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在汽车领域内,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操作,而且还不止一个。比如最近的特斯拉Cybertruck,当然罗罗(RR)曾经也干过这样的事。


埃隆·马斯克是这样形容Cybertruck的:

“It is, it is literally bulletproof to a nine millimeter handgun,” Musk said onstage during the unveiling. “That’s how strong the skin is — it’s ultra-hard, cold-rolled stainless steel alloy that we’ve developed. We’re going to be using the same alloy in the Starship rocket, and in the Cybertruck.”


注意其中的关键词:9 毫米口径的手枪子弹、冷轧不锈钢、火箭同款。


按理说,这应该算是好事一桩,但实际上却少有厂商使用。Why?


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关键:1、车身结构;2、不锈钢材料


车身结构

车身结构大体上可以看成两个功能部分:1、结构件;2、覆盖件。


结构负责支撑、受力,覆盖用于视觉、空气动力。


其实汽车的车身就像一间房子,要由柱子、房梁等框架撑起来力学基础,再装上门、窗、屋顶等去进一步实现房屋该有的功能属性。车身结构也是如此,力学框架打下基础,覆盖件再进一步发挥更多功能价值,为车内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货物等提供适当的空间。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就拿这个驿站马棚来说吧,也得先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拓展功能)


看起来并不复杂,对不对?但实际上,车身结构十分复杂。因为力学的特性总是看不见、摸不着,等用户可以感受到的时候,往往都是触发“悲剧”剧情的时候……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车身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辆的性能表现,它给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开起来“笨重or轻快”,以及车内空间表现、振动表现等。除此之外,像弯道表现、操控表现、越野性能表现、安全性能表现等,也都与车身基础存在密切关联。


起初,人们对车辆性能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只要能遮风挡雨,也没什么更高追求,即使车身笨重点也无所谓,能开就好。但是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以及越来越高的产品需求,车身的性能表现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


首先它要足够结实,以抵御冲击力,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日益严格的车辆安全测试方法以及消费者越来越强烈的安全意识让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成为重中之重)。


其次它还要够轻量,否则车辆的加速性能、弯道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能都会受到制约(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也迫使厂商进行车辆轻量化升级)。


早期一些厂商会通过对材料进行加厚的方式强化车身,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发动机油耗的上升以及车辆操控性能方面的笨重感。


为改善这种情况,汽车行业对于车身结构的设计目标大多为:满足强度、降低重量。


1、用高强度钢材取代部分普通钢材,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重量;

2、通过零部件结构优化,发挥力学结构的力量,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强度;

3、通过铝合金、复合纤维等低密度、高强度材料取代部分钢材,满足强度,降低重量。


对于车身结构,我们则是通过平台化思路,实现结构加强、重量降低的目标。目前,斯巴鲁采用的最新平台技术叫做“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简称“SGP”。


TIPS1:什么是汽车制造平台

汽车制造平台即支撑汽车框架的基本零件组合,它包括车架、悬架、转向、动力总成等部分,是汽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最“基础”的部分。


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GP)通过对强度、重量、刚性等几方面的整体优化,让车辆多方面性能得到提升。


比如我们通过钣金件的结构优化以及高强度钢材的使用,将车身的刚性进行提升,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车辆在经过崎岖颠簸等“振动”路面时,车身所能提供的舒适性会更好。


TIPS2:刚性

刚性就是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如果结构刚性较弱,那么在受到冲击时发生的变形就大,反之就小。


我们用图表可能更好理解。


下面这个图表将振动加速度与时间进行关联,在这个双轴坐标系中,折线在越短的时间内趋于横轴,就意味着刚性越好。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当车辆经过崎岖颠簸等“振动”路面时,在路面冲击作用下车身会发生变形,在通过该路面区域后,车身又从变形状态开始复原。上图中灰线所示车辆在经历振动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将振动加速度降低,而蓝线所示的就是我们使用全球化平台技术后的车辆测试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它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振动加速度降低到一个理想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振动加速度可以快速降低,车辆产生的噪音也会更低,行驶的品质感更出色。


