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池:湖羊產業圓了群眾致富夢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朝霞 薛硯 通訊員康小川

自古就是半農半牧區的華池,曾經“放養”式牧業,一度讓這片土地生態變得脆弱。困則思變,既要青山綠水,也要為民致富,華池縣發展探索湖羊舍飼養殖產業,糧改飼種植50萬畝玉米、山旱地種植50萬紫花苜蓿,邁上了產業富民的嬗變之路。

探索富民產業之路

上世紀80年代,“靠天吃飯”的華池農業,農牧業主要是打山放牧,以山羊為主的養殖業,讓本就脆弱的生態更加不堪重負。禁牧,是否會綠了山溝和梁峁,也扎住了農民的“錢袋子”?如何解決養殖和綠化的矛盾?華池縣在種和養上做文章。種的是玉米和苜蓿,養殖上從放牧式養殖轉變為“設施圈養”。

華池:湖羊產業圓了群眾致富夢

華池縣福瑞養殖場員工在養殖小區精細化餵養新購進綿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子恆攝

在華池縣山莊鄉尚灣村的川臺地上,成堆的玉米秸稈,一堆堆整齊地擺放在地裡,這是華池縣旱作農業成果的見證。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從華池的川臺地,種到山上,畝均產在1000斤以上。全縣種植地膜玉米50萬畝,已經成為富民的“鐵桿”產業。50萬畝的紫花苜蓿留床面積,十分適合發展牧業。

引進了遼寧蓋州絨山羊,由於緯度高低的轉變,絨山羊產絨率退化,淡出了大家的視野。“湖羊生長快、食量小、屬於多胎肉羊。它的優點幾乎滿足了我們的所有要求,但養殖必須精心到家,當“孩子”來養,才能見到效益。”柔遠鎮李莊村養殖戶田彪,是全縣第一批“吃螃蟹”的湖羊養殖人,解決了冬季羔羊難以存活的難題,經過一年的努力,年底收益達10萬元。像他一樣的養殖戶,經過先期試水,發起了“羊”財。

華池縣看準了湖羊“短平快”的扶貧效益,在精準扶貧的產業發展中,大力推進精細化、規模化養殖,助民增收。這是在多年產業選擇中不斷摸索、不斷實踐的一次抉擇。

貧困戶養殖有了“雙保險”

在華池山區粗放養羊,“撒胡椒麵”的“投母還羔”式扶貧,貧困戶養殖存在不少問題。對此,華池縣在引進湖羊養殖的同時,引進了“中盛”大型養殖企業,建立規模養殖基地。採取這樣的“大兵團”養殖戰略,形成的規模養殖“矩陣”,用示範的力量,引導養殖戶去養殖。

華池:湖羊產業圓了群眾致富夢

位於山莊鄉大莊村的中盛農牧萬隻湖羊繁育基地俯瞰圖,該項目目前已建成24棟羊棚,調入湖羊4000只。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田宓逢 攝

中盛羊業落地華池之初,華池縣把給貧困戶的配股資金,注入到養殖企業裡面。這筆資金輸入,給中盛羊業公司解決了啟動難題。把配到戶的扶貧資金變“股金”,入股到公司,他們將有固定的分紅收益。同時保險兜底,規避了貧困戶的養殖風險。

在華池縣山莊鄉鐵匠溝的中盛羊業養殖基地,一排排標準化棚圈,整潔而恢弘。在養殖場的飼料加工工棚內,攪拌車和粉料加工設備都在運作著,一派繁忙有序的生產場景。養殖場裡,總經理張平忙著在電話裡給養殖戶解疑釋惑,“像這樣的電話每天有很多,有合作社的,有養殖戶的”張平正說著話,又有人前來“取經”。

同時,全縣15個鄉鎮的“四合一”養殖場遍地開花,這些羊場投入使用,統一由中盛羊業接管,特派技術人員和飼養人員統一管理。示範引領,湖羊養殖產業,逐漸成為扶貧富民主導產業。

“在縣裡組織的湖羊養殖培訓中,按照中盛教給我們的科學餵羊方式,有了效益,去年銷售羔羊近2萬元。”柔遠鎮田莊村白忠亮嚐到了湖羊養殖的甜頭。

延伸產業鏈增加收入

行走在華池田間地頭,不時有打草機在打草,打好的玉米秸稈整齊地碼在地裡,農機忙著拉運。在華池各養殖合作社、養殖戶正搶著時間儲備乾草。

在華池,每年有50萬畝的玉米秸稈,以往是沒有用的垃圾,近幾年隨著華池肉羊產業的發展,飼草的需求不斷增加,沉睡在田裡的玉米秸稈就變成了錢。

華池:湖羊產業圓了群眾致富夢

華池縣柔遠鎮李莊村合作社裡,工人們正在裝卸飼草。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封康康攝

位於柔遠鎮田莊村的華池縣隴田飼料加工廠,庫房裡囤積了足夠一個季度生產的原料,該廠引進江蘇“羊司令”的技術,填補了華池縣沒有精飼料加工的空白,日產飼料達10噸,外銷到周邊飼料有90多噸,有力助推華池草畜產業。

喬河鄉張岔村李世鋒創辦了華池縣富康晟養殖合作社,帶貧31人。“縣裡配給貧困戶的股金,注入我的合作社,我要給大家帶好頭!”冬去春來,李世鋒的合作社銷售羔羊,利益30多萬元。

“要說把一個產業,能夠做成規模,形成產購銷鏈條,需要幾年艱辛的付出。”,懷安鄉糖坊咀村村支書高懷富說。他建辦了懷富養殖合作,目前湖羊存欄在2000多隻,主要以育肥為主,購銷產業鏈已經形成,年利潤達百萬元。

目前,全縣在大型養殖企業與合作社示範帶動下,各鄉鎮紛紛建立標準化湖羊養殖場,由中盛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購銷,示範帶動15個鄉鎮發展湖羊產業,讓貧困戶在受益分紅託底的措施下,逐步實現養殖“零風險”,走上了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