业还很低端,玩不起高附加值的东西。

比如,做新材料开发,可能要投入几千万都不见成效,这也导致国内没有这种民营企业搞研发,玩得起研发的都是国字头企业,而国字头企业的待遇跟计算机民营企业比起来,天差地别。但国字头企业计算机岗位和国字头企业材料研发岗位的待遇都差不多。

比如,做生物医药研发,国内靠谱的生物医药公司么?国内的都是各种国际医药巨头在华销售和办事处而已,一个药品从研发到临床再到拿到许可,上亿的资金砸进去了,这样的资金量,国内民营企业玩不来。

比如,环境工程,虽说我们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绿水青山,但是,肚子都填不饱,环境真的就真的那么重要么?或者说,上层真的就在乎么?

反观,计算机互联网为什么火?因为你买一台计算机,有个好点子,你就可以创业了。你找百十个码农,买百十台配置还可以的计算机,你就可以做个外包公司接活了。大的民营例如阿里巴巴腾讯,借助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数据,借这些数据就可以发展第三产业继续钱生钱了。这就说明,这个行业没那么多硬核的研发成本啊,即使你创业失败,电脑一卖,还能收回点成本,不至于亏的血本无归啊。所以,互联网计算机,会给员工高工资,因为挖掉高工资,老板挣得更多啊,相当于无本买卖了。

资本市场永远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试问,与其花费上亿资金去进行赌博式的产品研发,承担着可能一无所有的风险,为什么不用这上亿资金勾画一个美好的第三产业蓝图,轻轻松松把钱给挣了呢?资本才是最大的推手。

资本是推手,可以从这两年的人工智能火热就能看出来。去年年初,华为百万年薪聘用人工智能人才,目前高校毕业生校招,最抢手的岗位是BAT级别公司的人工智能算法岗位,国家也在进一步刺激这个行业,去年,国家在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人工智能脱离出计算机专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去年年底,某车企今年一个车辆工程的毕业生都不要,他们要计算机的毕业生,因为无人驾驶是汽车行业目前的高潮点。

其实,五年前,材料工程领域,也短暂出现过资本炒作的idea,就是3D打印。其实,有材料背景的人都知道,3D打印的概念跟机器学习的概念一样,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形成的理论,说到底还是旧瓶装新酒,资本炒作了一阵子,卷了一波资金之后,悄然退场,这两年,还能在媒体上看到多少3D打印的影子?

目前,华为被美国绞杀,无论是5G通信设备,还是手机端,全面被打压,华为选择京东方是无奈之举。普通人也纷纷意识到,我们的基础材料、我们的芯片、甚至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我们的工业机床都需要进步,但年轻人却在逃离生化环材,在逃离机械工程,在逃离土木工程,在逃离电气工程,我们的年轻人错了么?年轻人没有错,他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那谁错了?错的是谁,不能说也不敢说。

咱们国内会一直这样下去么?肯定不会,谁不想玩高端的,玩附加值高的?但要等很久么?这个我不知道,但我从来都不会随意劝退任何人。我不寄希望于国家环境的改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又不想成为马云,成为马化腾。

热衷于劝退的“热心人”,大部分都没经历过计算机暗淡的那些年,目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沉寂到两千年初,才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直到五年前,才再次凭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开始落地生根,这不,这两年这行开始回归冷静了。

现在啊,劝退是主流,也是现实,在这个问题下我也不想反驳,生化环材坑不是因为专业,而是因为国家的大环境,咱们毕竟只是个发展中国家而已。我倒是希望,生化环材学的人越来越少,最好就剩下目前的这一批科研人员。大家都去做计算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当然,这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毕竟"聪明人"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