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道歉與父權社會的衰落

郭濤因為2014年出版的一本書中,涉及到一些不尊重女性的言論,被網友們炮轟。郭濤忙慌不迭的出來道歉,但是仍然被一堆人追著罵。

這個事件反映了父權社會的衰落和平權社會的來臨。這不取決於郭濤,也不取決於任何人,而是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從男女地位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的母系社會、農業社會的父權社會,以及現代工業社會的平權社會。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如果我們拋開所有表面抗爭等因素,你會發現,這是由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以及男女群體的不同生產能力決定的。

人類存活於世的最低需求是什麼?不是聽歌,不是享樂,不是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而是生存。簡而言之,就是確保自己能吃上食物,能不被餓死,能活著。活著,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底層的需求。所有其他需求以及評判標準,都是由這個需求衍生或進化而來。對一個人的最終評判標準,也是基於這個人的生存能力。

而考驗一個人生存能力的大小,其實考驗的是這個人生產能力的大小。

那麼,在原始社會,男人和女人的生產能力有區別嗎?基本沒有。大家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裹體,都只能靠最原始的採摘等,來完成對食物的獲取,生產能力基本都等於零。由於男人和女人在生產能力方面,基本沒有差異,所以,男人的地位並不會高於女人。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惑,即在原始社會,為何女人的地位反而高於男人呢?因為女人具有一項男人不具備的能力,即生育能力。所以,在男女雙方生產能力機會沒有顯著差異的情況下,由於女人比男人多了一項能力,女人的地位反而比男人高。

而隨著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人類逐漸發明了生產工具,並能進行自我耕種、畜牧等並因此而獲得食物時,男人在體力方面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家裡只要有一個男丁,就相當於獲得了一個勞動力。這個勞動力在農時,可以幫忙耕地、畜牧,進行重體力的勞動,在發生族群衝突時,可以成為主要武力載體。在這種情況下,男性的生產能力明顯得到提升,作用也更加明顯,地位逐漸開始高於女性。

但是,當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男性在身體方面的優勢,馬上又開始消失了。當人類發明農業機械後,種植農作物不再靠重體力勞動,而是靠機械。而對於機械的操作,男性和女性在身體方面的差異,並不會對機械操作產生特別的不同。當人類發明汽車等交通工具後,物流速度的快慢,並不再取決於誰跑得更快,而是取決於現代交通工具。但男性和女性在操作現代交通工具方面,並沒有特別的差異。

這方面的例子還很多。簡而言之,科技越發達,男性在生產能力方面的優勢,相比女性而言,越來越不突出。同時,由於現代商業的高速發展,獲取財富不再靠原始體力的比拼,更多的是靠對市場的判斷力、決策力、執行力等,而男女在智力開發方面,並無明顯差異。所以,很多女性依靠現代商業社會規則,獲取了大量財富,或者獲取了工作機會,男女的生存能力和生產能力,逐漸趨於平衡。

因此,男性的地位就開始不停下降,父權社會也逐漸趨於衰落。

關於這一點,如果你去觀察一下西方社會,就可以得到印證。西方社會已經基本實現了平權社會,即男女雙方几乎完全平等,沒有什麼差異。西方社會走在了工業化的前端,且走在了現代商業社會的前沿,最早實現了男女生產能力的平衡。因此,女權運動也最早從西方社會展開,男女地位的完全平等也最早實現。

反過來如果我們去看一些落後國家和地區,則會發現,這些國家的女性地位往往比較低。因為科技越不發達,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越低,則意味著男女生產能力的差異越大。當你仍然生活在一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社會,男性的身體優勢就展現出來了。這時,男性在生產能力方面顯著高於女性,由此導致社會地位也會高於女性。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點好奇,即如果人類社會的科技繼續發展,人類進入AI時代、量子時代、意識流時代後,男女地位還會發生變化嗎?

我覺得會的,即人類將再次回到母權社會,即女性的地位將逐漸高於男性。因為在這個時候,男女在生產能力方面,將再次毫無差異,男性可以做到的任何工作,女性都可以毫無差異的做到,而女性比男性多了一項能力,即生育能力,所以,女性的地位將再次高於男性。

而我們現在,正處在向這個方向發展的轉型過程中。人類工業能力的大幅提升,是從二戰結束後才正式開始,到現在為止也就70年多一點。70年的時間,在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可謂是滄海一粟。現代社會在面對男女話題時,之所以會感受到痛苦,是因為我們正處在這種短暫轉型期的陣痛過程中。

等陣痛期過後,你就不會痛苦了。到時候,男性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男性地位就是低於女性的,對此不會有任何不適,就好比女性在幾千年的父權社會中,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其地位就是低於男性,不會有任何不適一樣。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性是,如果整個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物質極大豐富,完全沒有生存的憂慮時,則整個社會在男女互動搭配方面,將可能會越來越無力。這在西方國家也有體現,即整個社會結婚率越來越低,生育率越來越低,最後不得不依靠移民來補充勞動力。

那麼,再往下發展,男女還有沒有可能重新回到平等地位狀態呢?

我覺得有的,那就是當人類的生物科學技術不停發展,當某一天人類發明人造子宮後,男女平權將會再次出現。因為到那個時候,女性的生育能力優勢瞬間不再,男女生產能力完全相等,也沒有生育能力方面的差異,雙方的地位將再次迴歸於平衡。

在人造子宮時代,人類社會的組織形態和倫理觀,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人”不再是由傳統原始的方式生產出來,而是由精子和卵子自由配對,想要配對的兩人中,提取最強的精子配對最強的卵子,並通過基因技術去除所有先天缺陷,然後產生出最強的人類。

到那個時候,人類撫育後代的方式可能也會發生變化,即從原始的家庭小作坊式撫育,變成工業流程化撫育。從小吃什麼、學什麼,都是在一個大致標準化的流程中產生,這會極大的減少人類撫育後代的成本,並提升撫育質量。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科技不但會改變人類生活,也會改變人類組織架構。

這也是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人類社會組織架構形態,就屬於生產關係組成部分。

當然,如果人類的生物技術再次發展,當人類發明永生技術後,可能對生育這項能力的需求將會大大減少。到時候,生產人類只是對人類社會非正常減員的一個輔助補充,不再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到那個時候,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將變得完全不重要,男女將可能實現完全穩定持續的平權狀態。

雖然人類社會各種表象紛繁複雜,但我覺得本質大致如此。

當然,人類社會也可能活不到那個時候,因為族群衝突會導致零和遊戲越來越嚴重,最後當某個瘋子開始扔核武器時,大家就全部玩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