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祕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大家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這是建國後進行了劃分的,是按照生活習慣來劃分的。少數民族的同胞是有優惠政策的。比如高考加分,但有一個少數民族,高考是不加分的。而且,他們歷史上可能就是漢族。

他們就是白族。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要說這個,我們先說一個歷史考古發現,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在雲南江川李家山發現了一個古墓群,從裡面發現了歷史上的滇王金印。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從文字上看,跟歷史上中原的文字很相近。裡面出土的青銅器也跟中原的水平不相上下,而且風格極為相似。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此外,還有貝幣,而當時歷史上的戰國末期,依然用貝殼做錢幣的,就只有楚國了。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那這個楚國曆史上跟古滇國有什麼關係呢?

還真有關係,這個古滇國就是楚人建立的。

這個事情還很巧,在歷史上戰國末年,楚國派大將莊礄帶著一支軍隊去開拓滇池地區,準備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準備搞房地產開發。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莊礄帶著軍隊經過沅水,攻下且蘭,征服夜郎,終於打到了滇池。

歷史上拿下滇池之後,正準備回去彙報工作,發現路不通了。

秦國把楚國的黔中郡給拿下了,位於楚國跟滇之間,這一下,這群人沒辦法回去。想了一下,只好勉為其難搞割據吧。

於是,他們“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大王派他去巡山,他乾脆自己當了滇王,直到歷史上漢武帝時,這個古滇國才投降。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因為是楚軍,所以帶去了大量的楚文化,青銅器也做得很溜,當地又有東山銅,我們說了,東山市是一個有二千年銅開採的歷史,曾經是雲南大市之一,銅開完之後,現在成了雲南一個區,降維了。

再看上面一句話: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這就是講融入到當地的社會當中去,這一群人後面就成了歷史上白族的發源人之一。我們看白族話,發現白族話跟古漢語很像。

比如把秤念成““quan”,就是權力的權。筷子念成“zhu”,那就是箸。老婆叫“tangke”,臥房叫“寢間”,廚房叫“灶房”,說話相當的優雅古樸。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中國的語言學家鄭張尚方,他就研究發現白語跟漢語有其共同的祖先,白語是漢白語族的一支獨立語言,而且就是在歷史上戰國末年開始了分化。

這些都表明,白族同胞可能就是歷史上那群楚人的後代。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在歷史上,雲貴地區曾經會有割據政權的存在,主要的原因是這個地方地理不方便,容易關門過小日子。它跟四川又不同。

四川也是可以關門過小日子的,但四川對中原的影響太大,是可以出川而奪天下的。雲貴戰略意義就差了點。所以,歷史上中原政權對這一邊經營的力度跟動力也不夠。會六脈神劍的段譽就是這裡的帝二代。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再加上,歷史上長期以來吐蕃國的存在,使得雲貴地區也受到割據的影響。這個事情直到明朝才解決。

歷史上明初時,大量的從江西江浙一帶移民過去,這一下白族跟中原文化又再一次對接,相互影響交流。

唯一高考不加分的少數民族,會說神秘古漢語,歷史上失散的漢族!

到了現在,白族的教育程度很高,高考加分是為了平衡教育資源不平等的情況,所以一些貧窮地區的白族可以享受加分政策,但在大理等地的白族自然就不用加分了。

那麼,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自然是大家都不用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