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一季度盈利11.21億 研發投入30.90億

4月29日,汽車龍頭上汽集團發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上汽一季度實現整車銷售67.9萬輛,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實現歸母淨利潤11.21億元。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車企業績普遍下滑,在此前披露一季度業績的企業當中,多數企業僅實現微利甚至虧損,上汽集團這一表現已實屬不易。

在眾多財務數據中,公司的研發費用引人注意,一季度合併研發費用為30.90億元,母公司研發支出為10.74億元,研發佔比提升至11.9%,繼續在同行業保持領先。

上汽集團一季度盈利11.21億 研發投入30.90億

實際上,在過去3年中,上汽集團的研發費用均超過百億,最近5年的累計研發費用更是超過600億。2020年,在業績承受巨大壓力之際,上汽集團仍然堅持投入研發,可見管理層對爭奪技術優勢,實現長期發展的堅定決心。

整理國內上市車企財報發現,2019年上汽集團合併研發支出147.68億元,其中主要體現自主品牌情況的母公司研發支出則超過54.6億元。同期,廣汽集團研發支出50.41億元,長城汽車研發投入27.16億元,北汽與吉利的研發支出分別為30.8億元和30.67億元。

上汽集團一季度盈利11.21億 研發投入30.90億

2019年國內上市車企研發投入一覽表

同時,上汽集團還聚集了一支龐大的研發隊伍。2019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超過2.7萬人,佔公司總人數的11.8%。而母公司在職員工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超過38%。

人才結構也在隨汽車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發生轉變。2018年,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底前新招聘萬名軟件人才。今年3月,上汽集團在春季招聘中提供了近千個崗位,其中對電子系統、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軟件人才需求佔70%以上。此外,據上汽集團4月14日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公司正籌劃設立軟件分公司,以順應"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

另一方面,持續的大力投入,也推動這上汽"新四化"戰略持續落地,在技術和產品上取得差異化優勢。近年來,上汽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移動出行服務等核心技術關鍵領域進行了全面佈局,成果顯著。

以"三電"系統的核心技術為例,上汽自主研發的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成功批產上市,第二代EDU 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持續推進,在燃料電池前瞻技術領域,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

上汽集團一季度盈利11.21億 研發投入30.90億

5G和車聯網應用方面,去年11月,全球首次"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範運營已經在上海洋山港正式啟動。該車型融合了AI人工智能、5G、V2X車聯通訊等先進技術,實現在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釐米級定位、精確停車(±3cm)、與自動化港機設備的交互以及東海大橋隊列行駛。今年,該項目還將實現小批量運營。

近日,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聯手打造斑馬網絡,將推出新一代系統斑馬智行VENUS,打造5G時代的"數字出行"樣板。據悉,即將於5月發佈的上汽榮威RX5 PLUS將作為首款搭載這一系統的車型,車主將嚐鮮百萬支付寶小程序"上車"的新體驗。

一系列的研發工作推進,夯實了上汽面向未來的競爭力。春種秋收,隨著汽車行業轉型深入、汽車市場復甦,看好上汽引領創新、擴大優勢,實現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