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开启DMS新时代,背后供应商已经拿下1.7亿美元订

沃尔沃开启DMS新时代,背后供应商已经拿下1.7亿美元订

驾驶安全,不仅仅是某一个功能,而是针对高风险场景、路况而对应的一系列主被动安全系统。

尽管销量无法与BBA抗衡,沃尔沃汽车还是在主被动安全的标配率以及具备引导性的市场效应上发挥作用。

一、主被动安全领跑

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Nils Bohlin发明了现代三点式安全带,其设计专利后被无偿共享给了所有制造商。

据统计,这一发明至今已经挽救了超过100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系好安全带可以将司机和前排乘客的死亡风险降低45-50%。

沃尔沃汽车从2006开始在第一代刹车支持系统中引入夜间探测技术,到2010年的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行人探测系统,再到2013行人和自行车探测系统,都在使用。

根据资料显示,58%的行人车祸死亡事故发生在夜晚、黄昏或黎明时分。而根据瑞典道路和运输研究所统计,黑暗环境中的交通事故致死率高出正常情况下3~4倍。

此外,动物探测系统是沃尔沃的一项全球首创技术,它无论白天黑夜均可探测到动物并进行自动刹车。在2014年底全新XC90亮相后,这一系统将推向市场。

2014年,沃尔沃汽车首次在量产车搭载交通拥堵辅助驾驶系统(TJA),实现低于50公里/小时的自动跟车。同时推出的LKA(车道保持)系统也属于行业首发。

在瑞典,由车道偏离而引发的事故占所有交通死亡事故的 53%,占所有重伤事故的 42%。而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美国半数交通死亡事故由车道偏离引发。

一同亮相的还有带辅助转向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使车辆持续行驶在相应车道上,并随着其他车辆的速度行进。这些功能都是陆续搭载于沃尔沃汽车第一代SPA平台发布。

事实上,从这些功能推出量产的时间点来看,几乎都是领先于市场大规模部署的周期。换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沃尔沃汽车在主被动安全上的系统部署,具备一定的行业引领效应。

二、解决分心,不靠减配

和七八年前相比,随着智能手机和车内触摸屏的大量普及,行业对开车时分心的危险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比如,去年有媒体报道,马自达官方称要在未来所有新车型中取消大尺寸中控屏,只保留一小块显示屏。

原因是,在使用触摸屏时,驾驶员会无意中向方向盘施加扭矩,并且车辆会偏离其车道位置,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不过,这种相对保守的方式,却与目前数字座舱、增加舱内科技感的趋势“相违背”。

沃尔沃开启DMS新时代,背后供应商已经拿下1.7亿美元订

但沃尔沃汽车安全专家表示,分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如果使用得当,车内的现代技术可以积极减少分心,提高道路驾驶安全性。

有些人会说,从分散注意力的角度来看,20世纪40年代的汽车比今天的汽车更安全——毕竟,它没有屏幕,没有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收音机。

“但这不是今天的司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负责人Malin Ekholm表示,“现实情况是,人们都想和朋友、家人、工作和娱乐在一起,每个人对分心的反应都不一样。”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关注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技术,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帮助你安全驾驶。“这就好比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主动安全技术。”Malin Ekholm表示。

比如,自动刹车和转向辅助系统,其设计目的是在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或有片刻的分神时提供保护。

“智能语音交互和驾驶员监控”,是解决信息娱乐丰富度不断提高和驾驶安全的两大保障之一。

Malin Ekholm表示,“通过语音控制车载关键功能,可以让你把手放在方向盘上,眼睛盯着路面。”

与此同时,分散注意力也应该通过车内摄像头和其他监控司机的传感器来解决。在此基础上,配合主动安全系统的介入,来规避严重的、可能致命的事故。

按照计划,沃尔沃汽车下一代可扩展SPA2平台将在所有车型上导入舱内监控摄像头。关于相机的确切数量和它们在内部的定位的细节将在稍后的阶段跟随。

同时,沃尔沃汽车计划从2022年(相比此前时间点延后一年)开始提供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能力。

届时,基于新一代可伸缩平台架构SPA2开发的全新一代XC90旗舰SUV将成为第一款搭载该功能车型。

欧洲车企对于DMS系统的积极导入,一方面基于法规政策的驱动,比如,Euro NCAP今年已经开始将驾驶员监控作为主要安全系统5星评级指标;从2022年中期开始将强制配置。

另一方面,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量产,意味着DMS系统将是人机交互的关键“安全保障”之一。

三、供应商受益新市场

这套搭载于沃尔沃汽车SPA2平台的视觉DMS系统,来自于同在瑞典的技术供应商Smart Eye。

在核心的计算平台方面,沃尔沃汽车此前已经选择了英伟达公司的DRIVE AGX Xavier作为主计算单元芯片。

该计算平台提供包含数据收集、障碍物判断和路径感知功能,此外还支持驾驶监控功能、车载可视化功能与OTA更新。

按照Smart Eye公司的说法,基于眼球追踪的DMS系统不再局限于豪华品牌,而是越来越多地面向大众市场,即将推出大量车型。

该公司预计,亚洲、欧洲和北美正在进行几个新的车型设计,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确定DMS量产时间点。

目前,Smart Eye已经拿到了全球10家汽车制造商的57款车型项目定点,订单总潜在价值超过1.7亿美元,截止今年初全球已有6款量产车型搭载。

为了将智能扩展到整个座舱(从DMS到OMS),Smart Eye引入了内部传感技术。未来的舱内摄像头同样可以识别人、宠物和日常物品,以增强安全体验。

此外,考虑到汽车制造商对于成本增加的担忧,该公司希望通过集成DMS和内部传感,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从而摊薄单项功能的实现成本。

“我们开发的算法可以在许多平台上运行,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汽车现有的硬件资源。”Smart Eye公司负责人表示。

比如,Euro NCAP宣布,从2022年开始,它将开始对儿童车内遗留检测打分,“检测出一个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并向车主或紧急服务部门发出警报,以避免中暑死亡。”

法雷奥中国CTO顾剑民博士认为,如果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 DMS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其必要性已普遍被整车厂所认可。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乘用车前装疲劳预警市场报告》显示,国内自主和合资品牌搭载视觉(基于摄像头)方案的DMS功能新车上险量为22272辆(部分为后续OTA更新),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02.24%。

保守预计,到2022年,国内自主和合资品牌将有超过200万辆前装新车(乘用车)DMS出货量,市场规模超过3亿元。

预计到2024年,前装新车(乘用车)DMS出货量及市场规模将超过商用车市场,从而大幅降低驾驶员因分心和困倦而造成的事故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