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今天這篇給大家說一下攝影中最重要的東西,曝光。

很多攝影新手或者小白習慣於使用自動模式拍攝,例如手機的各種場景模式,單反的auto檔或者P檔,但想要更好的拍攝和表達自己的意圖,我們必須自己控制曝光。

為了做到這一點,理解組成所謂的"曝光三角形"的三個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它們分別是: 光圈,快門速度和 ISO。 看到文章的最後,你應該瞭解這三個組成部分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最終的照片。 你還將學習如何使用相機的3種主要拍攝模式: 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手動模式。 最後,我將解釋如何在準備拍攝場景時決定選擇哪種模式。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曝光三角形

什麼是曝光?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曝光"的含義。 曝光指的是進入相機並照射到數字傳感器上的光量。 基本上,它是衡量一張照片有多暗或多亮的一個指標。

如果圖像太亮,就是曝光過度,因為過多的光線被照射到傳感器上。 如果太暗,就是曝光不足,沒有足夠的光線照射到傳感器上。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光圈、快門速度和 ISO 設置來控制到達傳感器的光量。

曝光量一般用“檔”來衡量。 例如,如果你發現你的照片變得太暗(曝光不足) ,你可以增加一到兩"檔"來使它更亮。 相反,如果圖像曝光過度,你可能需要減少一檔或兩檔曝光。 沒有所謂的"完美"曝光,只有適當的曝光。 有些照片,比如夜間拍攝的照片應該是黑暗的,而在日間雪地拍攝的照片應該是明亮的。

現代相機都有自動測光功能,那麼相機通過什麼標準來確定曝光是正確了呢?答案是中性灰。自動測光系統會嘗試讓畫面的整體亮度接近中性灰。例如你拍煤炭,相機會嘗試把它拍成灰碳;你拍雪地,相機會嘗試把它拍成灰色的雪地。所以就存在了所謂的“白加黑減”,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來讓相機拍出來的畫面更加符合真實和實際意圖,這個後文會介紹。

使用直方圖測量曝光

直方圖是一個圖表,它代表了影調在一張照片中的分佈,從陰影,到中間調,再到高光。橫軸代表影調,從左邊的純黑到右邊的純白,對應著照片中的陰影和高光。縱軸代表像素的數量,越高代表像素佔比越高。 通過直方圖,你可以檢查照片是否曝光不足,或者是否過曝以及高光溢出。

陰影是純黑色的區域,不包含任何細節。 高光是純白色的區域,也不包含任何細節。 一般來說,照片要儘量避免這兩種情況。

如果你看一下下面的直方圖,你會看到左軸有一根柱,這意味著照片中有一部分像素是全黑的。 在右邊,也有一小段的柱子,這代表照片中有部分高光溢出,有時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拍攝路燈或太陽的場景。 記住,直方圖只是一個參考的工具,具體如何決定曝光我們要根據場景和主題而定。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典型的直方圖

曝光不足和曝光過度的例子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曝光不足時的直方圖

曝光不足的照片: 這張照片欠曝了大約2檔多。 你可以看到直方圖因此完全向左收縮,說明像素集中在暗部。 在平底船的底部有許多純黑的陰影。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曝光過度時的直方圖

曝光過度的照片: 這張照片過曝了大約2檔多,你可以看到的,直方圖在右邊成束狀。 這張照片有很多亮點。 事實上,整個天空是純白色的,沒有任何細節。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正確曝光時的直方圖

正確曝光的照片: 上面的照片是正確地曝光的。 你可以在直方圖上看到陰影、中間色調和高光的都比較均衡地分佈,這是比較常見而理想的直方圖分佈。 這是一幅比較明亮的照片,這可以從圖表右邊的峰值柱體看出來。 左側的陰影區域依然有些像素分佈,但這沒關係,因為它可以增強照片的對比度。 你可以從圖表的右邊看到的,有較多的像素集中,但都沒有在最右側,說明並沒有高光溢出。

使用相機上的高光溢出警告功能

在拍完照片之後檢查一下直方圖是個好習慣,這樣可以避免欠曝的全黑或過曝的死白。 大多數數碼相機還有一個"高光溢出警告"功能。 它能讓圖像中那些高光溢出的區域在屏幕上閃爍。 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我一直開著它。 下面,你可以看到高光溢出警告在過曝時的效果。 大面積的照片在閃爍,因為許多高光部分都被標識出來了。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高光溢出警告

什麼是光圈?

