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家庭教育為了實現教育的目的,教師不僅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且需要與家長建立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教師與學生家長密切配合,促進家長更主動地參與教育,供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尤其是心理健康是十重要的。

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有著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別是孩子在中小學階段,其成長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有密切的聯繫。隨著社會進步和社會結構的複雜化,更突現家庭教育的重要。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薰陶和感染,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1、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

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經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孩子會受到種種影響。尤其是自發性的特點,它有與教育相平行的影響,也有與教育相矛盾的影響,這時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不能低估環境因素的作用。

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2、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的真正“啟蒙教師”是自己的父母!教會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在孩子們用詢問的眼光注視世界,認識著世界的時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見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達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態度。父母最先總是被孩子無條件認定的,於是並無意識的,但模仿對象就由此確定了。因此,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堂堂正正的人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有責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時惜時的人……另外,還要敢於在孩子面前認錯,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啟蒙教師”。

3、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影響孩子的成長

現在的父母大多忙於掙錢,會忽略了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為此,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首先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要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自信的基本點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完成某項任務,即使這項任務帶有挑戰性,自信心來源於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父母的教正方式,欣賞孩子,是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應該有的基本態度。最後,要教育孩子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

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應該怎樣樹立家庭教育?

1、要提高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在農村,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給老師教育的,至於怎麼教育那是老師的事情了,自己不需要再去操心。而正是這種思想,造成了家長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師開展活動。要改變這種觀念,首先要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自然界中充滿了有趣神奇的科學現象,孩子們的探索就是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現象開始,探索的內容越貼近孩子的生活,越能使孩子們體驗和感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的意義,越能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而真正做到這一點,不能僅僅是依靠學校老師,都需要在家長的及時引導下探索發現。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必須將家庭和學校很好的結合,家長必須重視自己的作用,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

2、充分調動積極性,使其知道自己的重要作用

有部分家長對的孩子教育是比較關心的,經常會和老師討論自己孩子的相關事情,但對學校活動不怎麼感興趣,老師讓其帶的輔助教學的材料也只是抱著記得就帶,忘了就算了的想法。面對這種情況,我便注意在平時與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抓住該家長的某一優點,然後把它誇大,對他進行表揚,讓他覺得老師對自己很重視,久而久之他便會非常樂意去配合你的工作。

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3、與老師保持良好溝通方式

教師與家長的關係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雙方良好的合作、互動又可以更好地開發這一教育資源。雙方良好的關係可以增進師、增長對學生的瞭解。家長需多瞭解子女在校學習及生活情況。家長和老師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情況,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家長了解情況的時候一定要理智,不要只聽老師的片面之詞,有時需要第三方的言論,才能弄明白的。總之不要急於下結論。主動和老師用平靜溫和的態度溝通。教師對家庭教育資源中的潛在因素要不斷髮掘,針對每個學生家長的個性特點、職業特點,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開展個別溝通,對話、交流工作,這就要求老師工作更細緻、更紮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為每個學生完善好聯繫檔案,注重發揮家長獨特的教育優勢,動員他們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活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讚揚,這樣,家校之間良好的互動局面會很快打開。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配合不僅僅是帶些材料讓老師更好的完成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各方面能產生不小的影響。

對於孩子,家庭教育怎樣讓自己快樂學習

小編有話說: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孩子的成長,不是隻靠學校制度的約束、老師教學的管理來完成的,還有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教育。家庭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紮紮實實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當務之需。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是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堡壘,也是文化衝突的避風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緣的聯繫產生著潛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響。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園文化情感的內化及薰陶。家長應該在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更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思想觀念,提高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時,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孩子更好地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長和發展,從而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本文由育兒的那些事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