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为进一步提升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乃至朝阳区教育整体办学品质和影响力,在朝阳区教工委、教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就推动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高等教育贯通基础教育的新型办学育人模式等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经朝阳教委同意并授权,双方于2020年4月28日在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国科大出席签约仪式的有副校长杨国强、工会及教代会办公室主任夏昀、本科部部长燕敦验、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沈伟、数学科学院副院长郭田德等相关领导;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出席签约仪式的有集团校长张德庆、党总支书记张静及集团、校区相关领导;属地政府常营乡副乡长岳卫红出席签约仪式。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张静书记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由张静书记主持,杨国强副校长、张德庆校长共同签署《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国科大发挥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和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发挥在基础教育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科技学校,并以此为基础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示范基地,共同探索“教育共同体”育人模式和“跨界联合”办学模式,以实现资源融通最大化、互补发展生态化、育人品质高端化。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签约仪式现场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致辞

杨国强副校长、张德庆校长分别致辞。杨国强副校长表示,国科大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基础教育成功经验,在科教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让国科大的院士、专家、优秀博士进校园、进课堂,共同探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新途径,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贯通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陈经纶中学校长张德庆致辞

张德庆校长在致辞中首先转达了区教工委、教委主要领导对国科大支持朝阳教育发展的感谢与问候。他指出,在陈经纶中学百年华诞之际,跟国科大开展合作,思考学校如何再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新形势下,推进陈经纶中学办学质量再提升,必须要抓住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并改革传统课程。陈经纶中学将研究和实践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课程改革,在既有科技特色基础上打造学校办学新特色和学生个性化培养新路径。与国科大合作办学,必将进一步强化学校科技特色,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张校长表示,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与国科大的合作是一个全面的合作,希望双方共同发挥资源优势,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真正惠及区域百姓,并预祝两校合作办学取得丰硕成果。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作表态发言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保利分校校长李书德作表态发言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保利分校校长李书德代表经纶集团校区作表态发言,表示在集团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国科大大力支持下,将实施科学素养培养行动,提升学校学科奥赛和科创竞赛水平,研究“2+4贯通培养”项目,探索品牌共用、人才共育、课题共研、特色共创等方面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贯通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经纶学子的成人成才搭建更加优质的平台。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两校领导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陈经纶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 将共建国科大附属科技学校

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建校40年来,国科大共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有10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北京市金鹏科技团、金帆艺术团、翱翔计划基地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与国科大的合作,必将促进学校优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特色将更加鲜明,成为京城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与国科大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对加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文化交流共享,促进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推动朝阳区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均有很大助推作用。此次合作办学将为陈经纶中学百年教育和百年发展再添动力,为推动朝阳教育强区建设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