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今天跑了个半马,好艰难。又一次后半程15公里起,出现以往跑全马35公里左右时,才会有的“极点”感觉: 配速大幅下降,双腿迈不动,有心无力,很痛苦,很煎熬。

原因很好解释,即平时跑量及强度不够。

故,一旦进行中等强度的训练及加长距离,到了后半程,原有的配速无法长时间维持。

本计划本月22日常马前,11月份这三周时间,好好地来一番“临阵摩枪,不快也光。”。 如,每周一次10x1000间歇跑(4'30"之内)、每周一次至少10公里的马拉松配速跑(4'50"左右)、每周一次抗乳酸跑(5'10"左右);另加三周内两次至少半马距离的M配速跑,剩余为轻松跑(5'50"左右)。以上想法,三周时间内总共约跑15次,总跑量约200公里。

很可惜,自本月8日跑步途中,左小腿肌肉出现不适后,至今天前已休息5天,使月初的想法(非书面计划)彻底泡汤。

跑休5天,虽因“伤病”(?) 但更多的却是懒惰、自律性不够所致。

其实,左小腿的不适,12日那天就已彻底消失了。那天傍晚,本打算来次10公里的马拉松配速跑,目标为全程平均配速在5'之内,且每一公里进入5'之内。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那次只跑了3公里,就中止了跑步。前2公里配速虽勉强进入5',但第3公里却掉到了5'之外,为5'06"。

当时未做多想,只认为“挑战”失败: 每公里均突破5'的目标已失败,第二个目标全程平均配速5'之内,好像“意义不大”了。于是此念头一闪,立刻就中断了跑步。另一中断原因,那时心想: 今天中止跑步,正好“养精蓄锐”,明早来次至少半马的M配速跑呢;配速“双目标”与这次一样,不就得了?并能以此弥补此次的跑量“损失”呢。

可是,接下来的事实证明: 此想法谬矣。

第二天,又因“故”(实为借口)未跑。

这就是不自律最典型的表现: 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何又不跑步了。真该slap oneself' mouth 啊!......

8日只跑了3公里就中止,实在不应该。那天若按M配速跑,跑了10公里,即使上述“双目标”未达成,又如何?那只能说明目前的能力还不行,而不能以原先自己的M配速跑能力,来硬性要求现在必须做到。平时不努力,老是“佛系跑”,现在是不可能做到“双目标”要求的。

好在咱认识到“错误”、错在哪了,这就是好comrade。这就行了,今后引以为戒吧。

自2018年10月起,自己正式跑马已有两年(因疫情今年还未跑过)。两年中,共跑了6次正式全马,成绩均在400内,最好pb为去年的广马。两年的跑马,感触颇深,既有意外之喜的成功,但更有很多深刻的教训。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以自己的跑马体会,本人认为: 一个跑者的跑马成绩,虽主要取决于本身的能力,但某些特定时刻,其心态、心气,有时能起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心气”,关键时刻,甚至会直接决定跑者最后的成绩。心气若没有了,前面跑得再好,最后也会前功尽弃。

这就如,“历史有时是由偶然因素、小事件书写的”,是同样的道理。

跑马者正确的心态与心气应是: 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跑途中绝不可以出现错误的瞬间念头。因为它会给跑者消极的暗示,造成心理波动,从而在你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刻,做出瞬时错误的决定,导致意外发生,严重影响最终成绩。

这就是心态、心气的重要性。跑马过程中,心态一定要稳定,心气一定不能散。

若无极端特殊状况,会影响自身安全,绝不可轻易有“停下来喘口气、慢跑一会歇歇...”,或“走一走再跑吧...”的错误想法;更绝不可轻言放弃,中途弃赛。只要还能坚持,一定要尽量别主动降速,应尽量保持原有的配速,匀速跑。

当然,这里要有个最最本的前提,即上面所说: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由此,本人又想起了去年东营马拉松自己的惨痛教训。

本月8日的那次中止跑步,与自己东营马拉松最后40公里时的错误想法,如出一辙——把“美好愿望”寄托在“侥幸心理”之上。这是极其错误的。

东马前40公里,自己极完美的发挥,就因40公里时那瞬间错误念头,导致了一切——严重失误而造成了严重失败: 最后2公里用了半个多小时,痛苦地“走”下来,全马用时352,成了自跑马始至东马“完赛”后,成绩最差的一次。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东马跑至40公里处,用时322,非常好,眼看胜利近在咫尺。但自己当时一瞬间产生了错误的念头——冲击330既已无望,不妨停下稍为歇歇再跑。然这一“苟且偷‘生’ ”的错误想法,害得自己真是太苦了呐: 较高速、且极度疲惫状况下的突然降速停跑,导致双腿大小腿先后严重抽筋,疼得无法走路!那教训真是刻骨铭心呐,让自己足以牢记一辈子...

还是回过神来吧。今后好好吸取教训吧。

好在今早,还是记住了以前的教训,坚持完成了最基本的任务——完成半马。虽成绩很一般,下半程掉速严重;但总体而言,自己反而挺满意的。满意的当然不是成绩,而是心气最后没散,完成了最低目标: 半马距离。

今早后半程虽倍感艰难,好几次想中止跑步,可还是咬牙坚持,跑完了半马。只是最后第22公里未跑,放弃了——今早本来的计划为22公里,在悦跑圈上设定了22公里的整数距离。之所以不“在乎”最后一公里了,是因为半马完成后,就已实现了今早的初衷: 尽最大努力跑就行,不论成绩,但至少必须完成半马距离,以此来检查常马前的状态,并以此预测一下常马的成绩。

今天,离常马开赛只剩一周了。很明显,现在,已不是提高配速的问题了,而是耐力不行。这样,最好本周中以5'30左右的平均配速,再跑一次25公里左右的距离——这样做离比赛日较近,虽并不怎么科学,可目前已无办法;否则,届时比赛后半程会更虐、更痛苦。与其那时“痛不欲生”,不如赛前多吃点苦、多吃点“辣”、多受点“罪”。

通过这最后一练,多多少少会起到如下作用吧: 强化一下赛前的肌肉耐力记忆。这就叫文中开始所说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挺好的。想当年抗战时杀日本鬼子的英豪们,心态也是如此吧——武器不行咱就“勤能补拙”。

加油吧!

Come on!

【注: 此文较冗长,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读者劳神阅读!同时愿与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完)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2020常州.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前,一个跑者曾经的跑马心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