光圈指的是光線進入相機時鏡頭開口的大小。 這個開口的大小可以調節,孔徑大小以f為單位測量。 下邊的圖像向你展示了鏡頭光圈的確切形狀。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鏡頭上的光圈孔徑

當您更改 f值時,就是更改開口的大小。 不過要注意的是, F 值越高,開口越小。 看看下面的圖表,看看光圈在不同光圈值下是什麼樣子的。 在最左邊,你可以看到光圈 f / 16對應著一個小的開口。 而f / 1.4的光圈會導致一個非常大的開口。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光圈孔徑與對應的光圈值

光圈的選擇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你選擇的光圈對照片最明顯的影響是景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用非常簡單的術語來說,景深指的是圖像銳利的程度。 這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你使用大光圈,景深會很淺。 只有一部分圖像是清晰的,其餘的會失焦或模糊。 看下面的圖片。 這隻貓非常清晰,但背景模糊不清。 使用大光圈拍攝肖像風格的照片效果很好,因為它使拍攝對象在模糊的背景下顯得很突出(最適合拍美美的糖水片)。

在這種情況下,景深從貓的鼻尖延伸到它的頭後面,不超過幾釐米。 任何不在這個範圍內的東西,無論在它的前面還是後面,都不會很銳利。 這張照片使用的是 f / 3.5的大光圈。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大光圈淺景深

當你使用小光圈時,景深是很深的。 當景深較深時,從前景到背景的所有照片都是清晰的。 看看下面這張在都柏林港區拍攝的照片。 從前景中的船塢到背景中的橋樑,一切都很清晰。 在這種情況下,景深是幾百米,從前景一直延伸到背景。 這個例子使用了更小的光圈 f / 16。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小光圈大景深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景深與光圈大小相反,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什麼是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是指鏡頭上的開口保持打開以讓光線進入相機和傳感器的時間長度。 快門速度可以是1 / 10,000秒,也可以是幾分鐘。

你對快門速度的選擇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在你拍攝的場景中,快速的快門速度具有凍結運動的效果。 相反,慢速快門會使場景的運動模糊。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產生很好的創造性效果。

通過設置相機的快門速度,我們可以在風光拍攝中表現出很多很好的效果, 例如流動的水。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慢速快門時流水形成如絲綢般的效果

通過使用慢速快門(1 / 2秒) ,我們可以模糊瀑布中的水,創造一種運動的感覺,即使它是一個靜止的圖像。 你可以在上面這張愛爾蘭瀑布的照片中看到這一點。 當使用慢速快門時,使用三腳架是必要的,否則相機抖動會導致照片完全糊掉。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長曝光讓雲層形成模糊狀態

第二張照片中,使用了160秒的超長快門速度。 因為日間太陽的光線還比較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使用了10箇中性灰度濾鏡。 這使得進入相機的光線減少到沒有濾光片時的1 / 1000。 這樣就可以設置很長的曝光時間。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拍攝這張照片的近3分鐘時間裡,雲層在天空中移動,造成了模糊的效果。

你也可以使用快門速度來定格動作,就像下面這幅黑白的海景。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高速快門定格海浪翻起的瞬間

在這張照片中,我想要定格海浪拍打海岸的運動。 高達1 / 320秒的快門速度確保了波浪在時間上"凍結"。

下面的圖表顯示瞭如果你拍攝一個人跑步,不同的快門速度會如何影響運動感。 快速的快門速度會凍結運動。 這種技術常用於體育攝影。 快門速度越慢,照片中奔跑的人就越模糊。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快門時間越短,跑步動作越模糊

你怎麼知道你的快門速度是否適合手持拍攝?

這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技巧來檢查你的快門速度是否適合手持拍攝。 只要看看鏡頭的焦距就可以了。 假設焦距設置在30毫米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只需將焦距除以1,就可以得到手持拍攝所需的最低快門速度。 因此,手持拍攝所需的最低快門速度是1 / 30秒。這就是所謂的“安全快門”,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也就是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

這意味著當拍攝角度更大,即焦距更小的時候,你可以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 當放大焦距時,很明顯很難保持攝像機的穩定。 想想當你使用雙筒望遠鏡的時候,把視線集中在一個物體上是多難,原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發現光線太暗,無法獲得足夠快的快門速度,你可以增加 ISO 值。 在下一節中,我將解釋 ISO 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影響照片的。

什麼是 ISO?

