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 | 旁逸斜出】黄宾虹,为海派绘画提供新的创作

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黄宾虹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

字朴存,一字朴人。

别号予向、虹庐、虹叟、宾拱,

后更号宾虹、滨虹,

遂以号行。

精绘画,

亦工书法、篆刻,精鉴赏,

考据、画论、印学及诗文均有成就。

黄宾虹

(1865—1955)

/

图片

黄宾虹早年为贡生,任小官吏,后弃官参加反清活动。自1907年到上海,至1937年迁居北平北京,在沪上整整住了三十年。黄宾虹侨居上海的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的工作。同时也参加了社会上的各种学术活动。黄宾虹侨居上海的后十年,从编辑工作转到了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

在黄宾虹的一生中,担任编辑与教学工作,占着极为重要的部分。90寿辰时,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授予黄宾虹“中国人民优秀画家荣誉奖状”。1955年黄宾虹在杭州逝世。所藏金石书画文物二干余件及生前书画作品一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

黄宾虹《山水写生》

/

图片

黄宾虹早年与中年沉浸宋元明画,孜孜不倦。他的技法初受黄山派影响,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道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黑白有纵横奇峭之趣。他的作品有两种明显的不同,所以有“白宾虹”、“黑宾虹”之说。

70岁以前,风格疏朗秀逸,清明典雅,在师法古人的笔墨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实践创出“五笔法”。70岁后所画作品,演化成笔墨淋漓、醇厚滋润;喜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他的画作一遍完成,再皴染一遍,之后不断续继,直到满意为止。所谓“黑、密、厚、重”的面风,产生“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正是他显著的特色。及至晚年时,突然一变,墨法神奇,开了面目,达到浑然天成,纯为化机境界,体现他的“笔墨精神千古不变”。以大小、浓淡、干湿,不同的点簇达到天然自成,超然物外的视觉美感。

黄宾虹《白岳独峰冈》

/

图片

黄宾虹的山水融会唐宋明清诸家,推陈出新,创“五笔七墨”法,构图元气淋漓,笔墨浑厚华滋,气韵高古朴茂,皴染灵动劲健,成黑、密、厚、重之画风,为海派绘画提供了新的创作。

相关展览

图片

“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一)

展览地点:33米层展厅

展览时间:2020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作为中华艺术宫重要的学术项目,“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一)将为观众呈现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每届展览都会推出卓有影响力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现独特的美术史叙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语境。

摄影:赵东阳 | 责任编辑:张昊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