当然了,对于车身而言,出色的刚性还要与重量和强度综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简单来说就是,结构更合理,不做无用功。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由于车架这种复杂结构很难用数据来量化性能,所以通常都是用人的感官来测量的。但我们认为对这些无法量化的细节也应该进行准确的测量,所以SGP的开发重点就是彻底数据化。我们专门开发了新的千分之一精度测量系统用于SGP开发,通过对车身关键力学截点细致的数据测量来指导设计研发,从而从根本上做到结构优化,使其可以为悬架、转向、传动等其它系统提供性能基础。


举个例子:环形结构。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斯巴鲁的产品使用的都是高强度环形车架。通过对环形结构加以利用,使车身无论在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截面上,都有连续封闭的环形结构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而利用好这些纵横交错的结构,也能以丰富力学释放路径的方式为车身提供更出色的力学特性。斯巴鲁的工程师采取增加部件的组合强度等措施,将SGP车体的抗扭刚性提高了1.7倍(本公司产品间对比)。除此之外,工程师还通过分散车身的共振,大幅度降低了方向盘、地板、座椅间的共振,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由于车身的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悬架的刚性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加强后的悬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能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避免车身发生弯曲。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换材料也好、优化结构也罢,对于车身结构,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一直都是我们的行业目标。


至于车身造型覆盖件,它们虽然没有过多力学用途,但依然是车辆生产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毕竟人靠衣服马靠鞍。不过车身覆盖件对于材料就没有那么多限定了,通常来说,重量适合、材料加工特性适合、价格成本适合,就可以用来制作覆盖件了。


不锈钢材料

说到不锈钢,可能大家会存在很多误解:

1、不锈钢并不是某一种钢材,而是不锈耐酸钢材的简称;

2、不锈钢其实也有可能会生锈;

3、加工不锈钢其实并不容易。


1、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剂)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按照金属组织结构划分,不锈钢可以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等。按照成分划分,也可以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等等。不锈钢的特性可以适用于多种多样的用途,而不锈钢的耐蚀性则主要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2、不锈钢的耐蚀性一般会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影响不锈钢防锈能力的主要有三点因素:

a、Cr以及合金元素含量,越高越不容易生锈;

b、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工艺在杂质去除、钢坯冷却等环节可以提供更好的品质保证;

c、外界环境。环境太过潮湿,还是会生锈。


3、不锈钢其实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材料。从加工特性上来说,它不容易被切削(热量大、切屑容易粘、容易膨胀)。不锈钢的物理性能对切削过程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导热性起着很大的作用。被加工钢材的导热性越低,由切屑带走的热量越少,而刀具上积聚的热量越多。再加上不锈钢的韧性也较大,强度高,因此切削时热量难以扩散,致使刀具容易发热,降低了刀具的切削性能,也影响了加工精度。


对于冲压而言,不锈钢的性能表现也不算友善。冲压变形抗力大,弹性回跳大,而且多数不锈钢材料强度和韧性都高,冲压时容易粘模。不锈钢工件冷作硬化严重,拉伸时又容易产生皱折。


SO,加工结构简单的勺子、叉子还好,一旦涉及汽车上那些复杂的结构,它的加工成本就会非常不可控,而且成品率搞不好还得降低。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车上的这些钣件都非常复杂,不像不锈钢盆那样easy,稍有不慎留个什么瑕疵,日后都有可能出大问题。


汽车为什么很少用不锈钢做表面?


当然了,还有一方面,就是不锈钢材料是不容易覆盖油漆的。这样出来的车辆也就很大概率不会存在拉力蓝、墨玉竹青绿、耀目寒冰银这样富有个性的配色了。

了解车身结构和不锈钢材料后,再来看这个问题,不锈钢材料物理性能不如碳钢好,成本还不低,自然没什么厂商使用了。


提到成本,额外再补充一些。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的增加最后还是得落到消费者身上。这也是我们打造斯巴鲁全球化平台的另一个心思:把全部优势火力都集中到一个基础平台上,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再向其它产品上覆盖。


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针对平台这个环节,需要将大量的冲压零件焊接成一个大型部件。这个化零为整的过程会导致成本飙升,因此在研发新车时,并非每次都会制作新的平台,通常是几个不同的车型共用一个平台。为何如此呢?因为平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一旦涉及到平台的修改、调整,将会牵连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各方面的调整。因此,即便是新车型,只要搭载的发动机、变速箱没有变化,就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来调整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