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北伐原来是输在这里

隆兴北伐原来是输在这里

大金完颜亮大张旗鼓地南侵,以南宋的完胜告终。

突如其来的胜利有时候的确会冲昏人的头脑,比如宋高宗赵构。


虽然在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完颜亮南侵那年,宋高宗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宋孝宗,但他一直作为太上皇活跃在朝堂之上。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种传统,但凡开疆扩土的皇帝都能获得美名,无论在位期间民生如何;但如果对异族妥协,无论经济多么发达,都一定会被指责为昏君、投降派,是历史的罪人,宋高宗当然不愿意自己被扣上这样的帽子。

在完颜亮南侵失败之前,南宋的主和派认为空谈复国没有任何意义,所谓“复国”的议论不过是吹嘘北方义军如何鼎盛,百姓如何盼望王师,但北方义军本就是乱世之源,怎么能因为他们就挥兵北伐呢?

隆兴北伐原来是输在这里

而完颜亮的失败意味着“金兵不败”的神话破灭,宋高宗的头脑也热了起来,光复中原是一代人的梦想,毕竟谁愿意朝异族卑躬屈膝呢?

面对主和派的冒死劝谏,宋高宗一反常态的决定出兵北伐。隆兴元年正月,宋孝宗遵从高宗的指示,为尘封已久的岳飞案平反,岳飞被追封为鄂王。看来一旦需要英雄形象的时候,宋高宗还是首先想起曾经重用过的岳飞,同月,下令出兵北伐。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北伐时代开始了!

宋高宗在位前期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因为没有封建官僚的参与,成千上万的百姓才得以追逐锥末之利,南宋王朝的经济才得以奇迹般的迅速恢复。但凡是都有两面性,无为而治是有代价的,无为、无为,无所作为,这里不仅仅是皇帝无所作为,封建官僚们也被迫无所作为,既然没权力对付黎民百姓,当然也很难对付骁勇的大金。

宋高宗、宋孝宗一朝,南宋的封建官僚始终处于弱势,再加上皇帝有意无意的推行北宋时期“以文治武”的国策,这时的南宋朝廷已经没有中兴四将这样的将才,朝廷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也仅有二十万人左右,能出战的不超过六万。

王夫之对隆兴北伐有过很精准的评论:兴隆年初,在“以文治武”的理念下,将军都开始冒充书生,自矜有君子之风的士大夫在十万火急的军事面前也要做出一副恍若无事的样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将领和官员怎么能完成北伐的霸业呢?

这样的军事实力,朝廷动用发行会子之类的特殊手段才得以退敌,何况出境主动击敌?

隆兴北伐比完颜亮南侵的战绩稍微好一点点,完颜亮支持了两个月,隆兴北伐支持了半年。南宋正月出兵北伐,七月就在宿州遭遇打败,辎重尽失;八月,主和派汤思退再次拜相,南宋由攻势转为守势。

隆兴二年,宋金双方再次签订“隆兴和议”。不过与“绍兴和议”相比,这次总算挽回了一点名声,换回了一部分利益。隆兴和议约定,南宋不再向大金称臣,双方皇帝以叔侄相称,南宋岁币减少十万。

隆兴和议后,宋金双方再次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南宋在宋高宗、宋孝宗的带领下,继续恢复了无为而治的国策。

隆兴北伐原来是输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