要準確地解釋 ISO,又不用過多晦澀難懂的術語,這是一個有點棘手的問題。通俗點講增加 ISO 值會讓你的相機對光線更加敏感,雖然實際上比這個要複雜一點。 簡而言之,當你把 ISO 值從100提高到400時,相機就會放大進入相機的光線。 這有點像通過調高 mp3播放器的音量來放大聲音。

增加 ISO 值可以讓你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 大多數相機的 ISO 範圍從50或100 ISO 到16,000 ISO 或更高。

你對 ISO 的選擇如何影響照片?

現在我們知道增加 ISO 值可以讓你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 這個在低光拍攝並且沒有三腳架時是很有用的。 你可能會發現在 ISO 為100的情況下拍攝會導致快門速度太慢,甚至沒有相機抖動的情況下都沒有辦法手持快門。 通過增加 ISO 到800 ISO,你可能會發現你的快門速度現在已經足夠快到可以手握而不會讓畫面模糊。

你可能會問: 為什麼不每次都設置很高的 ISO 來保證照片的清晰度? 原因是,ISO會影響圖像的質量, Iso 值越高,圖像中的數字噪聲就越多。 數字噪聲會造成顆粒狀,從而對圖像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看看這瓶葡萄酒在不同的 iso 時的畫質。

第一張照片的 ISO 是100。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ISO100

第二張照片的 ISO 是非常高的3200。 你可以看到,顆粒度已經很明顯,圖像質量下降很多。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ISO3200

下圖說明了 ISO 對圖像質量的影響。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ISO越高,畫面質量越差

這並不意味著在需要的時候不要增加 ISO 值。 上面的 ISO 3200的例子是相當極端的。 大多數新相機實際上處理更高的 iso 效果也挺好,並保持高圖像質量。 在弱光條件下,我喜歡增加 ISO ,以避免相機抖動導致畫面模糊,即使它這樣會多一點點顆粒。 不過,這通常不足以嚴重降低圖像質量。畫面多點噪點總比畫面一塌糊塗要好對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和快門速度。 你可以使用3種模式: 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手動模式。

如何在相機上使用光圈優先模式

光圈優先模式是半手動模式。 當使用這種模式時,你選擇你想要的光圈,相機自動幫你選擇一個合適的快門速度,以獲得正確的曝光照片。 把你的相機切換到光圈優先,把相機頂部的刻度盤調到 a。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相機的操控轉盤

實際上是我在拍攝城市風景時90% 的時間使用的這種模式。 我通常選擇光圈在 f / 16左右,以確保最大景深,然後讓相機選擇正確的快門速度。 由於拍風光時經常使用三腳架,一般不太擔心快門速度太慢。

如果我是手持拍攝,我會時刻關注相機選擇的快門速度,以確保它不會太慢。 如果太慢,我會使用更大的光圈,這樣在開口較大時快門速度會更快,讓光線進入得更快。 我也可以選擇增加 ISO 來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

如何在相機上使用快門優先模式

快門優先基本上是光圈優先的反義詞。 你設置你想要的快門速度,相機設置好光圈。 要切換相機到快門優先,請將相機頂部的刻度盤調到 s。 在佳能的機器上,這種模式實際上被稱為"TV"模式,代表"Time Value"。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我個人並不經常使用這種模式。 如果你需要設置一個最低快門速度以避免相機抖動,這個方法很有用。 為了製造動態模糊,你可能還需要一個特定的更長的快門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我傾向於使用手動模式,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 更多關於手動模式的信息見後文。

如何使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有時候,當你使用光圈或者快門優先模式時,你可能會發現你的圖片太亮或者太暗。 有時照明條件可能會讓相機感到困惑,導致圖像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 這時,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叫做曝光補償。 要打開這個開關,請按帶有正 / 負符號的按鈕。

這將顯示一個從 -5到 + 5的圖表。 有時這些數字是不同的,可能只有範圍從 -3到 + 3,這取決於相機,數據範圍越大代表這個相機的寬容度越高。 這個圖表表示你的照片的曝光量。 那麼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曝光補償表

例如,當你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時,相機會設置一個快門速度,使相機在圖表中間的"0"點曝光。 理論上,這應該是正確的曝光方式(中性灰)。 但在現實中,並不是都這樣的。 例如文章開頭說的,雪地應該是明亮的,煤炭應該是黑暗的。

