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出新規!A股獨董"身兼數職"癥結將解?

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國內資本市場“獨董不獨”的現象有望得到改善。

   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近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就提出任何人員最多可以在2家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擔任獨立董事。

   據悉,該辦法主要是為了規範證券公司和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從業人員的任職和執業行為。

   對此,受訪投資人士表示,此舉可以讓獨董更“獨立”的履行董事義務,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證券基金機構此次規範,A股上市公司的獨董兼職情況仍非常多見,亟待改善。

   獨董經常“身兼數職”

   通過Wind資訊查閱發現,目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獨董為數不少,雖然多數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但也不乏個別在外兼任多家公司職務的情況。

   比如,博時基金的獨立董事顧立基,從2011年3月至今,兼任湘電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13年6月起,兼任深圳市昌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另外,其還擔任過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監事,監事會主席。

   再如東興證券的獨董鄭振龍,現任廈門大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同時兼任華安證券獨董、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董、福建華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董、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獨董以及東興證券獨董。

   從整體看來,高校學者、律師、財會專家是證券基金機構獨董的主流群體,而這些獨董在專業領域均頗具影響力。

   像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獨董田國強,就是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是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6年就被《華爾街電訊》列為中國大陸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法律方面,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獨董周蕊,擔任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被聘請為深圳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專家服務團專家,是獲得世界銀行和上交所、深交所聯合頒發的國際公司治理證書的第一名中國律師。

   有受訪人士表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獨董,多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和經驗,若他們能充分發揮作用,非常有助於提升券商與基金公司的治理水平。不過,這些獨董此前往往身兼多職、精力分散,且沒有時間瞭解任職機構具體經營情況,嚴重時就會出現獨董不“獨”或者充當“花瓶”的情況。

   而此次證監會的《管理辦法》中,專門提出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獨董,最多隻能在2家機構擔任獨立董事。這一新規無疑會進一步突出獨董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從而維護證券市場穩定,保護相關利益者利益。

   中國海洋大學兩學者身兼7家魯股獨董

   值得關注的是,在證券基金機構的獨董迎來《管理辦法》後,上市公司的獨董兼職情況也引來關注。

   有相關統計就顯示,A股市場中,有20餘人在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擔任獨董職務。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也有不少獨董頗受歡迎,身兼數職。而與上述證券基金機構的獨董群體一樣,山東的獨董也多來自高校、律所、財會這三大領域。

   比如聖陽股份(002580)的獨董梁仕念,既是高級會計師,又有中國律師資格,現任山東省註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省資產評估協會理事。他目前還擔任著山東赫達(002810)、銀座股份(600858)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獨董。

   再如中國海洋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兼青島市財政局財務評審專家樊培銀,目前是日辰股份(603755)、偉隆股份(002871)、國林科技(300786)三家上市公司的獨董。

   同樣來自中國海洋大學會計學系的孫建強教授,更是擔任著青島中程(300208)、玲瓏輪胎(601966)、海利爾(603639)、利群股份(601366)4家上市公司的獨董。資料顯示,孫建強此前任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評審專家和火炬計劃評審專家,青島市嶗山區人大常委會財經諮詢委員會委員。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上市公司獨董身兼多職的情況,在資本市場已備受詬病,不僅投資者提出疑慮,上市公司也有呼聲。如長航鳳凰董秘李昊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建議,將原則上任職不超過5家的獨董要求降低至硬性規定3家,以保證獨立董事的勤勉盡責與獨立性。

   而監管層也在關注這一情況,如近期賽託生物(300583)在披露獨立董事候選人時,就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其中提出候選人屠鵬飛存在同時在超過5家以上的公司擔任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有受訪人士表示,我國資本市場的獨立董事制度有望進一步完善,今後A股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要求或更加嚴謹,從而更為符合獨立負責、代替投資者表達專業觀點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