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如水的月色,不覺間便搖曳了滿地清輝,獨倚欄杆,望著這蔚藍的蒼穹,忽有把酒臨風的念想,不覺便想到了納蘭那句: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這詞句出自《採桑子》,全詞如下:

採桑子

納蘭性德

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

夜已三更,一闕悲歌暗零。

須知秋葉春花促,點鬢星星。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文人的天職就是描寫並記錄春天。春天來時,納蘭發現了其中的美,然而記錄下來的卻是其中的憂傷。

春天的可貴就在於生命得以復甦,一切美好的事物得以復甦。納蘭不但聞到了春天的“芳菲”,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寂寞”。

在春日的夜晚,納蘭與朋友共“話生平”,窗外飄來了陣陣清香,卻無法化解納蘭心裡的寂寥。已是三更,納蘭絲毫沒有睡意;興致高時,即興高歌一曲,琴聲中飽含悲音,思緒伴著淚痕。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春天,因美麗而可貴,因短暫而珍惜。時光流轉,春也是過客,終究會離去。生性敏感的男兒,為春而悲愁。納蘭的多愁善感是自然的,不帶一點掩飾。悲則悲,傷則傷,抒發心中的感觸時,會流下至情至性的眼淚。他性格中的真摯令他更具母性,也令他更貼近自然。世人已經太虛偽,何必這時再遮掩?唯有情深,文方至精。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春花秋實,有開始便有結局,有盛開便有凋零。歲月如鞭,驅著少年成了老人,兩鬢出現了星星點點的花白。雖然窗外的春天還沒有離去,秋天的悲悽卻已瀰漫心間。時光的流水既沖掉了發中的黑,也掠去了青春的夢。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想飲酒嗎?那就請盡飲。痛快地去飲酒吧,別再被功名所縛,別再將時光浪費在身外之物上。李白的《行路難》裡也有類似的語句: "且樂生前酒一杯,何須身後幹載名。”李白的詩大部分都在記錄經歷,而納蘭的詞卻時刻在表達心裡的願望。假如他真的能夠行樂而忘憂,就不會深陷情感的泥沼中無法自拔了。官場令他勞碌,情感令他心痛。他這一生,一直都在為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付出著。其實,除了生命,一切都是虛妄的。

遇酒須傾,莫問幹秋萬歲名

長談一夜,唱一曲悲歌,在納蘭的心裡留下重重的印痕。這時,他不再是皇帝的御前一等侍衛,也不再是正三品武官,只是一個心思細膩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