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可謂明朝歷史上最命苦的皇帝,當太子的時候差點被鄭貴妃害死。好不容易捱到神宗朱翊鈞逝世,登上皇帝的寶座。屁股還沒坐熱,又因食用春藥過度,一命嗚呼了。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鄭貴妃是光宗的父親明神宗朱翊鈞的寵妃,朱常洛的母親宮女出身的王氏卻被冷落。神宗曾與鄭貴妃曾密誓立她生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但這又違反了明朝嫡長子繼承製度,不僅遭到朝內大臣的強烈反對,也引起皇太后的不滿。在皇太后和群臣的壓力下,神宗被迫立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但是朱常洛雖然被立為皇太子,卻沒有得到皇太子的待遇,太子東宮的防衛也十分的鬆弛,導致後來鄭貴妃一夥指使的暴徒張差闖入東宮行刺朱常洛的梃擊疑案。這個案子明擺著是鄭貴妃在幕後搞鬼,但是神宗袒護她,便想辦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平息此事,神宗曾逼鄭貴妃親自向太子求情,太子長期受鄭貴妃一夥的壓抑,地位朝不保夕。現在鄭貴妃親自向他求情,真有點受寵若驚,很痛快地答應了鄭貴妃的請求,自己出面向群臣說明梃擊一案與鄭貴妃無關,這一舉動令萬曆皇帝十分的高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朱翊鈞逝世,臨死之前他囑託內閣首輔方從哲及司禮監太監要齊心協力輔佐皇太子朱常洛,皇位平穩的在神宗到光宗之間完成交接,一切都顯得十分平靜。然而,平靜中潛伏著的是兇險的風波,鄭貴妃雖然暫時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但這並不證明她放棄了為兒子謀求皇位的野心。此時的鄭貴妃見明招不行,便改變了策略。

朱常洛登基之後,開始行使皇帝職權,致力於扭轉萬曆朝後期的一系列弊政,他發內帑犒勞前線軍隊,解決了長期缺餉的燃眉之急;還停止了民憤甚深的礦稅太監的活動;起用了許多萬曆年間因為直言進諫而遭貶斥的大臣;親自考課大臣,破格提拔人才。種種作為,顯示出光宗皇帝要有所作為的努力。但是這個願望還沒實現便隨著光宗的突然駕崩變成一個歷史的春秋大夢。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神宗駕崩之前,曾經留下一紙遺詔,要朱常洛繼位之後封鄭貴妃為皇太后。但是,朱常洛三十多年來,受盡了鄭貴妃的壓制和打擊,直到現在鄭貴妃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現在,神宗遺詔竟然要他封鄭貴妃為皇太后,這就意味著她還可以通過垂簾聽政來控制自己。光宗怎麼會同意呢?而且這種做法顯然也不符合祖宗的典章制度,所以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鄭貴妃等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想出了一個更為陰毒的計策。她知道朱常洛在做太子期間受盡了壓抑,更別提接觸女色。她計上心來,物色了幾名絕色美女培養成自己的心腹獻給光宗,然後通過她們來控制光宗。光宗的精神長期的處在壓抑之中,此時作了皇帝,見連最恨自己的鄭貴妃都對他那麼好,不免一時飄飄然起來。在政務之餘,開始貪淫縱慾,在後宮與美女們一起廝混,縱情淫樂。酒色掏身,光宗的身體本來就十分的虛弱,又經女色這番折騰,一時間元神大耗,不到半個月便一病不起。關於這段歷史,在《先撥志始》一書中這樣記載:“光廟御體羸弱,雖正位東宮,未嘗得志。登極後,日親萬機,精神勞瘁。鄭貴妃欲邀歡心,復飾美女以時。一日退朝內宴,以女樂承應。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體由是大劇。”李遜之《泰昌朝記事》也有類似的說法:“上體素弱,雖正位東宮,供奉淡薄。登極後,日親萬機,精神勞瘁。鄭貴妃復飾美女以進。一日退朝,升座內宴,以女樂承應。是夜,連幸數人,聖容頓減。”由此可見,光宗的身體應該是本來就很弱,光宗在即位之初也確實很勤政的,鄭貴妃向光宗進獻美女使壞也是事實。