如果你發現你的照片太亮或曝光過度,你可以簡單地通過減一檔曝光來降低曝光量,這會使照片的光線變暗。 當你加一檔曝光時,你可以使照片更加明亮。 你可能需要做一些嘗試來獲得你想要的曝光度。

曝光補償究竟是怎麼起作用的? 例如,如果你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將曝光調低2檔,光圈將保持不變,但快門速度會變得更快,這樣進入相機的光線會更少,照片會變得更暗。

當你調高曝光度時,相反的情況就會發生。 光圈保持不變,但是快門速度會變得更長,以便讓更多的光線進入,使圖像更明亮。 前面說過,如果你是手持拍攝,請注意快門速度。 不要讓它變得太慢,以避免相機抖動。

使用快門優先模式時,曝光補償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快門速度保持不變,光圈會隨著曝光補償的改變而改變。

如何在相機上使用手動模式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接下來是最難的一個: 手動模式! 當你把相機設置為手動模式時,你可以同時設置光圈和快門速度。 你怎麼知道使用什麼組合來確保正確的曝光? 其實很簡單。 當您將轉盤切換到手動模式 ,您再次看到一個曝光補償表,完全相同的曝光補償表。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然後你轉動光圈和快門速度錶盤,直到曝光設置為0。這時就和相機自動曝光的曝光量一致了。

下面是使用手動模式拍攝風景的一個例子:

  1. 首先決定使用什麼光圈。 如果這是一幅風景畫,我可能會選擇大約 f16的光圈以確保足夠的景深。 我希望所有的東西從前景到背景都是清晰的。 我轉動光圈盤直到光圈設置為 f / 16。
  2. 然後我轉動快門轉盤,直到曝光圖上的標記為零。 這在理論上應該意味著我現在有正確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以確保正確的曝光。
  3. 然後我檢查光圈和快門速度是否滿意,如果需要的話做一些調整。
  4. 如果我發現畫面太亮或者太暗,我會在轉動刻度盤到減一檔或者加一檔(或者更多,視情況而定)之後重新拍攝。 "正確的"曝光可能並不總是在中間的"0"點。 我之前已經說過好幾次的,有些照片應該是明亮的或者黑暗的。

如何決定在手動模式下使用哪些設置?

這時你要發揮你的創造力了。 通常先決定哪個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然後把這個放在第一位。 例如主要拍攝城市風景照,就首先設置光圈,因為確保足夠的景深是最要緊的。 然後再設置了快門速度。 這是一個權衡的過程,通過練習,你會直覺地知道你需要什麼樣的設置來達到你對特定照片的視覺效果。

如果不管我怎麼設置,都會有部分畫面過曝或者欠曝怎麼辦?

有時候,無論你使用哪種光圈和快門速度,你的相機都無法完全表現場景中的明暗細節。這是因為大部分相機的寬容度都有效,寬容度可以理解成相機中能看到細節的最暗與最亮的區間,如果這個區間越大,那麼畫面能表現的明暗細節越大,人眼的寬容度就比相機高很多。大部分相機的曝光補償表只在-3~+3之間,好點的在-5~+5之間。

這時我們可以使用HDR技術。

HDR是一種合成技術,通常採取3個相同的場景的照片,一個與曝光設置為"0",另一個故意曝光不足2檔和最後一個故意過曝2檔。 然後,將這些照片在後期處理中合成,得到"完美的"曝光。 有幾種方法可以做到,這裡暫不詳述了。

在下面的例子中,對布拉格的查爾斯橋進行了3次曝光,然後在後期製作中將它們混合在一起,製作出了一張單獨的照片,在畫面的所有區域都有大量的細節。

「乾貨」光圈、快門和ISO--曝光三角形

HDR合成

最後的照片是3張照片的混合,在整張照片中有大量的細節。 也沒有死黑陰影或死白的亮點。

不知不覺這篇文章寫了很長,我希望在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會有信心關掉你的相機的自動模式,嘗試自己控制一下曝光。 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從拍照慢慢轉變為攝影。 多試試各種設置和參數,當你熟練後,你就不需要死記這些概念和參數,自然而然能拍出很好曝光的照片。

本頭條號會經常分享各種攝影技巧、心得等,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