光宗病倒之後,身邊的太監召御醫崔文升給他把脈,光宗本是縱慾傷身,身體虛弱以致臥床不起。這個崔太醫不知道什麼原因,卻診斷為腎虛火旺,需要瀉火,便給光宗皇帝開了一副藥性很強的瀉藥。結果,光宗服藥之後,一夜之間洩了數十次,精神更加萎頓不支,口乾唇裂,面色青紫,隨時都有大行昇天的危險。鄭貴妃也晝夜派人前來問訊,卻不提光宗病情,只是一味的催逼光宗封她為太后。光宗無奈,在病榻上詔諭禮部準備大封。大臣們見皇帝突然病重,都認為是崔文升庸醫誤人,或另有陰謀,主張嚴懲崔文升。這個崔文升原先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後,被提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御藥房太監。朱常洛患病後,崔文升以掌管御藥房太監的身份,向皇上進奉藥性極為猛烈的瀉藥,可見這個崔文升是致使光宗臥床不起的主犯之一。並且聯繫到此前鄭貴妃進獻美女,可見這兩件事情都是事先有預謀的。清人張廷玉所編的《明史·崔文升傳》中也認為:“文升受貴妃指,有異謀”。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光宗病重之時,鄭貴妃依然住在乾清宮,等待封她為太后。朱常洛的外戚王、郭二家發覺鄭貴妃可能有異謀,便向朝中的大臣們哭訴,大臣楊漣、左光斗等人聽後,立即上了一道奏摺,分析皇上“聖躬違和”的原因,指責崔文升違反藥理,故意用“相伐之劑”,致使皇上“聖躬轉劇”,主張將崔文升拘押審訊,查個水落石出;並且建議皇帝收回進封皇太后的成命。讓鄭貴妃先離開乾清宮,搬回慈寧宮居住。

但是,誰會想到接下來光宗卻神秘的駕崩了呢。八月二十三日,鴻臚寺官員李可灼來到內閣,說有仙丹要進呈皇上。內閣首輔方從哲鑑於崔文升的先例,以為向皇上進藥要十分慎重,便在覲見奏事完畢後,向光宗提起李可灼進獻仙丹的事。光宗聽了之後,很感興趣,速召李可灼進宮。李可灼來了之後,為光宗把脈,並把光宗的病源和“仙藥”的神奇說的是天花亂墜。光宗大喜,急切地要求李可灼速速服侍自己進藥。光宗吃完藥之後,頓時感覺渾身舒暢,全身暖潤,說這果然是仙藥,大臣們見皇上的病情好轉也都十分的高興,便從乾清宮退了出來,只留了李可灼及幾個近侍的太監在身邊。光宗皇帝服藥後感覺渾身舒服,怕藥力不濟,就又向李可灼要了兩粒仙藥服下。此時,外官派人前來探問皇上的病情如何,李可灼說皇上服藥後,病情已經穩定,大臣們認為李可灼為皇上診病有功,令賞李可灼白銀五十兩,綾羅兩匹。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第二天凌晨,光宗的形勢便開始急轉直下。朱常洛服用了兩粒紅色丸藥之後,五更時分病情突然惡化。大臣們聽到太監的緊急宣召,急忙趕到宮中時,皇上已經“龍馭上賓”了。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服春藥喪命的皇帝,繼位不滿月便一命嗚呼!

光宗從繼位登基到突然死亡,滿打滿算才三十天的時間。有幸成了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同時,光宗皇帝的死因也是撲朔迷離,在他死後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併為歷史留下了一個千古疑案。光宗到底是怎麼死的?李可灼所進紅丸究竟為何物?圍繞這兩個問題大臣們爭論不休,相互攻擊。有人認為,這件事與鄭貴妃有關,光宗兩次臥病都是由於進藥,兩次進藥之人又都與鄭貴妃有關係,御醫崔文升原是鄭貴妃的屬下,李可灼及引薦之人方從哲也是鄭貴妃的人。同時,大家認為光宗第一次病重是由於過度的接近女色,是縱慾過度,身體虛弱,需要溫補之劑,慢慢的調養。而不應該使用大洩藥物。第二次病重是因為大洩之後,聖體脫水致虛。病中還能召見大臣,病不致死,若用平和的藥劑慢慢的滋養,自然會好轉。而李可灼所進的紅丸顯然是春藥一類的助火藥,這種藥含有紅鉛。可當時令人感到精力倍增,但是根本上卻是要涸澤而漁,對於聖體大虛的光宗來講,只會加速他的死亡。這件事顯然是有預謀的。兩派大臣激烈爭論沒有結果,最後,為平息事態,只好將崔文升、李可灼二人拉來做了替罪羊。判李可灼誤用藥劑,致使聖上大行,流戍邊遠。崔文升發配南京充淨軍,“紅丸”一案在各派的爭鬥總算草草了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